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凶讯(凶訊)  拼音:xiōng xùn
死讯。如:「电话那头传来凶讯后,家人不禁放声大哭。」
《漢語大詞典》:凶酗(兇酗)
狂饮烂醉。 唐 元稹 《赛神》诗:“喧闐里閭隘,兇酗日夜频。”
分類:狂饮烂醉
《漢語大詞典》:凶祥
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 ( 张臶 )门阴。 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分類:不吉征兆
《漢語大詞典》:凶崄(凶嶮)
见“ 凶险 ”。
《國語辭典》:凶险(凶險)  拼音:xiōng xiǎn
1.凶狠奸险。《宋书。卷八三。列传。黄回》:「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辄加捶拉,往往有死者。」
2.危险。如:「他冒著凶险,营救溺水的人。」《水浒传》第四一回:「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漢語大詞典》:凶刃(兇刃)
指杀害人的凶器。 孙中山 《令准陆军部呈请奖恤吴禄贞等文》:“事机甫熟,遽毙兇刃,迭被重创,身首异处,死事至惨。”
分類:杀害害人
《漢語大詞典》:凶慊
见“ 凶歉 ”。
《漢語大詞典》:凶歉
亦作“ 凶慊 ”。 歉收,灾荒。 唐 白居易 《策林》十八:“凶歉之岁,何方可以足其食?灾危之日,何计可以固其心?” 元 王恽 《櫂歌十二阕》之三:“两 浙 人稠不易安,少罹凶慊即流迁。” 明 吴承恩 《寿潘母杨孺人六帙序》:“故时仍凶歉,而无荒顿匱乏之忧。”
分類:歉收灾荒
《漢語大詞典》:凶昧
凶狠昏昧的人。南齐书·高帝纪上:“放斥凶昧,存我宗祀。”
分類:凶狠昏昧
《漢語大詞典》:凶慢
见“ 凶嫚 ”。
《漢語大詞典》:凶嫚
亦作“ 凶慢 ”。 凶恶轻慢。汉书·礼乐志:“然自《雅》《颂》之兴,而所承衰乱之音犹在,是谓淫过凶嫚之声,为设禁焉。”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宋云 诣军,通詔书。王凶慢无礼,坐受詔书。”
分類:凶恶轻慢
《漢語大詞典》:凶候
指死亡的征兆。 晋 傅玄 《挽歌》:“人生尠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篤病,凶候形素颜。”
分類:征兆
《漢語大詞典》:凶昏
残暴昏乱。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逢时君之丧惪,何凶昏之孔炽。”
分類:残暴昏乱
《漢語大詞典》:凶祭
丧祭。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大抵以士人家用臺卓享祀类几筵,乃是凶祭。” 宋 吴炯 五总志:“ 唐 孟铣 家祭仪,士人家四仲,祭当用平面毡条屏风而已。其用桌椅,即是几筵,乃凶祭也。”
分類:丧祭
《漢語大詞典》:凶歼(凶殲)
凶恶残暴。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惟是险姦凶歼之人,嫉阁下声名出人,甚於讎寇。”
《漢語大詞典》:凶祲
灾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立义冢》:“甚或年遭凶祲,疫癘大作,尸骸枕藉道路,填委沟壑,而臭彻地天者。”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完善之地已形觅食之艰,凶祲之区难免流离之祸。”
分類:灾害
《漢語大詞典》:凶嫚
亦作“ 凶慢 ”。 凶恶轻慢。汉书·礼乐志:“然自《雅》《颂》之兴,而所承衰乱之音犹在,是谓淫过凶嫚之声,为设禁焉。”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宋云 诣军,通詔书。王凶慢无礼,坐受詔书。”
分類:凶恶轻慢
《漢語大詞典》:祅凶
犹邪恶。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祅凶。”一本作“ 妖凶 ”。
分類: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