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下一页
冷然(号 善 )
冷士嵋(字 又湄、又嵋 号 秋江 )
曹爚(字 舒光 号 冷民、清风居士 )
弘晙( 爱新觉罗 字 华川 号 冷吟居士 )
江炳炎(字 研南、砚南 号 冷红 )
冷烜(字 芸药 )
释超静(字 冷崖 李 )
冷枚(字 吉臣 号 金门画史 )
杨谦(字 炳南、筠谷 号 吉人、益斋、疁城小隐、扫花客、冷清人 )
冷天禄
杨廷桂(字 冷渔 号 岭隅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赵之谦(字 益甫、撝叔 号 梅庵、悲庵、冷君、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 )
林纾( 群玉 字 琴南 号 畏庐、冷红生、践卓翁 )
其它辞典(续上)
宋儒醇(字 衍鲁 号 冷泉 )冷然(号 善 )
冷士嵋(字 又湄、又嵋 号 秋江 )
曹爚(字 舒光 号 冷民、清风居士 )
弘晙( 爱新觉罗 字 华川 号 冷吟居士 )
江炳炎(字 研南、砚南 号 冷红 )
冷烜(字 芸药 )
释超静(字 冷崖 李 )
冷枚(字 吉臣 号 金门画史 )
杨谦(字 炳南、筠谷 号 吉人、益斋、疁城小隐、扫花客、冷清人 )
冷天禄
杨廷桂(字 冷渔 号 岭隅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赵之谦(字 益甫、撝叔 号 梅庵、悲庵、冷君、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 )
林纾( 群玉 字 琴南 号 畏庐、冷红生、践卓翁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宋儒醇,字衍鲁,号冷泉,庐江人,明末贡生,顺康间隐居。
人物简介
维基
冷然(1640年12月12日—?年),号善也,四川嘉定州人,习《易经》,康熙二年癸卯科四川乡试中式举人,康熙九年庚戌科会试中式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6—171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丹徒人,字又湄。明诸生,入清不仕,终身不入城市。与魏禧、魏礼等为友。有《江泠阁诗文集》。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五
冷士嵋,字又嵋,号秋江,丹徒人。明诸生。有《江冷阁诗集》。清诗别裁集
字又嵋,江南丹徒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
曹爚,字舒光,号冷民,晚号清风居士,金山人。有《钝留斋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十
弘晙,字华川,号冷吟居士,固山贝子品级允䄉子。有《冷吟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徽州人,居浙江钱塘,字研南,一作砚南,号冷红。工诗词,书画亦有名。有《琢春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四
冷烜,字芸药,大兴籍胶州人。诸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超静,字冷崖,姓李氏,昌化人也。幼有异禀,素怀出俗志。薙染后,首参湛庵常于南广。后依山晓晢于佛日,入室司香,随至天童。历年既久,始受记莂,首众山中,更号“柏堂”。后受姚江东山请,开法三年,脩复殿宇,四众悦服。因晢养病中峰,郡守莱嵩李煦延静代座说法。静律己临众,惟一严厉,禅规整肃,海内向风。凡作务之劳,以身先之,不异首众时也。晰寂后,守龛一载,因抱疴,欲谢去,李守又延同参元盛理院事,静得息肩,不旬日怡然而化,塔于幻智庵后。有《二会录》行世。盛,字慰弘,姓沈氏,桐乡人也。家世儒门,天资颖异,有志向上。既从薙染,勤求梵册,而目光近觑,闇室中,能一目数行。著作苍古,时谓“杼山再世”,因号“杼山”。闻山晓晰阐化佛日,乃往参谒,晰甚器之,命为内记。后随往天童典记室,寻开法于佛日,三年退归,守塔于中峰。及继席柏堂,辛劳八载,锱素趋慕无虚日。退隐于姚江,说偈坐脱,归葬于玲珑南山之麓。有《二会录》、《华梵集语》、《杼山诗文集》藏之笥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胶州人,字吉臣,号金门画史。济宁焦秉贞弟子。善画人物,尤精仕女。康熙间供奉内廷,参与画《万寿盛典图》。作品生动有致,惟未脱画史描摹形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炳南。工画,尤善写梅。词学图录
杨谦(1684-?) 字筠谷,号吉人,别署益斋、疁城小隐、扫花客、冷清人等。江苏嘉定人。篆刻极负盛名,"扬州八怪"之中,金农之"金吉金"、"金氏寿门书画"印为谦刻,罗聘 "罗聘私印"亦出其手。与罗聘过从甚密,与金农诗词唱和。又为名医。有《寓意集》、《竹章印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 【介绍】: 清四川东乡人。白莲教徒。嘉庆元年在东乡率众起事。多谋,每战手舞蛇矛,勇悍异常。与王三槐屯云阳安乐坪。三槐被诱降,天禄尽有其众,为教军东乡白号首领。四年,转战至岳池,众犹万余。渡石笋河,船少争渡,追兵突至,遂败,被射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七
杨廷桂,字冷渔,号岭隅,茂名人。道光甲午举人。有《岭隅诗存》。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维垣(1827~1892),字禄兴,号星枢,清屏东长治人。中秀才后,赴苗栗头份教书;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进士,派任浙江省遂昌县知县,后又调任北京,任考试官,钦加同知衔。辞官回台后仍居苗栗头份,光绪十二年(1886),于当地策划创建义民庙。光绪十八年(1892)卒,享寿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编校 。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维基
张维垣(1827年—1892年),字禄兴,号星枢,福建台湾府台湾县人。晚清政治人物。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神岗社,为客家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张德贵东台,定居下淡水广西里。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式辛未科进士。授浙江遂昌县知县。光绪三年(1877年)辞官返乡,北迁至淡水厅头份庄。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归葬。有《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884 【介绍】: 清浙江会稽人,字益甫,又字撝叔,号梅庵,更号悲盦。咸丰九年举人。五应会试不第。因誊录劳历署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孤愤激越,不谐于世。诗古文书画篆刻无所不能,诗文评价,或许为新奇,或予以讥弹,书画篆刻则名满海内。有《国朝汉学师承续记》、《梅庵集》、《缉雅堂诗话》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赵之谦,字益甫,号撝叔,晚号悲庵,会稽人。咸丰己未举人,历署鄱阳奉新南城知县。有《悲庵诗剩》。词学图录
赵之谦(1829-1884)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画篆刻。有《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诘》、《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其印有《二金蝶堂印谱》。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全台诗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他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内容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于1897年所出版的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外如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林纾曾经二度来台,其一是在1867年时,从福州搭乘「华福保」轮船来台湾省父,其《畏庐琐记》提及此事,当时滞居淡水三载,曾拜访板桥林家;其二是在1878年时,奔其弟林炳耀之丧而来,此次亦在台约三年之久〖参见汪毅夫《台湾近代文学丛稿》(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页32-33。〗。然有关林氏寓台活动,目前缺乏文献,详情难稽。(黄美娥撰)词学图录
林纾(1852-1924) 初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举人,主京师大学堂讲习,入民国任教北京大学。有《畏庐诗存》,并译西洋小说17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