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况乃
那更
且夫
况兼
抑且
且况
况复
况乎
《國語辭典》:
况乃(況乃)
拼音:
kuàng nǎi
何况、况且。《文选。欧阳建。临终诗》:「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也作「况乃」。
《國語辭典》:
况乃(況迺)
拼音:
kuàng nǎi
况且、何况。《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也作「况乃」。
分類:
何况
好像
况且
而且
《国语辞典》:
那更
拼音:
nà gèng
1.况且。宋。苏轼〈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词:「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2.兼之、加上。《宋元戏文辑佚。陈巡检梅岭失妻》:「好契姻,少年夫妇真厮称,你娇容那更我正青春。」《
红楼梦
》第一六回:「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不成体统。」
分类:
况且
苏轼
虞美人
生来
《國語辭典》:
且夫
拼音:
qiě fú
承接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文选。贾谊。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分類:
况且
承接
上文
进一层
语气
《漢語大詞典》:
况兼
况且。例如:这
阎婆惜
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
宋江
不中那婆娘意。——《水浒传》
分類:
况且
《國語辭典》:
抑且
拼音:
yì qiě
况且、而且。《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你死了,你娘家与外人都要问缘故,若说了出来,你落得死了丑名难免,抑且我前程罢了。」《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况且苗总兵已死于狱中,抑且万里保举中书的知照已到院,此事也不关紧要。」
分類:
况且
而且
《漢語大詞典》:
且况(且況)
犹况且。 唐
韩愈
《重云一首李观疾赠之》
诗:“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分類:
况且
《漢語大詞典》:
况复(況復)
亦作“况復”。
(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
:“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
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
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
《
陈书·江总传
》
:“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
意林·傅子
》
:“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
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
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分類:
况复
何况
更加
仿佛
好像
况且
《國語辭典》:
况乎(況乎)
拼音:
kuàng hū
何况、况且。《文选。班彪。王命论》:「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文选。陆机。豪士赋序》:「而时有袨服荷戟,立于庙门之下,援旗誓众,奋勇于阡陌之上,况乎代主制命,自下财物者哉!」
分類:
连词
何况
况且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