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2,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冠帽
冠倾
笼冠
齐冠
通天冠
系冠
游衣冠
赞冠
冠系
冠雀
冠倒
步摇冠
丧冠
戎冠
图冠
《漢語大詞典》:冠帽
即帽子。晋书·谢万传:“尝与 蔡系 送客於 征虏亭 ,与 蔡 争言。 系 推 万 落牀,冠帽倾脱。”南史·王僧祐传:“服闋,髮落略尽,殆不立冠帽。”《金瓶梅词话》第四四回:“不一时, 西门庆 进来,戴着冠帽,已带七八分酒了。”
分類:冠帽帽子
《骈字类编》:冠倾(冠倾)
唐 皮日休 杂体诗 奉詶鲁望夏日四声四首 平声 冠倾慵移簪,杯乾将餔糟。
《漢語大詞典》:笼冠(籠冠)
古代武官所戴的帽。梁书·陈伯之传:“ 褚緭 在 魏 , 魏 人欲擢用之。 魏 元会, 緭 戏为诗曰:‘帽上著笼冠,2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魏 人怒,出为 始平 太守。”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官,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胡服之冠, 汉 时有武冠、武弁、繁冠、大冠诸名, 晋 宋 以后又谓之建冠,又谓之笼冠,盖比餘冠为高大矣。”
分類:武官官所
《漢語大詞典》:齐冠(齊冠)
又名高山冠、侧注。本为 战国 时 齐王 所服, 秦 灭 齐 得冠,以赐谒者。后遂制为中外官、谒者、仆射之冠。 汉 蔡邕 独断:“高山冠, 齐 冠也。一曰侧注。高九寸,铁为卷梁,不展筩,无山。 秦 制,行人使官所冠,今謁者服之。礼无文。太傅 胡公 ( 胡广 )説曰:‘高山冠,盖 齐王 冠也。 秦 灭 齐 ,以其君冠赐謁者。’”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
即斋冠。又名刘氏冠,长冠。 汉高祖 刘邦 始制,后以为祭服之冠。 汉 蔡邕 独断:“齐冠,或曰长冠。竹裹以纚,高七寸,广三寸,形制如板。 高祖 冠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 楚 制。礼无文。鄙人不识,谓之鹊尾冠。”参见“ 斋冠 ”。
分類:名高刘邦
《漢語大詞典》:斋冠(齋冠)
冠名。后汉书·舆服志下:“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 高祖 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 楚 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 高祖 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
分類:冠名
《國語辭典》:通天冠  拼音:tōng tiān guān
旧时天子戴的一种帽子,创始于秦,至清废除。通常天子在郊祀和宗庙中所佩戴。其冠高九寸,正竖,顶向后稍斜,然后直下,铁制的卷梁上有展筒──筒状而作伸展状,且通天冠的额部有金博山──是用黄金制成山岳形的片状饰物,乃是仿照博山炉所做,其作用是企求与神仙相通的一种心理。通天冠与帝王的另一种礼冠「冕」,本来各为一物,互不相关,但是从南北朝以后的冕,往往由通天冠加延而成,称为「通冠平冕」,顶上的那块延,正好与天平,因此也称为「平天冠」、「平天冕」、「平顶冠」。
《分类字锦》:系冠(系冠)
释名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坠也
分类:系冠
《漢語大詞典》:游衣冠
汉 代制度,每月初一将 高帝 的衣冠从陵墓的宫殿中移到祭祀 高帝 的宗庙里去,谓之“游衣冠”。汉书·叔孙通传“陛下何自筑復道 高帝 寝,衣冠月出游 高庙 ”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月旦出 高帝 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谓从 高帝 陵寝出衣冠,游於 高庙 ,每月一为之, 汉 制则然。”
《漢語大詞典》:赞冠(贊冠)
谓在古代男子举行冠礼时,为之赞唱司仪。仪礼·士冠礼:“宿赞冠者一人亦如之。” 郑玄 注:“赞冠者,佐宾为冠事者。”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礼乐:“ 庄敬皇太子 冠, 徐公 阶 受命赞冠,甫成礼而暴疾薨。”
《分类字锦》:冠系
说文缨冠系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冠雀
即鹳雀。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鱼,飞集讲堂前。” 李贤 注:“冠,音贯,即鸛雀也。”
分類:鹳雀
《骈字类编》:冠倒
陆游 冠倒感发稀。
《漢語大詞典》:步摇冠
冠名。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冠襌纚,故行步则摇,以鸟羽作缨也。”晋书·慕容廆载记:“时 燕 代 多冠步摇冠, 莫护跋 见而好之,乃歛髮袭冠,诸部因呼之为 步摇 ,其后音讹,遂为 慕容 焉。”
分類:冠名
《漢語大詞典》:丧冠(喪冠)
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丧冠不緌。”
《漢語大詞典》:戎冠
武职的官帽。 宋 王安石 《贾魏公挽辞》之一:“儒服早紆丞相紱,戎冠再插侍中貂。”
分類:武职官帽
《分类字锦》:图冠(图冠)
马吉甫蝉赋饰鬓裁新样图冠有旧名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