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决死(決死)  拼音:jué sǐ
1.必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
2.决一死战。《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张飞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3.处决死刑犯。《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京师决死,莅以御史、金吾。」
《漢語大詞典》:焚次
谓烧毁军队营房。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 杜预 注:“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漢語大詞典》:背水战(背水戰)
背靠着水作战,后无退路。比喻决一死战。后汉书·铫期传:“时 铜马 数十万众入 清阳 、 博平 , 期 与诸将迎击之,连战不利, 期 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张国樑传》:“ 九洑洲 之役,公作背水战, 四眼狗 率众数十万迎我军於 江 滸。”亦作“ 背水一战 ”。 宋 秦观 《将帅》:“ 韩信 之击 赵 ,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 赵王 歇 ,斩 成安君 ,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她想了想,觉得现在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参见“ 背水阵 ”。
《國語辭典》:背水阵(背水陣)  拼音:bèi shuǐ zhèn
背水列阵,使士兵前临大敌,后无退路而拼死作战的阵法。汉韩信即以此阵击溃赵军。《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望见而大笑。」
《國語辭典》: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与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宋。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也作「背城一战」。
《漢語大詞典》:沈舟破釜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釜,锅。打破饭锅,沈掉渡船。后用“沈舟破釜”表示决一死战。 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沈舟破釜,敢辞金革苦。” 明 张煌言 《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夹道遮留,奋不顾身,沈舟破釜,与虏转战两旬,终於援絶势孤,遂至溃败。”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 沈镇东 ﹞欲令诸帅毕西渡,沈舟破釜。”参见“ 破釜沈舟 ”。
《漢語大詞典》:破釜沈舟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遂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亦作“ 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贼不灭,誓不返辙。”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言 《北回示将吏》诗:“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破釜烝徒义,持筹参佐才。” 清 吴伟业 《下相怀古》诗:“太息取 祖龙 ,大言竟非妄。破釜救 邯郸 ,功居入 关 上。”
《漢語大詞典》:凭城借一(憑城借一)
背城借一。谓与敌决一死战。《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参见“ 背城借一 ”。
分類:决一死战
《國語辭典》: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与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宋。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也作「背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