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冷手
冷遇
冷子
冷飞白
冷子
冷丁
冷背
冷餐
冷颤
隈冷
烧冷灶
冷劲
冷房
冷床
害冷
《漢語大詞典》:冷手
(1).寒凉的手。《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如今手裡没钱了,你若要与他三百两银子,他也罢了,冷手挝不着热馒头。”
(2).突然伸手。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三二:“ 朱老忠 气红了脸,抖着右手,说:‘ 大贵 !来,看我的,非骑它不行!’说着,一个箭步窜过去,冷手抓住笼头,叫 大贵 把滚落的鞍鞯,抛在地上,两只手把长鬃一攀,扔地一下子,腾空跳上马背。”
《國語辭典》:冷遇  拼音:lěng yù
冷淡的待遇。如:「像他这样有才能的人,怎会受到公司的冷遇?」
《漢語大詞典》:冷子
一种夏季用的轻纱。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轻纱,夏中用者,名为‘冷子’,取其似蕉叶之轻健而名之。”
分類:轻纱
《漢語大詞典》:冷飞白(冷飛白)
雪的异称。 宋 陶谷 清异录·天文:“老伶官 黄世明 常言逮事 庄宗 ,大雪内宴,镜新磨进词,号曰冷飞白。”
《國語辭典》:冷子  拼音:lěng zi
冰雹的别名。参见「冰雹」条。
分類:方言冰雹
《國語辭典》:冷丁  拼音:lěng dīng
没有防备、突然。如:「冷丁经他一说,我尴尬的面红耳赤。」也作「冷不防」。
分類:冷丁突然
《國語辭典》:冷背  拼音:lěng bèi
指不受欢迎、过时的商品。
分類:商品背时
《漢語大詞典》:冷餐
只有凉菜的饭食。例如:冷餐会。
分類:凉菜饭食
《國語辭典》:冷颤(冷顫)  拼音:lěng zhàn
因寒冷或紧张而发抖。如:「他走出暖和的屋子,一阵冷风迎面吹来,不禁打了个冷颤。」《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晁夫人怀著一肚皮闷气,走到房里看他,只见晁源一阵阵冷颤。晁夫人看了一会,说道:『我拿件衣裳来与你盖盖。』」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
《韵府拾遗 梗韵》:隈冷
金涓诗:小蹇引秋行落叶,老渔隈冷坐危矶。
《國語辭典》:烧冷灶(燒冷灶)  拼音:shāo lěng zào
比喻对于未显扬的人或未成之事,预先趋承或营谋,以为将来铺路。《孽海花》第一九回:「我们要想在这个所在,做点事业,台谏的声气,总要联络通灵方好,岂可不烧烧冷灶呢?」
《国语辞典》:冷劲(冷劲)  拼音:lěng jìn
严寒。如:「今天这个冷劲,真叫人受不了。」
分类:严寒
《国语辞典》:冷房  拼音:lěng fáng
1.冷僻的房间,可当禁闭室用。《三国演义》第二三回:「夫人劝免其死,各人杖脊四十,将庆童锁于冷房。」
2.使房中温度下降冷却。如:「这台冷气机冷房效果不错。」
《国语辞典》:冷床  拼音:lěng chuáng
不以人工加热的苗床。通常会覆以玻璃或塑胶,但未密闭,利用日光照射提高温度,促进光合作用,并避雨、防风,以利幼苗生长。
《国语辞典》:害冷  拼音:hài lěng
怕冷。《醒世姻缘传。第七九》:「渐次到了冬至,小珍珠依旧还是两件布衫,一条单裤,害冷躲在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