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5,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冬灰
冬聚
冬礼
冬路
冬米
冬绵
冬索
冬幸
冬迎
冬姿
还冬
末冬
六冬
隃冬
卧冬
《漢語大詞典》:冬灰
(1).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摧风。”
(2).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冬灰:“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专指作蒿藜之灰,亦未必然。原本一名藜灰,生方谷川泽,殊为不通。此灰即不当言川泽,又岂独方谷乃有耶?今人以灰淋汁,取礆浣衣发麫令晳,治疮蚀恶肉,浸蓝靛染青色。”
《骈字类编》:冬聚
左传五声疏:声之清浊,凡有五品,自然之理也。圣人配于五方,宫居其中,商角徵羽,分配四方。四时之物,春生夏长,秋成冬聚,取其事而为之名也。古三坟:太古之人,皆寿盈易始,三男三女,冬聚夏散。食鸟兽虫鱼,草木之实。
《骈字类编》:冬礼(冬礼)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
《骈字类编》:冬路
魏书尉元传:夏水虽盛,无津途可因;冬路虽通,无高城可固。如此淮北自举,暂劳永逸。
《漢語大詞典》:冬米
方言,爆米花。例如: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分類:爆米花
《骈字类编》:冬绵(冬绵)
宋史职官志:奉禄,宰相、枢密使,月三百千。注: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冬绵百两。
《骈字类编》:冬索
潘岳秋兴赋: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
《骈字类编》:冬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
《韵府拾遗 庚韵》:冬迎
梁宣帝樱桃赋:既离离而春就,乍冉冉而冬迎。
《韵府拾遗 支韵》:冬姿
岁华纪丽:水变冬姿,霜凝雪态。感清商而律变,仰碧落以星稀。
《韵府拾遗 冬韵》:还冬(还冬)
鲍照诗: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
《漢語大詞典》:末冬
冬末。后汉书·皇甫嵩传:“今将军受鉞於暮春,收功於末冬。”宋书·刘勔传:“ 琰 婴城固守,自始春至於末冬。”
分類:十二月
《骈字类编》:六冬
宋史祁炜传:天禧中,出知潍州。母卒,葬于州城之南。炜既解官,就坟侧搆小室,号泣守护,蔬食经六冬,堕足二指。有白马白兔驯扰坟侧。
《韵府拾遗 冬韵》:隃冬
汉书黄霸传: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授尚书狱中再隃,冬积三岁乃出。注:隃与踰同。
《漢語大詞典》:卧冬
(1).方言。我国北方因冬天天气严寒,农民在农闲时不常下地,称为卧冬。
(2).方言。旧时贫苦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城从事拉洋车等体力劳动,叫做卧冬。
(3).船舶因航道、港口严寒冰冻,无法航行,停泊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