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王凫(王鳧)
指 王乔 飞凫入朝故事。后用为出任县令的典实。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王 鳧聊暂出, 萧 雉只相驯。”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宫书升赴任临汾》诗:“矫首共看 汾水 上,一双飞舄是 王 鳧。”参见“ 王乔 ”。
《國語辭典》:王乔(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漢語大詞典》:签帅(籤帥)
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 南朝 。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 唐 权力已减,仅掌文书, 宋 以后渐废。南史·齐巴陵王子伦传:“及 明帝 诛异己者,诸王见害,悉典籤所杀,竟无一人相抗。 孔珪 闻之流涕曰:‘……若不立籤帅,故当不至於此。’”梁书·江革传:“时少王行事多倾意於籤帅, 革 以正直自居,不与籤帅等同坐。”
《國語辭典》:膺任  拼音:yīng rèn
担任。如:「公司重金礼聘他膺任总经理一职。」
分類:出任委任
《漢語大詞典》:出丞
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谓宜永放於穷阎,犹得出丞於近郡。”
《漢語大詞典》:借麾
旧指大臣自请出任州郡长官。 宋 范仲淹 《谢转给事中移知邓州表》:“遽上借麾之恳,实畏在梁之讥。俄奉明恩,曲加异数;假职名於祕殿,领使范於边藩。”
《漢語大詞典》:刺临(刺臨)
谓出任刺史,治理百姓。 宋 曾巩 《皇太后亲侄高公绘通州刺史高公纪达州刺史制》:“刺临州郡,典视祠宫,秩宠地优,并膺拔用。”
《漢語大詞典》:涖任
出任职官;上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盐运使:“ 嘉靖 间,清如 庞惺庵 ……浊如 鄢剑泉 ,俱中丞涖任,故上下相安,不致大决裂。”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县令处分人命:“ 邓 涖任七年,此弊顿絶。” 清 徐忠 《周栎园奇缘记》:“ 河南 周櫟园 先生 亮工 为 滁 牧,涖任时,州民共观之,以公少年科第,貌秀雅,咸嘖嘖称羡。”
《漢語大詞典》:调鹄(調鵠)
《楚辞·天问》“缘鵠饰玉” 汉 王逸 注:“言 伊尹 始仕,因缘烹鵠鸟之羹,修玉鼎,以事於 汤 。 汤 贤之,遂以为相也。”后因以“调鵠”指出任宰相。 宋 宋庠 《寄长安端明王左丞》诗:“才包 扬马 思,政续 赵 张 神,鼎餁终调鵠,天文尚翦鶉。”参见“ 鵠鼎 ”。
《漢語大詞典》:鹄鼎(鵠鼎)
楚辞·天问“缘鵠饰玉,后帝是饗” 汉 王逸 注:“后帝,谓 殷汤 也。言 伊尹 始仕,因缘烹鵠鸟之羹,脩玉鼎以事 汤 。 汤 贤之,遂以为相也。”后因以“鵠鼎”指佳肴。 南朝 梁简文帝 《卦名诗》:“丰壶要上客,鵠鼎命嘉宾。”
分類:佳肴
《国语辞典》:屏声息气(屏声息气)  拼音:bǐng shēng xí qì
止住声息,不发出任何声音。即小心翼翼。《红楼梦》第六七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子,都在那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著。」
《国语辞典》:闷声不响(闷声不响)  拼音:mèn shēng bù xiǎng
不出任何声音。如:「他闷声不响,看来是真的生气了。」「不想再作辩白,他闷声不响地转头就走。」
《国语辞典》:高卧东山(高卧东山)  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晋人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任官职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比喻隐居不仕。也作「东山高卧」。
《国语辞典》:武城弦歌  拼音:wǔ chéng xián gē
孔子的学生子游出任武城邑令,用礼乐教化百姓。孔子到武城,听到武城一片弦乐歌声,便开玩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话是对的,自己刚才不过是说笑罢了。典出《论语。阳货》。后以武城弦歌表示为政者重视礼乐教化,为政得法。
《国语辞典》:一声不响(一声不响)  拼音:yī shēng bù xiǎng
不发出任何声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谁知胡道台见了这许多人,早把他吓呆了。楞了半天,一声不响。」
《國語辭典》:走马之任(走馬之任)  拼音:zǒu mǎ zhī rèn
官吏就职。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目今主上图治心切,不尚浮藻,将某左迁江州司马,刻日走马之任。」也作「走马上任」。
《国语辞典》:不得有误(不得有误)  拼音:bù dé yǒu wù
不可出任何差错。带有命令的语气。如:「这件事交代给你,快去快回,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