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俗史姓。汉东随人也。既出家受具。研精律部。即依慧远法师。禀涅槃之指。已而负帙从远应诏入关。餐承幽理。晚学摄论于昙迁禅师钻仰诚至。开皇中。隐居蓝田之覆车山。众为筑室。今之悟真寺是也。仁寿二年。诏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诚寺。置塔之瑞见于别传。大业四年。诏入鸿胪寺教授客僧。九年诏徙住禅定寺。忽谓其徒曰。吾兹欲反覆车。便成长往矣。别未淹旬即化去。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寿五十三。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 义解篇八
释净业。俗姓史氏。汉东随人也。年登小学即沾缁服。闾里嘉之号称贤者。专经之岁割爱出家。净养威仪霜厉冰洁。受戒以后游刃河内。精研律部博综异闻。时有论师慧远。树德漳河传芳伊洛。一遇清耳。便伸北面。学涅槃等经。皆品酌其致弘宣大旨。而恨文广功略章句未离。及远膺诏入关。业亦负帙陪从。首尾餐承尽其幽理。晚就昙迁禅师。学于摄论。迁器宇崇廓墙仞重深。遂举知人。同扬乐说。嘉业钻仰诚至。乃倾襟导引。随闻顶受缄勒寸心。开皇中年。高步于蓝田之覆车山。班荆采薇。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戒舟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架险乘悬。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是也。业确乎内湛令响外驰。仁寿二年。被举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通行诸基。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异香满院。众共嗟怪。因而树立。将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阁上闻众人行声。及往掩捕扃闭如初。一人不见。塔北有池。沙门净范为诸道俗受菩萨戒。乃有群鱼游跃首皆南向似受归相。范即乘舟入水为鱼授法。鱼皆回头绕船如有听受都无有惧业庆其所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塑菩萨一躯。不可移转。至明乃见回身面于舍利。状类天然一无损处。屡兴别瑞。传言不尽。大业四年。召入鸿胪馆。教授蕃僧。九年复召住禅定寺。联翩荏苒微壅清旷后欲返于幽谷。告同学曰。此段一行便为不返。而别未淹旬。已闻殂化。春秋五十有三。达生知命斯亦至哉。即大业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露骸松下。初业神岸温审仪止雍容。敦仁尚德有古贤才调。笃爱方术。却粒练形。冰玉云珠。资神养气。而卒非其所治。徒载声芳。洁己清贞差为传德矣。
释净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时有净业者,石照文氏子。少业屠,有羊方乳二羔,将杀之,二羔衔其刀跪伏于门,若乞母命。业感叹,弃家为僧,力参宗匠,忽大悟作偈曰:“昨日罗刹心,今朝菩萨面。罗刹与菩萨,不隔一条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裕瑚鲁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进士,历官至贵州按察使。工词,诗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九
承龄,字子久,一字尊生,满洲旗人。道光丙申进士,历官贵州按察使。有《大小雅堂诗集》。
维基
承龄(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号尊生,一号藏庵,别号净业渔人,裕瑚鲁氏,满洲镶黄旗人。进士出身,清朝官员、词人。道光壬辰(1832年)顺天乡试举人,丙申(1836年)恩科进士。由礼部主事、礼部掌印郎中历官贵州安顺府知府、贵阳府知府,贵州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曾任《钦定科场条例》(1852)提调官。工书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遗墨,成《藏庵石刻》一册。工词,诗亦清新雅健。著有《大小雅堂诗集》四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其长子恩元刊印,状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题跋)、词集《冰蚕词》一卷(张之洞将它列入《书目答问》,作为推荐之书,并将纳兰性德与承龄列入清代著名词家)、《六朝律造》十二卷。承龄师从正白旗满洲、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进士、兵部尚书叶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时曾跟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举人丁应銮(字仙坡)学习。与正黄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柏春结社为诗。在贵州任职时,与莫友芝相唱和。他的《庆清朝·登蓟州独乐寺阁》词中写道:“试向蓟门极目,见五云飞处,远树春浮。山僧解事,雁堂曾识龙斿。闻道百灵杂沓,半天风雨谒珠邱。阑干外、翠微万叠,遥拱神州”。他的《八声甘州·太和周春甫继煦别驾旧有桐阴山馆小照转题失去复得仇十洲画景物相合遂以代图属题》词中写道:“颇怪当年画史,为谁营丘壑,留伴疏狂。只青溪几曲,欲问转茫茫。莽天涯、猿啼鹤怨,尽容他,清簟送斜阳。蘋洲外、待携渔笛,同谱沧浪”。杨钟羲对承龄的诗词评论是:“缠绵悱恻,有少陵忠厚之遗。......所作风华流丽,出入初唐”(见《雪桥诗话全编》,vol.1)。
《漢語大詞典》:净业
佛教语。清净的善业。一般指笃修净土宗之业。
《國語辭典》:净业(淨業)  拼音:jìng yè
佛教称使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唐。孟铣〈释净土群疑论序〉:「以平昌孟铣早修净业凭为序引。」清。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一○首之三:「已悔六时违净业,谁传四始立诗宗?」
《漢語大詞典》:三轮(三輪)
(1).佛教语。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 宋 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一下:“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説法,名正教轮;意业鑑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
(2).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老舍 《茶馆》第三幕:“蹬三轮一定比当小学教员强!” 邓友梅 《在悬崖上》:“雪花大片大片的往下落着,我不坐三轮,也不坐电车,昏头昏脑的在街上乱走。”
《漢語大詞典》:静业(静業)
佛教语。即净业。清净的善业。 唐 骆宾王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陁山寺》:“四禪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陈熙晋 笺注:“ 唐高祖 《禁行刑屠杀詔》:‘释典微妙,浄业始於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杀。’”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文章本静业,故曰‘仁者之言蔼如也’。”
《国语辞典》:殃国祸家(殃国祸家)  拼音:yāng guó huò jiā
使国家遭殃,使家庭蒙祸。南朝梁。武帝〈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祸家,亡身绝祀。」
《漢語大詞典》:三白法
佛教喻身口意三种净业。高僧传·遗身·元慧:“﹝ 会昌 二年﹞归寧 嘉禾 ,居 建兴寺 ,立志持三白法…… 乾寧 三年,偶云乖悆,九月二十八日归寂于 尊胜院 ,报龄七十八,僧腊五十八。弟子 端肃 等奉神座,葬之 吴会 之间,谓为三白和尚焉。”参见“ 三白 ”。
《漢語大詞典》: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宋 苏轼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 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 明 唐寅 《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
(2).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 《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 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 贡父 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楪萝卜,一盌饭,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吴兴 造者,胜於 金昌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品酒:“其中矫矫独出者,则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黄极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参见“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种。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
(5).同“ 三白法 ”。高僧传·遗身·元慧:“何谓三白?通曰:事理二种,一白饭、白水、白盐事也;二身不遍触、口诵真经、意不妄缘,此三明白非黑业也。”
三种净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三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生,修十善业也。二、具诸戒行也。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也。见观无量寿经。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
〔一、孝养父母等业〕,谓若能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
〔二、受持三归等业〕,谓归依佛法僧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是为净业。
〔三、发菩提心等业〕,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发无上道心,深信因果,诵大乘经,劝进行者,是为净业。
清净业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妙之佛土,为以纯善之业因而生之处,故名为清净业处。观无量寿经曰:「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同慧远疏曰:「净妙佛土,纯善所归,是故名为清净业处。」
【佛学常见辞汇】
凭著纯善的业因所生之处,亦即净妙的佛土。
净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学常见辞汇】
1。清净的善业。2。修往生净土的事业。
净业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净业障经之异名。
净业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无垢光比丘入城乞食,为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恼。见文殊师利菩萨,菩萨将诣佛所,佛为说无性之法。发心得记,因广说净业障之法。
净业正因
【佛学常见辞汇】
观无量寿经说修净业正主的因有三种,第一种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种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