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4
词典
3
分类词汇
101
共101,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啧声
哼气
啃声
吞声
吐气
失声
笑声
口诵
声响
磨牙
应声
发声
静默
作声
默祷
《漢語大詞典》:
啧声(嘖聲)
做声;出声。
《檮杌闲评》
第三回:“ 云卿 吓得缩进被去,蒙头紧抱而睡,不敢嘖声。”
《天雨花》
第十六回:“只有 维明 不嘖声,袖手旁坐微微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第三部一:“ 林宛芝 坐在小圆桌子旁边的椅子上,一直没有啧声。”
分類:
做声
出声
《漢語大詞典》:
哼气(哼氣)
出声;说话。 沙汀
《风浪》
:“快少插些嘴吧,这两三天晚上,连社干部都不敢哼气啊!”
分類:
出声
说话
《漢語大詞典》:
啃声(啃聲)
出声;说话。 田汉
《卢沟桥》
第二幕:“成天成夜地在我们国土上实弹演习,还不许我们啃声。”啃,一本作“ 吭 ”。
分類:
出声
说话
《國語辭典》:
吞声(吞聲)
拼音:
tūn shēng
1.不出声。如:「忍气吞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羞惭无地,只得吞声上船,再也不敢提起买橘的事。」
2.无声的悲泣。唐。
杜甫
〈
哀江头
〉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
分類:
无声
不出
不出声
出声
声地
悲泣
不说话
《國語辭典》:
吐气(吐氣)
拼音:
tǔ qì
1.呼气。气由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2.得志时,摅舒久郁之气。如:「扬眉吐气」。《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机会,轰轰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国人吐气,至于大局也不能顾得。」
分類:
吐气
发出
散发
显现
语音学
出气
出声
现生
生机
元气
烟气
声气
压抑
送气
发泄
泄怨
怨气
《國語辭典》:
失声(失聲)
拼音:
shī shēng
1.因悲伤过度以至泣不成声。《孟子。滕文公上》:「相向而哭,皆失声。」
2.不由自主的发出声音。《红楼梦》第五六回:「话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看到此处,失声一笑,把个下颚笑得脱了。」
3.失去声音。
分類:
悲痛
自主
过度
发出
出声
泣不成声
声音
《漢語大詞典》:
笑声
笑时发出声或犹如笑的声音。例如:笑声朗朗。
分類:
笑声
时发
发出
出声
犹如
声音
《漢語大詞典》:
口诵
读出声音来;朗读。例如:口诵心惟(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分類:
口诵
出声
声音
朗读
意义
义和
道理
《國語辭典》:
声响(聲響)
拼音:
shēng xiǎng
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等了多时,并不见墙里有些些声响。」
分類:
声响
响声
出声
话语
回响
响应
应声
和说
做声
随声附和
声气
《國語辭典》:
磨牙
拼音:
mó yá
1.牙齿上下摩擦。唐。
李白
蜀道难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怎当得做鸨儿龟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
2.称人话多,喜欢争辩或啰嗦。《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我的性儿你是知道的,我是合你磨牙费嘴的人么?」《红楼梦》第二○回:「二人在镜内相视,宝玉便向镜内笑道:『满屋内就只是他磨牙。』」也作「摩牙」。
分類:
磨牙
牙齿
熟睡
麻烦
磨利
费口舌
费事
无意义
相互
伺机
磨擦
争辩
出声
位置
凶狠
功能
《國語辭典》:
应声(應聲)
拼音:
yìng shēng
1.回声、应和的声音。如:「山谷间传来响亮的应声。」
2.随声应和。形容才思敏捷。《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3.回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婢应声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分類:
应声
随着
出声
同声
着声
声音
回答
相隔
八度
快速
相应
物理学
上称
附录
《國語辭典》:
发声(發聲)
拼音:
fā shēng
声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多为音乐歌唱前的暖声步骤。
分類:
发声
发出
透露
发出声响
出声
声响
呼声
阐发
指发
见解
一声
《國語辭典》:
静默(靜默)
拼音:
jìng mò
1.沉默不出声。《文子。微明》:「圣人深居以避患,静默以待时。」
2.一种表示哀悼或纪念的礼仪。
分類:
静默
宁静
肃立
沉默
不做声
发出
出声
声音
悼念
《國語辭典》:
作声(作聲)
拼音:
zuò shēng
出声。如:「啧啧作声」、「闷不作声」。《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看他怎样回答,只见他总不作声。」《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作声,似有乞怜之意。」
分類:
作声
发出
发出声响
出声
开口
声响
《國語辭典》:
默祷(默禱)
拼音:
mò dǎo
不出声音,在心中祷告。唐。
韩愈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晨昏随著净悟做功课,稽首佛前,心里就默祷祈求报应。」
分類:
不出
出声
声地
祈祷
心中
祷告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