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冰下
尔雅翼:狐性善疑,方河冰合时,狐听冰下水无声,乃行。 晋书索紞传见冰上下。 神异经: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土中焉。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其毛八尺。可以为褥。卧之却寒。其皮可以蒙鼓,闻千里。漫叟诗话:临川爱眉山雪诗,能用韵。如云:冰下寒鱼渐可叉,和羔袖龙钟手独叉。盖子厚尝云:江鱼或共叉。又云:入郡腰常折,逢人手尽叉。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
分类:冰下
《漢語大詞典》:冰鱼(冰魚)
冰下之鱼。亦以喻生命不绝如缕。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瞻望风云,朝夕呜咽,固乃游魂已谢,非復全生,餘息空留,非为全死,同冰鱼之不絶,似蛰虫之犹苏,良可哀也。” 清 钱谦益 《答王于一秀才论文》:“僕且倦,归心空门。喉吻痒痒然,牙齿搰搰然,不自禁其葭灰将吹,冰鱼欲涣。”
分類:冰下生命
《漢語大詞典》:听冰(聽冰)
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 晋 郭缘生 《述征记》:“ 盟津 、 河津 恒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抱疾郊野自伤书怀一百韵》:“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 前蜀 韦庄 《雨霁晚眺》诗:“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 宋 欧阳修 《猛虎》诗:“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狐听冰,鹊营巢,岂不是智。”
分類:冰下
《漢語大詞典》:冰鳞(冰鱗)
冰下的鱼。亦泛指鱼。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诗:“冰鳞不能起,水鸟望川梁。” 明 陆采 《明珠记·酬节》:“上林笋膾甘如肉,南海冰鳞气犹馥。”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冰鳞空水明,归翼凉烟引。”
分類:冰下
《漢語大詞典》:冰鲤(冰鯉)
(1).冰下的鲤鱼。谓 王祥 卧冰事。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 许劭 ,冰鲤弔 王祥 。” 唐 黄滔 《祭钱塘秦国太夫人》:“食则万钱调膳,禄则三世及亲。见綵衣则衣锦之姿,见冰鲤则和羹之味。”
(2).泛指鲤鱼。 唐 唐彦谦 《夏日访友》诗:“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鱠。”
《漢語大詞典》:狐冰
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唐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死酬知己道终全,波暖狐冰且自坚。” 明 许三阶《节侠记·再贬》:“狐冰须慎听,鹏翮莫凌风。” 明 无名氏 《赠书记·阴释保姆》:“对众人,怎细询。怎细询,想两地情踪俱似狐冰。”参见“ 狐听之声 ”。
《漢語大詞典》:狐听之声(狐聽之聲)
水经注·河水一《述征记》:“ 盟津 、 河津 恆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 河 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 唐 林滋 《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絶;迴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
《漢語大詞典》:溪鼠
神话中的一种兽名。居于北方冰下的土中。神异经·北荒经:“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其毛八尺,可以为褥,卧之却寒。其皮可以蒙鼓,声闻千里。其毛可以来鼠,此毛所在,鼠輒聚焉。”
《漢語大詞典》:潜溜(潛溜)
潜流。指冰下的水流。 唐 杨涛 《狐听冰赋》:“究阴冰之厚薄,听潜溜之微细。”
《漢語大詞典》:狐听之声(狐聽之聲)
水经注·河水一《述征记》:“ 盟津 、 河津 恆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 河 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 唐 林滋 《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絶;迴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