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75,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本净
本净无漏
本源清净大圆镜
西方净土
西净
安乐净土
安养净土
安养净刹
同居净土
有漏净土
自性净心
自性清净心
自性清净藏
自净
佛类词典(续上)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净
本净无漏
本源清净大圆镜
西方净土
西净
安乐净土
安养净土
安养净刹
同居净土
有漏净土
自性净心
自性清净心
自性清净藏
自净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论所说。(参见:四种涅槃)
【三藏法数】
谓真如理随缘变造一切诸法,虽有烦恼垢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无有分别,故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术语)唯识论所说。(参见:四种涅槃)
【三藏法数】
谓真如理随缘变造一切诸法,虽有烦恼垢染,而本性清净,具足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无有分别,故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本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本来清净也。
(术语)言本来清净也。
本净无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心性本来清净,离烦恼诸漏之污染也。指众生之心性而言。法华经科注曰:「与本净无漏相应。」
(术语)谓心性本来清净,离烦恼诸漏之污染也。指众生之心性而言。法华经科注曰:「与本净无漏相应。」
本源清净大圆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觉经之语。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
(术语)圆觉经之语。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
西方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于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众生往生佛国之誓愿者,法界诸佛中独阿弥陀一佛也。大日如来虽于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说九字之真言,劝九品往生。释迦佛虽于诸大乘经中说十方无量之佛,然赞佛而劝念佛往生者,独弥陀佛也。故释签释诸经所赞多在弥陀。药师虽立十二大愿,然于念我者,但使八大菩萨引导其人于西方极乐,不愿使往生我国也。华严经入法界品,十方诸佛长子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说一切菩萨总愿之十大愿王,更说大经总结之颂文,中言「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等。」愿于其土成就此十大愿,度一切众生也。普贤者,显密皆以为主发菩提心之德,以其愿行为三世十方诸佛菩萨之标准大本。故已来之佛,如此愿已往生西方净土而證菩提,未来之菩萨,自此往生西方极乐而證菩提。西方弥陀主五智中妙观察智或转法轮智,观察一切众生之机而转妙法。故天台于止观谓弥陀为法门之主。大日疏释大日如来入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三摩地说大日经具缘品,为所谓大悲生之嘉会坛曼荼罗((参见:嘉会坛))。又,密教立三品悉地。以天宫为下界悉地,十方净土为中品悉地,密严国土为上品悉地。日本弘法之秘藏记,释西方极乐即密严国土。日本觉鍐著五字九轮秘释,特劝西方往生也。然则权实显密,其道虽异,而其所归,在于往生西方,證大菩提。四十八愿中,曾无西方净土之言,弥陀者,其身周遍法界,其土亦周遍法界也,故观经说如来身是法界身,净土论释为究竟如虚空大无边际。故本愿有曰十方众生,而不言为东方众,岂净土所在,得以东西南北指定之乎。西方云者,释迦如来之方便也。东方日出处为万物之发生,西方日没处为万物之终归,故佛准世情特指定西方,而教众生涅槃之大归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界名)念佛之言,虽通于诸佛,然诸大乘中念佛之言,独限于西方之阿弥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众生往生佛国之誓愿者,法界诸佛中独阿弥陀一佛也。大日如来虽于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说九字之真言,劝九品往生。释迦佛虽于诸大乘经中说十方无量之佛,然赞佛而劝念佛往生者,独弥陀佛也。故释签释诸经所赞多在弥陀。药师虽立十二大愿,然于念我者,但使八大菩萨引导其人于西方极乐,不愿使往生我国也。华严经入法界品,十方诸佛长子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说一切菩萨总愿之十大愿王,更说大经总结之颂文,中言「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等。」愿于其土成就此十大愿,度一切众生也。普贤者,显密皆以为主发菩提心之德,以其愿行为三世十方诸佛菩萨之标准大本。故已来之佛,如此愿已往生西方净土而證菩提,未来之菩萨,自此往生西方极乐而證菩提。西方弥陀主五智中妙观察智或转法轮智,观察一切众生之机而转妙法。故天台于止观谓弥陀为法门之主。大日疏释大日如来入西方莲华部之阿弥陀三摩地说大日经具缘品,为所谓大悲生之嘉会坛曼荼罗((参见:嘉会坛))。又,密教立三品悉地。以天宫为下界悉地,十方净土为中品悉地,密严国土为上品悉地。日本弘法之秘藏记,释西方极乐即密严国土。日本觉鍐著五字九轮秘释,特劝西方往生也。然则权实显密,其道虽异,而其所归,在于往生西方,證大菩提。四十八愿中,曾无西方净土之言,弥陀者,其身周遍法界,其土亦周遍法界也,故观经说如来身是法界身,净土论释为究竟如虚空大无边际。故本愿有曰十方众生,而不言为东方众,岂净土所在,得以东西南北指定之乎。西方云者,释迦如来之方便也。东方日出处为万物之发生,西方日没处为万物之终归,故佛准世情特指定西方,而教众生涅槃之大归处也。
【佛学常见辞汇】
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西净
【佛学大辞典】
(杂名)禅林中称西序之人所上之厕也。厕为至不净之处,必要净洁,故名为净。此外又有东净。然后世以西净为厕之总名。又西净雪隐,唐音相近,遂失本名而用雪隐之字,雪隐者,唐灵隐净头寮(扫除拭之寮)扁额之文字也,雪窦之显禅师,会在灵隐隐于净头职。故灵隐之净头寮曰雪隐。以为厕处之名,不当。见象器笺二。
(杂名)禅林中称西序之人所上之厕也。厕为至不净之处,必要净洁,故名为净。此外又有东净。然后世以西净为厕之总名。又西净雪隐,唐音相近,遂失本名而用雪隐之字,雪隐者,唐灵隐净头寮(扫除拭之寮)扁额之文字也,雪窦之显禅师,会在灵隐隐于净头职。故灵隐之净头寮曰雪隐。以为厕处之名,不当。见象器笺二。
安乐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极乐世界。
(界名)极乐净土,安养净土之合称。谓极乐也。
【佛学常见辞汇】
指西方极乐世界。
安养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对于裟婆之秽土,而谓极乐为净土。净土者,清净之国土也。
(界名)对于裟婆之秽土,而谓极乐为净土。净土者,清净之国土也。
安养净刹
【佛学大辞典】
(界名)同安养净土。
(界名)同安养净土。
同居净土
【佛学大辞典】
(界名)同同居项。
(界名)同同居项。
有漏净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一,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无漏之净土,但于佛所变之无漏净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变作似无漏之净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极乐净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论,为无漏之净土,就凡夫之所变及受用而论,不免即为有漏之净土也。此准于唯识家之法相而判之。
【佛学常见辞汇】
依有漏心而变现的国土。
(术语)依有漏心变作之净土也。据群疑论一,谓阿弥陀佛之净土,虽由佛之无漏心变现而为无漏,然凡夫之心为有漏,故不得直生彼无漏之净土,但于佛所变之无漏净土上,由自己之有漏心,变作似无漏之净土,而往生其中云:申言之,即极乐净土者,就佛之本土而论,为无漏之净土,就凡夫之所变及受用而论,不免即为有漏之净土也。此准于唯识家之法相而判之。
【佛学常见辞汇】
依有漏心而变现的国土。
自性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性清净心之略称。
(术语)自性清净心之略称。
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又曰如来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如来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净,离一切的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
(术语)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又曰如来藏心,真心。即吾人之菩提心也。起信论义记中本曰:「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如来藏心,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净,离一切的妄染,故云自性清净心。
自性清净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藏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三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德、净德也。)
(术语)五种藏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三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藏。(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德、净德也。)
自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自之一。(参见:三自)
(术语)三自之一。(参见:三自)
三自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正道分有自调自净自度三种。是二乘自利之三学也。如图。见智度论六十一。【又】(术语)具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具自体自相自用三大之一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华严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释摩衍论五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胜处为明无明,如是胜处无明边域非明分位。」秘宝钥上曰:「十地不能窥窬,三自不得齿接。」

(名数)八正道分有自调自净自度三种。是二乘自利之三学也。如图。见智度论六十一。【又】(术语)具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具自体自相自用三大之一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华严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释摩衍论五曰:「三自一心摩诃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胜处为明无明,如是胜处无明边域非明分位。」秘宝钥上曰:「十地不能窥窬,三自不得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