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1,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冰川
冰氏
和冰
冬冰
斯冰
冰蕊
木冰
冰莹
冰条
冰兢
冰断
冰砚
冰封
冰溜
冰嬉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层,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层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骈字类编》:冰氏
王沈释时论东野丈人观时以居隐耕污瘦之墟有冰氏之子者出自冱寒之谷过而问涂丈人曰子奚自曰自涸阴之乡奚适曰欲适煌煌之堂丈人曰入煌煌之堂者必有赫赫之光今子困于寒而欲求诸热无得热之方冰子瞿然曰胡为其然也
《骈字类编》:和冰(和冰)
宋 徐积 管春风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骈字类编》:冬冰
晋书吐谷浑传见夏虫下 淮南子见夏木下
《漢語大詞典》:斯冰
秦 李斯 、 唐 李阳冰 的并称。二人皆以篆书名世。 清 赵翼 《题李静庵印谱》诗:“直将 斯 冰 手,妙仿 汉 唐 製。”
分類:李斯篆书
《骈字类编》:冰蕊
宋 刘著 文季侍郎得绿萼香梅子文待制有诗辄亦同赋 香骨瘦来冰蕊细,梦魂清处月波凉。
元 袁桷 㶟阳张节妇瓶中杏枝著花因赋 盈盈绿房缀冰蕊,玉蝶婀娜穿帷飞。
《漢語大詞典》:木冰
(1).雨雪霜沾附于树木遇寒而凝结成冰。春秋·成公十六年:“王正月,雨木冰。” 杜预 注:“记寒过节,冰封著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木冰:“又十日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卉木,百态具备,殆非人工。高林大树,珠葆羽幢,弥望不絶。凡五日,始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寒甚而木冰,如树作介胄也。”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六年十二月, 咸寧 木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旧唐书·五行志:“ 永泰 元年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
《漢語大詞典》:冰莹(冰瑩)
谓寒冰光亮透明。 唐 元稹 《谕宝》诗之二:“镜悬姦胆露,剑拂妖蛇裂,珠生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诗:“冰莹怀贪水,霜清顾痛巖。珠璣当尽掷,薏苡詎能谗。”
《漢語大詞典》:冰条(冰條)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凝洁而成的条状物。 宋 梅尧臣 《欲雪复晴》诗:“阴云不成雪,碧瓦有緐霜。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牀。”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阴箐冰条死,阳厓日车匿。” 萧红 《看风筝》一:“﹝老人﹞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的网罗着胡须。”
《漢語大詞典》:冰兢
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以“冰兢”表示恐惧、谨慎之意。兢,亦作表示恐惧、谨慎之意。兢,亦作“竞”。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辩:“故臣 维禎 敢痛排浮议,力建公言,挈大 宋 之编年,包 辽 金 之记载,置之上所。用成一代可鉴之书,传之将来;永示万世不刊之典,冐干天听,深惧冰竞,下情无任瞻天望闕激切屏营之至。”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窃效鷺鷥行,两眼生花,身如酩酊。畏惧切冰兢,料应难去成欢庆。” 明 高攀龙 《与杨大洪书》:“ 攀龙 遭此世界,甚得便宜,何者?一味株守,乃安乐法;一味冰兢,乃补救法。二法足以卒岁矣。”
《骈字类编》:冰断(冰断)
唐 许敬宗 侍宴莎册宫应制得情字 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骈字类编》:冰砚(冰砚)
范成大 诗归来强搜句冰砚冷于铁傅若金诗 苦吟冰合砚,危坐雪侵毡。
《國語辭典》:冰封  拼音:bīng fēng
1.被冰雪覆盖。如:「圣母峰高耸云霄,终年冰封。」唐。曹松 山中言事诗:「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绳。」
2.比喻不受重视。如:「由于缺乏创意,所以他近来提的企划案多半都被冰封起来。」
《漢語大詞典》:冰溜
犹冰柱。 明 李东阳 《次丹山屠都宪韵》:“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於椽。” 萧红 《手》:“她的父亲来了。停在楼梯口,他放下肩上背来的大毡靴,他用围着脖子的白毛巾掳去胡须上的冰溜。” 高兰 《我的家在黑龙江》诗:“春风里没有一朵花香,只有檐下的冰溜直伸到地上。”
分類:冰柱
《漢語大詞典》:冰嬉
清 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 清 窦光鼐 朱筠 等日下旧闻考·宫室·西苑一:“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习国俗云。” 清 高宗 《冰嬉赋序》:“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鞵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愈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