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开缄(開緘)
开拆(函件等)。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清 曹寅 《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诗之二:“开缄已许疎襟透,岂惜常年损俸钱。”
分類:开拆函件
《國語辭典》:启事(啟事)  拼音:qǐ shì
1.陈述事情。《三国志。卷六。魏书。董二袁刘传。董卓》:「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2.陈述事情的奏章或函件。南朝梁。沈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
3.机关、团体或个人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张贴在布告栏上的文字。如:「徵才启事」、「寻人启事」、「道歉启事」。
《漢語大詞典》:题缄(題緘)
在书信函件封皮上题写受件人姓名、官衔。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题缄:“《事始》曰: 唐 元和 中 李赵公 权倾天下,四方缄翰日至。 蒲 路帅 却士美 有珍献 赵公 ,报书敍殷勤,误入振武封中。振武 阿趺光进 知其误,还之。公因命书吏,凡有书,题名籤官号以送之。于今为式,曰‘题缄’也。”
《國語辭典》:公函  拼音:gōng hán
1.一种公文。用于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往复公文时。
2.多数人联合署名的信函。
《國語辭典》:军邮(軍郵)  拼音:jūn yóu
军队里的邮政。
《漢語大詞典》:表函
上呈天子的函件。 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昨者方进表函,旋令召对。”
《漢語大詞典》:文报(文報)
公文函件。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文报便捷,驛站经费亦可量裁。”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甚至公牘文报,亦效东籍之冗芜;遂至小子后生,莫识先贤之文派。”
《國語辭典》:通函  拼音:tōng hán
1.互通信函。如:「他与笔友通函两年,终于决定见面。」
2.普遍通知的函件。如:「乡公所发了通函,要乡民配合新措施。」
《漢語大詞典》:齿印(齒印)
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杂阿含经卷二五:“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
《漢語大詞典》:秘缄(秘緘)
指秘密函件。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镇海殉难:“其驻师 镇海 时,分遣三镇带兵堵 定海 洋面,濒行授以秘缄,令事急时啟之。”
分類:秘密函件
《漢語大詞典》:驿政局(驛政局)
清 代传递文报函件办理邮务的机构。清史稿·兵志十二:“请设驛政局,推行邮政,俾驛舖经费专取给邮资,即三百万岁耗可以省出矣。”
《國語辭典》:信鸽(信鴿)  拼音:xìn gē
经过训练可以传信的鸽子。
《國語辭典》:信件  拼音:xìn jiàn
书信、函件。如:「邮差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信件。」也称为「信札」。
《国语辞典》:信用状(信用状)  拼音:xìn yòng zhuàng
银行应申请人的请求与指示,向第三者所签发的文据或函件。在该文据或函件中,银行向第三者承诺,如果第三者能确实履行该文据或函件所规定的条件,则将通知代理银行支付其一定金额的凭證。多用于国际结算中。也称为「信用證」。
《漢語大詞典》:号件(號件)
(1).旧称官衙正在审理的案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至于上司号件未完,差舍守催,经承每日供给,肥肉大酒,唤唱包娼,及其临行,需索差钱路费,非五十金、百金不止。”
(2).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