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函关(函關)
函谷关 的省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二:“ 函关 絶无路, 京洛 化为丘。”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丸泥封 函关 ,长缨繫 南越 。” 清 顾炎武 《古北口》诗之二:“山中鹿角都除却,便似 函关 日夜开。”
分類:函谷关
《漢語大詞典》:殽函
殽山 和 函谷关 的并称。相当于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以东至 河南省 新安县 一带。 汉 贾谊 《过秦论》:“ 秦孝公 据 殽 函 之固,拥 雍州 之地。”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 大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漢語大詞典》:潼函
潼关 和 函谷关 的并称。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西自 潼 函 ,东绵 巩 洛 。”
《漢語大詞典》:关谷(關谷)
(1). 西关 和 大谷 的并称。《文选·曹植〈应诏〉诗》:“西济 关 谷 ,或降或升。” 李善 注引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西关 , 南伊闕 , 谷 ,即 大谷 也。”
(2). 潼关 和 函谷关 的并称。文选·潘岳〈西征赋〉:“愠 韩 马 之大憝,阻 关 谷 以称乱。” 李善 注:“ 关 谷 , 潼关 函谷 也。”
《漢語大詞典》:隆谷
函谷关 的别称。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东北。尚书大传卷一上:“ 孟诸 灵龟, 隆谷 元玉。” 郑玄 注:“隆,读如龎降之降,或作 函谷 ,今 河南 穀城 西关山 也。”一本作“降谷”。
《國語辭典》:关中(關中)  拼音:guān zhōng
地名。位于今陕西省。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故称为「关中」。
《國語辭典》:关塞(關塞)  拼音:guān sài
关口要塞,往来必经的要道。《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汝宽守关塞。」
《國語辭典》:关西(關西)  拼音:guān xī
函谷关以西的地方。今陕西、甘肃二省。唐。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國語辭典》:关外(關外)  拼音:guān wài
关口以外的地区:(1)指山海关以东、以北的东北地区。(2)指嘉峪关以西的地方。即今甘肃西部及新疆地区。
《國語辭典》:六国(六國)  拼音:liù guó
战国时代函谷关以东的楚、齐、燕、韩、赵、魏六大国。《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汉。扬雄剧秦美新〉:「并吞六国,遂称乎始皇。」
《漢語大詞典》:函谷(凾谷)
见“ 函谷 ”。
《國語辭典》:关东(關東)  拼音:guān dōng
1.古称函谷关以东的地方。约今河南省、山东省等地。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然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
2.山海关以东之地。指东北地区。
《國語辭典》:丸泥  拼音:wán ní
1.一粒泥丸。《抱朴子。外篇。备阙》:「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缝缉,则长剑不及数寸之针。」
2.汉代王元说服隗嚣守兵函谷关东拒刘秀,曰:「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见《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后比喻封守要塞。宋。陆游书悲〉诗:「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漢語大詞典》:西关(西關)
(1).关隘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西南 七宝山 上,隔 濡须水 与 东关 对峙。 三国 时为 吴 魏 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 河南省 信阳市 西南。本名 平靖关 ,与 黄岘 、 武阳 合称“义阳三关”。 平靖 在西,故习称“西关”。魏书·世宗宣武帝纪:“进攻 黄峴 、 西关 , 衍 将 马仙琕 弃 西关 , 李元履 弃 黄峴 遁走。”
(3).关隘名。指 函谷关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身执略兮入 西关 ,歷险阻兮之 羌蛮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汎碧水, 西关 乘紫云。”
(4).关隘名。指 居庸关 。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境。
《國語辭典》:一丸泥  拼音:yī wán ní
汉隗嚣的大将王元劝隗嚣以兵守函谷关时说:「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典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后比喻以极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势险要的关隘。《晋书。卷九七。四夷传。西戎传》:「以一丸泥封东关,闭燕赵之路。」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