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冤讼(冤訟)
(1).谓为他人申诉冤枉。汉书·王莽传上:“在国三岁,吏上书冤讼 莽 者以百数。” 颜师古 注:“言其合管朝政,不当就国也。”
(2).冤屈的案件诉讼。《宋书·袁粲传》:“尚书令可与执法以下,就讯众狱,使冤讼洗遂,困弊昭苏。”
《國語辭典》:枉屈  拼音:wǎng qū
1.扭曲、违背。《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阜陵质王延传》:「先帝不忍亲亲之恩,枉屈大法,为王受愆,群下莫不惑焉。」
2.冤枉、冤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只为酒后一时戏言,断送了堂堂七尺之躯;连累二三个人,枉屈害了性命。」
《漢語大詞典》:冤诉(冤訴)
因冤屈而上告。旧唐书·狄仁杰传:“ 仁杰 , 仪凤 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漢語大詞典》:拜殿
(1).立于殿庭下申诉冤屈。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又有阑入立於殿庭之下者,为‘拜殿’。进士 曾覬 南省下第,乃钉足, 谢泌 下第,立殿称寃。举人之风扫地矣。”参见“ 拜桥 ”。
(2).谄媚帝王的一种行动。新五代史·苏循传:“ 晋王 将即位…… 循 始至 魏州 ,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万岁’而称臣, 晋王 大悦。”
(3).指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礼拜堂。 郭沫若 《苏联游记·乌兹别克纪行》:“拜殿颇宏大,可容纳千人以上……拜殿门前有方形月台,高出殿面几级,容人被引上月台,坐在石栏杆上观仪。”
《漢語大詞典》:拜桥(拜橋)
五代 时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
《漢語大詞典》:冤沉
亦作“ 冤沉 ”。
(1).沉冤。积久没有伸雪的冤屈。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能辨冤沉。”闽剧《炼印》第一场:“奸官恶吏到处是,所以民间有冤沉。”
(2).谓冤屈难伸。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今一旦红颜断送,白骨冤沉,冷驛荒垣,孤魂淹滞。”
《漢語大詞典》:宿冤
(1).积久的冤屈。后汉书·陈元传:“臣 元 愚鄙,尝传师言。得以褐衣召见,俯伏庭下,诵 孔 氏之正道,理 丘明 之宿冤;若辞不合经,事不稽古,退就重诛,虽死之日,生之年也。”
(2).前世的冤仇。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噫!乃宿冤之动作徵应,委曲如是。”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毛郎中:“言与邑君有宿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復生前有宿冤。”
(3).前世的冤家。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东迁道人》:“夜,梦大士告曰:‘吾何所虑?恐汝不免。盖汝前生曾杀人,今来者正宿冤也。’”
《漢語大詞典》:诉雪(訴雪)
谓申诉冤屈以求洗雪。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我家修宗祠事发矣,卖地者之祖先鬼有 周 姓者,甚强,初控土地城隍各神,我已为诉雪矣。”
《漢語大詞典》:枉结(枉結)
(1).冤屈,冤结。后汉书·冯异传:“怀来百姓,申理枉结,出入三岁, 上林 成都。”
(2).屈尊结交。后汉书·蔡邕传论:“ 董卓 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 李贤 注:“谓三日之閒,位歷三臺也。”
《漢語大詞典》:回枉
冤枉,冤屈。《后汉书·卢植传》:“原禁者,凡诸党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 宋 朱熹 《答刘季章》:“然此亦无他,只是自家看得道义自不曾端的,故不能真知是非之辨,而为此回枉。不是説时病痛,乃是见处病痛也。”
分類:冤枉冤屈
《漢語大詞典》:澡涤(澡滌)
洗刷。引申指辩白冤屈。 明 张居正 《与浙江抚院书》:“今既在降调之列,他日尚可澡涤擢用。”
《漢語大詞典》:冤报(冤報)
(1).谓判罪不当使人冤屈。晏子春秋·问上二六:“冤报者过,留狱者请焉。” 张纯一 注:“报罪不当而冤抑者过之。过,责也。”报,断狱。
(2).冤冤相报。 清 徐士銮 《宋艳·果报》:“自古及今,冤报之速,莫速於此。”
《漢語大詞典》:侵冤
侵凌之,使受冤屈。汉书·韩延寿传:“﹝ 萧望之 ﹞又自陈:‘前为 延寿 所奏,今復举 延寿 罪,众庶皆以臣怀不正之心,侵冤 延寿 。愿下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议其罪。’” 宋 王安石 《鞠学士知寿州》:“使良民有以休息,而吏不敢为侵冤,岂非所谓能者哉?”
《國語辭典》:蒙冤  拼音:méng yuān
蒙受冤屈。如:「他蒙冤多年,经过法院再三审理,今日终于还他清白。」
《國語辭典》:鸣冤(鳴冤)  拼音:míng yuān
声诉冤屈。《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词讼》:「虽欲鸣冤赴诉,床头之积金已尽。」《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幸而这寡妇的兄弟出来鸣冤,才把这事息掉。」
《漢語大詞典》:诉枉(訴枉)
诉说冤屈。宋书·竟陵王诞传:“又 豫章 民 陈谈之 上书诉枉。”魏书·李彪传:“时有人诉枉者,二公及臣少欲听採。语理未尽, 彪 便振怒。”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人聚:“求名之士,诉枉之人,悉至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