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4,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看冷破
尖言冷语
溟冷
凕冷
冷云四合
冷怔
冷粥留和
冷字
冷语冰人
冷幽幽
冷业
冷艳疏香
冷板凳
冷比雪霜
冷兵器
《漢語大詞典》:看冷破
冷眼旁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怎吃受夫人看冷破,云雨怎成合。” 凌景埏 校注:“看冷破:袖手旁观,含有冷眼察看破绽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尖言冷语(尖言冷語)
谓言语尖刻。《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见丈人声势凶狠, 赵昂 又从旁尖言冷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攛掇。”
分類:言语尖刻
《漢語大詞典》:溟冷
阴暗冷落。《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失晓人家逢五道,溟冷饥鬼撞 钟馗 。”
分類:阴暗冷落
《漢語大詞典》:凕冷
寒貌。
分類:寒貌
《分类字锦》:冷云四合(冷云四合)
陆游 冷云四合欲下雪。
分类:
《漢語大詞典》:冷怔
由于事出意外而一时发怔。 梁斌 《红旗谱》十六:“ 运涛 回头一看,打了个冷怔,一时慌急,不知怎么好。”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二三:“他上下看了看 朱老忠 ,身上打了个冷怔,说:‘老头!不扬名不道姓,扛着铡刀来我们院里干吗?’”《花城》1981年第2期:“老头打了个冷怔,连忙说,‘我叫 火根 。以前在邮局当邮递员,退休好几年了。’”
分類:一时时发
《分类字锦》:冷粥留和
白居易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诗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分类:
《國語辭典》:冷字  拼音:lěng zì
生僻不常用的字。如:「写文章刻意使用冷字,使读者失去阅读乐趣,可就得不偿失了。」《镜花缘》第一七回:「若认几个冷字,不论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处丫环小厮比妳们还高哩!」
《國語辭典》:冷语冰人(冷語冰人)  拼音:lěng yǔ bīng rén
以冷淡的言语对人。比喻待人冷漠无情。《聊斋志异。卷二。侠女》:「日频来,时相遇,并不假以词色。少游戏之,则冷语冰人。」《常语寻源。卷上。冷语冰人》引《外史》:「孟蜀与潘在廷以财结权要,或非之,乃曰:『非是求援,不欲其以冷语冰人耳。』」
《漢語大詞典》:冷幽幽
(1).犹冷冷。 茅盾 《子夜》七:“ 屠维岳 依然冷幽幽的微笑,总是不说话。”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三:“忽听得那‘看守人’冷幽幽说道:‘老太太要给 许 家的 静妹妹 做媒呢!’”参见“ 冷冷 ”。
(2).犹冷飕飕。 殷夫 《流浪人短歌》:“冷幽幽的微风袭上胸口,呵,我只穿着一件衬衫,身旁走动着金的衣,珠的纽,落拓的穷人也要逛夜来。”
《國語辭典》:冷冷  拼音:lěng lěng
1.寒冷。宋。王偊称〈李太白真赞序〉:「冷冷碧江,下浸秋石。」
2.态度冷漠。如:「他只对她冷冷一笑,一句寒暄的话也不肯说。」《金瓶梅》第三七回:「那婆子掩口冷冷笑道:『你老人家坐家的女儿偷皮匠,逢著的就上。』」
《国语辞典》:冷业(冷业)  拼音:lěng yè
卑微、不受重视的工作。《老残游记》第三回:「先生本是科第世家,为甚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
《分类字锦》:冷艳疏香(冷艳疏香)
赵伯成 蜡梅诗 冷艳疏香寂莫滨。
分类:蜡梅
《國語辭典》:冷板凳  拼音:lěng bǎn dèng
1.旧时私塾教师的座位。比喻教师的生活清苦遭冷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郭信不胜感谢,捧了几百钱,就像获了珍宝一般,紧紧收藏,只去守那冷板凳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虽然也没有甚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狲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2.比喻无人理会或不受重用。如:「每个球队都有几位不受重视、常坐冷板凳的球员。」
3.一般唱戏时,都有乐师在一旁敲锣打鼓,而乐师都是坐在板凳上的。如果没有乐师伴奏,只有演员清唱,则称为「冷板凳」。
《分类字锦》:冷比雪霜
见如船注。
分类:
《漢語大詞典》:冷兵器
指用于砍杀、撞击、刺杀的武器,如刀、剑、矛、锤、棍、刺刀、匕首等(区别于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