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 【介绍】: 北魏代人,鲜卑族,本名石洛,孝文帝赐名泰。尚章武长公主,封冯翊侯。历尚书右仆射,出为定州刺史。初,冯太后欲废黜孝文帝,泰切谏乃止,孝文帝德之,甚见宠待。及孝文帝改制,迁都洛阳,泰不乐之,与陆睿潜图反叛,事泄伏诛。
冯皇后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 【介绍】: 北魏孝文帝后。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兄冯熙之女。文明太后欲家世贵宠,乃择熙二女俱入掖庭。有姿媚,初拜左昭仪,后立为后。与中官高菩萨私乱,至公然丑恣。事泄,失宠。帝疾甚,遗命赐自尽。及帝死,长秋卿白整等即入宫强授后药,自尽。
全后魏文·卷十四
后长乐信都人。文成即位,选为贵人,太安二年立为皇后。献文即位,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以幸李奕事露。献文暴崩,孝文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和十四年崩,谥曰文明太皇太后。有皇诰十八篇,劝戒歌三百馀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2—490 【介绍】: 即文明太后。北魏文成帝后。长乐信都人。帝死,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后杀之,遂临朝听政。后行不正,内宠李奕,帝因事诛奕,后不得意,帝暴死。孝文帝立,复临朝。孝文帝太和初,改革吏治,始行俸禄制度,发布均田令,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分置州郡等,皆由后决策。临朝二十五年,死谥文明太皇太后。
冯亮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3 【介绍】: 北魏南阳人,字灵通。博览诸书,笃好佛理,隐居嵩山。宣武帝时,尝召为羽林监,领中书舍人,固辞不拜。兼工营制,承诏造嵩山闲居佛寺,曲尽山居之妙。卒于嵩山。
冯道根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3—520 【介绍】: 南朝梁广平酂人,字巨基。少以孝闻。齐末,萧衍起兵,率乡人子弟兵归之,常为前锋陷敌阵,大战朱雀航,斩获尤多。萧衍代齐称帝,任为骁骑将军。数败北魏军,累迁右卫将军。性谨厚,木讷少言,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为政清简,境内安定。自谓少文,慕效周勃。官至散骑常侍、左军将军。卒谥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495 【介绍】: 北魏长乐信都人,字思政,或作思正。冯熙子,冯太后侄。与孝文帝同岁。幼入禁中由太后训教,侍帝读书。尚帝妹乐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侍中,封长乐郡公。帝每与诞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太和十六年为司徒、加太子太师。十九年从帝南伐至钟离,疾笃,与帝泣诀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 【介绍】: 北魏东魏郡肥乡人,字子盛。对策高第,举秀才。初为检校御史。为元叉所知,叉秉朝政,引为尚书殿中郎,仍御史,侍读孝明帝。叉败,元兴亦被废。节闵帝普泰初,官至安东将军、光禄大夫、领中书舍人。
冯景 朝代:西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魏河间人,字长明。少与周惠达相友。魏宣武帝延昌中说萧宝寅效命朝廷,及宝寅为大都督,以景为功曹参军。宝寅将举兵反,景固谏,不从。宝寅败,景以先有谏言得免。入关后,累官散骑常侍、行台尚书、加瀛州刺史。西魏文帝大统初,行泾州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慧光。北齐僧。长卢人,俗姓杨。少有神慧,年十三从佛陀禅师出家,人号圣沙弥。精律部、《地论》,通南北方言。参与译场,沟通译主菩提流支、勒那等三家分歧,完成译业。为《地论》师南道派开创者,又为四分律宗开山祖。东魏时任国僧都。北齐时,迁邺都,任国统。年七十卒于邺城大觉寺。有《十地经论疏》、《四分律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生定州长庐杨氏。年十三。随父入洛。以四月八日。从佛陀禅师。受三归戒。陀强其父留之曰。此儿目光外射。必可教。因令诵习。光执卷揽文。若宿授。是岁夏末即为薙落。遽复演说所习辞理华赡。时辈号之圣沙弥。所获利养。则尽以施人。陀壹听之而弗诘。已而还乡里。登具陀使先学律曰。律为慧基经论所由入也。苟以经论先之。必将慢律。是障道之源已。自是因循多学律部。先有道覆律师者。创开四分制疏。惟科提举宏纲。未之闻也光既登具之四夏。讲僧祇听者云合。然后究经论于辨公。攻字音于洛邑。著述以代忆持。而业弘矣。他日陀见其所作之文。召而告之曰。吾以果向期子今子区区。方事世谛语言。仅足为高明法师耳。对之流涕。会陀任少林寺主职勒那翻译事。光时获厕其席。久之诏充国僧都。属岁大旱。祷雨嵩岳。沾洽。被诏入邺都。以绥缉功。转国统。尔朱世隆举兵北讨乏军兴。税僧尼以充之。督责严酷。谏者斩。光直前诋世隆曰。若行此。恐非国家之福。遂寝一时名贤。如高傲曹高隆之令孤子儒等。皆礼敬焉。冯衮冀士也。淹贯经史。以州贡。观光京师。自以未知释宗。欲候光适值光讲。乃坐听大惬服。因求隶门下。不肯去。后于光门下。大著功行。号冯居士。光一日乘车。将坐曹。才出门。梁木忽裂。坐而署事。块坠于前。察之亦莫知所从来也。由是卧疾。迨四旬而化于邺之大觉寺。寿七十。光平生于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等。则疏其奥旨。于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则注释其义又重疏四分律百二十纸。删定羯磨戒本。撰玄宗论。大乘义。律义章。仁王七诫。僧制十八条。弟子道云道晖等。云撰律疏九卷。晖略为七卷。故谚以为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所以。并存亡不可考。光之终也。见天宫来下。乃曰。吾愿生安养。生天岂吾愿哉。天宫遂隐。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慧光。姓杨氏。定州卢人也。年十三随父入洛。四月八日往佛陀禅师所从受三归。陀异其眼光外射如焰。深惟必有奇操也。苦邀留之且令诵经。光执卷览文曾若昔习。旁通博义穷诸幽理。兼以剧谈谲诡态新奇。变动物情时谈逸口。至夏末度而出家。所习经诰便为人说。辞既清靡理亦高华。时人号之圣沙弥也。因获利养受而还施。师为掌之寻用复尽。佛陀曰。此诚大士之行也。便纵而不禁。咨请教诫敬而异之。然其雅量弘方不拘小节。赞毁得失声色不渝。众益器之。而美其远度。陀曰。此沙弥非常人也。若受大戒宜先听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依经论必轻戒网。邪见灭法障道之元。由是因循多授律检。先是四分未广宣通。有道覆律师。创开此部。制疏六卷。但是科文。至于提举宏宗。无闻于世。故光之所学惟据口传。及年登冠肇。学行略周。尝闻言不通华发戒便阻。乃往本乡进受具足。博听律部随文奉行。四夏将登讲僧祇律。初以唱高和寡。词理精玄渐染津流。未遂听徒云合。光知学功之所致也。义须广周群部。乃从辩公参学经论。听说之美声飏赵都。后入洛京搜扬新异。南北音字通贯幽微。悉为心计之劳。事须文记。乃方事纸笔缀述所闻。兼以意量。参互销释。陀以他日密睹文言。乃呼而告曰。吾之度子。望传果向于心耳。何乃区区方事世语乎。今观神器已成。可为高明法师矣。道务非子分也。如何自累。因而流涕。会佛陀任少林寺主。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事在别传。光时预沾其席。以素习方言通其两诤。取舍由悟纲领存焉。自此地论流传命章开释。四分一部草创基兹。其华严涅槃维摩十地地持等。并疏其奥旨而弘演导。然文存风骨颇略章句故千载仰其清规。众师奉为宗辖矣。司徒高傲曹仆射高隆之。及朝臣司马令狐子儒等。齐代名贤重之如圣。尝遇亢旱。众以闻光。乃就嵩岳池边烧香请雨。寻即流霔原隰。民皆利之。又尔朱氏举兵北伐。徵税僧尼用充军实。先立严刑。敢谏者斩。时光任僧官。顾五众屯塞。以命直往语世隆曰。若当行此税。国事不存。言既克明事亦遂免。其感致幽显为若此也。初在京洛任国僧都。后召入邺绥缉有功。转为国统。将终前日。乘车向曹。行出寺门。屋脊自裂即坐判事。块落笔前寻视无从。知及终相。因斯乖悆。四旬有馀。奄化于邺城大觉寺。春秋七十矣。光常愿生佛境。而不定方隅。及气将欲绝。大见天宫来下。遂乃投诚安养。溘从斯卒。自光立志贞静坚存戒业。动止安详衣裳附帖。昼夜存道。财无盈尺之贮。涤除便秽。誓以报尽为期。偏重行宗四仪无妄。其法洁己独立。七众深崇其操。自正道东指。弘匠于世。则以道安为言初。缁素革风广位声教。则慧光抑其次矣。凡所撰胜鬘遗教温室仁王般若等。皆有注释。又再造四分律疏百二十纸。后代引之为义节。并羯磨戒本咸加删定。被于法侣今咸诵之。又著玄宗论大乘义律义章仁王七诫及僧制十八条。并文旨清肃见重时世。学士道云。早依师禀。奉光遗令专弘律部。造疏九卷为众所先。成匠极多流衍弥远。加以威容严肃动止有仪。谈吐慈和言行相检。又光门人道晖者。连衡云席。情智傲岸不守方隅。略云所制以为七卷。间以意会。揵度推焉。故谚云。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著。所以是也。并存亡有绪嘉绩莫寻。可为悲哉。时光诸学士翘颖如林。众所推仰者十人。拣选行解入室惟九。有儒生凭衮。光乃将入数中。衮本冀人。通解经史。被贡入台用拟观国。私自惟曰。玄素两教颇曾怀抱。至于释宗生未信重。试往候光欲论名理。正值上讲因而就听。瞩其威容聆其清辩。文句所指遣滞为先。即坐尽虔伤闻其晚。顿足稽颡毕命归依。然攻击病源。深明要害。我为有本。偏所长驱。每有名胜道俗。来资法药。衮随病立治。信者衔泣。故其言曰。诸行者不得信此。无明昏心觅长觅短。听经学问严饰我心。须识诈贼觅他道恶。不求其长则吾我渐歇。特须分疏勿迷自他。我过常起炽然法界。他道少过便即瞋也。常须看心自臣多过。若思量者虽在世间。无有滋味终无欢心。以未丧我何由有乐。此心将我上至非想。还下地狱。常诱诳我。如怨家。如爱奴。岂可学问长养贼心。巧作细作。使觅名利造疽妒也。故经云。当为心师不师于心。八岁能诵百岁不行。不救急也。时有私写其言者。世号捧心论焉。亦有怀本于胸逢境终忘者。无勤励故耳。衮在光门低头敛气。常供厨隶日营饭粥。奉僧既了。荡涤凝淀温煮自资。微有香美便留后供。夜宿灶前取蒿一束。半以藉背半以坐之。明相才动粥便以熟。无问阴晴此事常尔。午后担食送彼狱囚。往还所经识者开路。或至绸人广众。率先供给。若水若火若扫若帚。随其要务莫不预焉。口随说法初不告倦。遂卒光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1 【介绍】: 北齐长乐信都人。孝昭帝皇建初,为尚书驾部郎中,摄库部。武成帝禅位后主,委为辅佐,迁散骑常侍,奏门下事。武成帝死,出为郑州刺史。胡太后为齐安王纳子琮长女为妃,因返邺,授侍中,转吏部尚书。妻为胡太后妹,恃亲放纵,卖官鬻爵,定价除授。子琮亦不禁制。官至尚书右仆射。以谋废帝而立高俨,又参与杀和士开事,触怒太后,被绞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宗室。字子泽。高欢第十四子。文宣帝天保初封冯翊王,官定州刺史。廉慎方雅,习于吏职,摘发隐伪,奸吏畏服。累迁太师、太宰。复为定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證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全陈文·卷十三
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梁大同中,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记室参军。承圣中,监海盐县。敬帝时除金威将军安东临川王记室参军,转咨议。陈天嘉初,补撰史学士,加招远将军。废帝时除镇东鄱阳王咨议参军。宣帝时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除太子率更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黄门侍郎、光禄卿,太建十三年卒,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集十九卷。)
冯小怜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或581 【介绍】: 北齐后主淑妃。初为大穆后从婢。慧黠,工歌舞,善弹琵琶。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将立为左皇后,与帝并为北周师所获。及后主被害,北周武帝以小怜赐代王宇文达。北周静帝大象二年,达为杨坚(隋文帝)所害。将以之赐达妃兄李询,为李询母所逼,自杀。
冯迁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弘农人,字羽化。修谨有干能。州辟从事,北魏孝明帝神龟中,为定襄令、并州水曹参军。弃官从魏孝武帝入关。后从宇文泰征战累有功,迁官大都督、汉东郡守。北周孝闵帝时,入为晋公宇文护府掾、司录,得护信任。授陕州刺史。官至小司空。护败,除名。武帝建德末卒,年七十八。
冯衮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全北齐文·卷八
衮,冀人,依邺下大觉寺释惠光,终于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