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鳌背庭
 
冠山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5~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

例句

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孟郊 石淙之五

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 李群玉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 罗隐 寄窦泽处士二首之二

典故  
戴豸
 
神羊触
 
獬豸触邪
 
獬豸威
 
簪豸
  
拔豸
 
触豸
 
神羊角
 
獬豸姿
 
獬豸
 
豸冠
 
豸角

相关人物
楚文王

参考典故
豸角


《淮南子》卷九《主术训》
「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东汉·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
《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法冠〉~3667~
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胡广说曰:「春秋左氏传有南冠而絷者,则楚冠也。秦灭楚,以其君服赐执法近臣御史服之。」
《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兽部二·獬 豸〉~4085~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史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论衡校释》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洽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

例句

始效神羊触,俄随旅雁征。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吾宗戴豸冠,忽然入西京。 曹邺 寄监察从兄

我寝牛衣敝,君居豸角危。 罗隐 寄袁皓侍郎

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许棠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

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 司空曙 九日送人

圣代无邪触,空林獬豸归。 姚合 送李植侍御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孟郊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崔峒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戎昱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方看簪獬豸,俄叹絷騊駼。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乡中贺者唯争路,不识传呼獬豸威。 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今朝醉舞共乡老,不觉倾欹獬豸冠。 卢纶 春日喜雨奉和马侍中宴白楼

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罗隐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霜台欹冠豸,赖许往来频。 许棠 旅次滑台投献陆侍御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 许棠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

戴豸却驱鸡,东南上句溪。 许棠 送王侍御赴宣城

簪豸年何久,悬帆兴甚长。 郑谷 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

芙蓉寒艳镂冰姿,天朗灯深拔豸时。 鲍溶 和王璠侍御酬

典故   
易水萧萧
 
壮士悲歌
  
击筑长歌
 
寒风易水
 
壮士冲冠发
 
易水别
 
送客白衣冠
 
燕歌易酒
 
衣冠此日霜
 
长号易水
 
壮气惊寒水
 
白祫易水
 
荆轲悲歌
 
易水离魂
 
易水离人

相关人物
聂政
 
荆轲
 
燕丹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34~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伉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简释

燕丹客:喻勇士。唐骆宾王《送郑少府人辽共赋快客运从戎》:“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例句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李咸用 猛虎行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李白 少年行二首

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李白 发白马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李白 赠友人三首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邵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皎然 送韦秀才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贾岛 壮士吟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骆宾王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心知报恩处,对酒歌易水。 鲍溶 壮士行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鲍溶 秋思三首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齐己 剑客

典故
柏台冠豸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列传·朱博〉~3405~
初,汉兴袭秦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至武帝罢太尉,始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非有印绶官属也。及成帝时,何武为九卿,建言「古者民朴事约,国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其后上以问师安昌侯张禹,禹以为然。时曲阳侯王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而何武为御史大夫。于是上赐曲阳侯根大司马印绶,置官属,罢票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列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公官焉。议者多以为古今异制,汉自天下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职事难分明,无益于治乱。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
《淮南子》卷九〈主术训〉~303~
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汉·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
典故
汉主冠
 
斑皮作冠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东汉·应劭注:「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求盗者,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埽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

例句

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 李涉 头陀寺看竹

翠筠不乐湘娥泪,斑箨堪裁汉主冠。 王睿

典故   
重连城
 
冲冠发
  
相如璧
 
连城贵
 
全赵璧
  
回赵璧
 
头碎柱
  
抱璧还
 
酬赵璧
 
能回赵璧
 
头与璧俱还
 
邯郸玉
 
璧终全
 
蔺卿全璧
 
秦璧归
 
碎壁
 
先生令赵重
 
赵璧犹全
 
指图睨柱
  
睨柱吞赢
 
秦城未易
  
入贡全璧

相关人物
秦昭王
 
蔺相如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39~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閒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钟大理书〉~900~
近日南阳宗惠叔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当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猥以蒙鄙之姿,得睹希世之宝,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既有秦昭章台之观,而无蔺生诡夺之诳,嘉贶益腆,敢不钦承。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

例句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璧从全赵去,鹏自北溟抟。 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方干 送郑端公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李商隐 一片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李峤

誇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李白 古风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杨炯 夜送赵纵

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窦冀 怀素上人草书歌

因知君有用,高价伫连城。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韦嗣立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操南音
   
楚臣冠
 
南冠君子
 
钟仪囚
   
南冠相对
 
悲歌学楚囚
 
楚君子
 
楚囚哀
 
楚奏哀
  
楚地囚
 
楚琴悲
  
琴寄南音
 
伤楚奏
 
忘楚操
 
我囚向楚
 
钟仪琴
 
恋楚
 
南冠李戴
 
系钟仪
 
絷钟仪
 
钟仪楚音
 
钟仪恋楚
 
奏钟仪

相关人物
钟仪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成公·传九年〉~448~
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郑人使伯蠲行成。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简释

楚奏:指囚人,或喻对故国家园思念。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例句

不分开襟悲楚奏,愿言吹笛退胡兵。 储光羲 同张侍御宴北楼

楚奏絷钟仪,商歌劳宁戚。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刘驾 久客

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 戴叔伦 曾游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李涉 硖石遇赦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李涉 谢王连州送海阳图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李白 流夜郎闻酺不预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飗。 王昌龄 箜篌引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 卢照邻 赠李荣道士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骆宾王 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典故
贡禹冠
   
贡公弹
 
堕贡生贫
  
拂尘冠
 
弹汉吏冠
 
贡公弹冠
 
弹巾
 
王贡约
 
敝冠谭
 
尘冠不谭
 
贡公叹
 
王贡冠

相关人物
王吉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者吊祠云。」唐·颜师古注:「弹冠者,且入仕也。」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列传·萧望之·(子)萧育〉~3290~
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简释

贡公喜:庆贺他人做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例句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孟浩然 书怀贻京邑同好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岑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李冶 因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 李德裕 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同题名于庙壁仆射已为御史余尚布衣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

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弹冠声实贵,覆被渥恩偏。 沈东美 奉和苑舍人宿直晓玩新池寄南省友

栖迟未遇常鋾荐,邂逅宁弹贡禹冠。 牟融 有感二首之二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王维 酌酒与裴迪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卢照邻 早度分水岭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 窦群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

永怀宛洛游,曾是弹冠望。 赵冬曦 酬燕公出湖见寄

如今岁晏从羁滞,心喜弹冠事不赊。 邢群 郡中有怀寄上睦州员外杜十三兄

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韦应物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弹冠劳巧拙,结绶倦牵缠。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黄滔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远为嘉贶

典故
濯尘缨
 
濯沧浪
 
逢渔父
 
濯我缨
 
孺子歌
 
解尘缨
 
渔父笑
  
鼓枻歌
 
沧浪濯缨
  
思濯缨
 
濯沧浪缨
 
沧浪之水
 
渔父濯沧浪
  
缨濯
 
濯发沧浪
 
渔父足
 
尘缨欲濯
 
鼓枻翁
 
论浊清
  
沧浪未濯
 
净濯兰缨
 
值渔父
 
濯楚臣缨
 
濯冠巾

相关人物
屈原

参考典故
独醒人
 
餔啜糟醨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简释

沧浪:指归隐。唐贾岛《重酬姚少府》:“沧浪余将还,知音激所习。”


例句

濯缨易为水,何必泛沧浪。 于濆 感怀

青枫江上沧浪吟,白月宫中鹦鹉林。 储光羲 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刘商 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自怜生计事悠悠,浩渺沧浪一钓舟。 刘沧 罢华原尉上座主尚书

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刘沧 与重幽上人话旧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 赠颛顼山人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沧 题王校书山斋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刘长卿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刘长卿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刘长卿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澄流可濯缨,严子但垂纶。 刘驾 钓台怀古

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司马扎 沧浪峡

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 司马扎 沧浪峡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 司马扎 漾陂晚望

空怜濯缨处,阶下水潺潺。 司马扎 题清上人

御猎思投钓,渔歌好濯缨。 吕牧 泾渭扬清烛

玄成知必大,宁是泛沧浪。 严维 送李秘书往儋州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 寻梅道士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清浊俱莫追,何须骂沧浪。 孟郊 吊卢殷

晓碧流视听,夕清濯衣袍。 孟郊 立德新居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孙逖 和登会稽山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岑参 上嘉州表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

何必濯沧浪,不能钓严滩。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常建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

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常建 湖中晚霁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常建 渔浦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常建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张九龄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渔父置词相借问,郎官能赋许依投。 张南史 酬张二仓曹杨子闲居见寄兼呈韩郎中左补阙皇甫冉

濯缨何处去,鉴物自堪妍。 张聿 圆灵水镜

沧浪者谁子,一曲醉中听。 戴叔伦 偶成

荷衣尘不染,何用濯沧浪。 戴叔伦 春江独钓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 李乂 钱唐州高使君赴任

缨尘徒自满,欲濯待清波。 李咸用 自愧

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舴艋舟

兰桡思无限,为感濯缨歌。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东溪

濯缨闲更入,漱齿渴仍吞。 李敬方 题黄山汤院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李白 沐浴子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李白 笑歌行

涉雪搴紫芳,濯缨想清波。 李白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李白 送储邕之武昌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李白 酬崔五郎中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鹏鴳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隐居

濯足岂长往,一樽聊可依。 李颀 东京寄万楚

逍遥每尽日,谁识爱沧浪。 李频 陕州题河上亭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 杜牧 渔父

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杜牧 贻迁客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杜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 杜甫 回棹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杜甫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杜甫 解闷十二首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杜甫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柳宗元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哲士务缨弁,鄙夫恋蓬藜。终当税尘驾,盥濯依春溪。 权德舆 晓发武阳馆即事书情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无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之三

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白居易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皇甫冉 归渡洛水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皎然 访朱放山人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皎然 访陆处士羽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窦群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缨。 薛能 题汉州西湖

愿言随狎鸟,从此濯吾缨。 苏颋 题寿安王主簿池馆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褚载 南徐晚望

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许浑 宣城赠萧兵曹

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谈戭 清溪馆作

沧浪愚将还,知音激所习。 贾岛 重酬姚少府

枕席相远游,聊欲浮沧浪。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赵冬曦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郑常 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

渼陂水色澄于镜,何必沧浪始濯缨。 郑谷 郊墅

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 钱起 避暑纳凉

去名即栖遁,何必归沧浪。 钱起 闲居寄包何

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怀一百韵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韦庄 题颖源庙

濯缨起江湖,缀佩杂兰麝。 韩愈 县斋有怀

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骆宾王 夏日游目聊作

乱世难逸迹,乘流拟濯缨。 齐己 湘中感怀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缨。 齐己 秋江

典故
欹帽
 
帽侧
 
欹冠
 
侧帽檐
 
醉帽斜
 
帽檐欹
 
乌帽侧
 
巾欹
 
欹乌帽
 
纱帽侧
 
乌帽欹斜
 
角巾欹
 
席帽斜
 
欹乌纱
 
欹短发
 
欹纱帽
 
独孤侧帽
 
轻风侧帽
 
欹巾冠
  
帽欹歌
 
斜帽欹
 
欹客帽

相关人物
独孤信


《北史》卷六十一〈独孤信列传〉~270~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周文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震邻国。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简释

侧帽:喻行止潇洒。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例句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李商隐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典故
佩陆离
 
高冠长剑
 
长佩高冠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6~
高余冠之岌岌兮,岌岌,高貌。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东汉·王逸注:「陆离,犹嵾嵯,众貌也。言己怀德不用,复高我之冠,长我之佩,尊其威仪,整其服饰,以异于众也。」
典故
挂冠神武
  
衣冠挂神武
 
神武衣冠
 
挂神武冠
 
衣冠神武门
 
挂衣冠神武
 
一冠神武悬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897~
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典故 
挂朝衣
   
尘冠挂
 
挂冠服
 
挂两梁冠
 
挂触邪冠
 
挂冠裂冕
 
挂冠侣
 
挂冠贞白
 
逢萌解冠
 
挂官辞朝
 
华阳挂冠

相关人物
逢萌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八〈虫豸部五·蜘蛛〉~4339~2~
《金楼子》:「楚国龚舍初随楚王朝,宿未央宫,见蜘蛛焉。有赤蜘蛛大如栗,四面萦罗网,有虫触之而死者,退而不能得出焉。舍乃叹曰:『吾生亦如是耳,仕宦者人之网罗也,岂可淹岁。』于是挂冠而退。时人笑之,谓舍为蜘蛛之隐。」
《后汉书》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胡广〉~504~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于屠肆之閒。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逢萌〉~2759~
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简释

挂冠:咏辞官归隐,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例句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丘丹 经湛长史草堂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储嗣宗 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挂却衣冠披薜荔,世人应是笑狂愚。 刘商 寄李辅

名在仪曹籍,何人肯挂冠。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仍山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孟浩然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处士

君子满清朝,小人思挂冠。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 与高适薜据登恩寺浮图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张说 杂诗四首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施肩吾 玩友人庭竹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李林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李白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

有计冠终挂,无才笔谩提。 杜牧 朱坡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杜牧 裁竹

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杜牧 送故人归山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惆怅都南挂冠吏,无人解向此山居。 杨鸿 晴望九华山

即事遂幽赏,何心挂儒冠。 权德舆 新安江路

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泰系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白居易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白居易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许浑 病中二首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典故
侈前冠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新修滕王阁记〉~5635~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倘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禦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典故
笑绝缨
 
冠缨绝
 
仰天大笑冠簪落
 
缨索绝
 
大笑绝缨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8~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漢語大詞典》:冠豸
(1).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 唐 白居易 《见萧侍御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臺中 萧侍御 ,心与鸿鹤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驄。” 明 方孝孺 《张文敏画像赞》:“使之正色立朝,簪笔冠豸,庸邪当破胆而潜遁。”
(2).指担任御史之类的官吏。 唐 孟郊 《寄院中诸公》诗:“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
《國語辭典》:獬豸冠  拼音:xiè zhì guān
古代执法的人所戴的礼帽。《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唐。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漢語大詞典》:触邪(觸邪)
(1).谓辨触奸邪。古代传说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触不正者。晋书·束晳传:“朝养触邪之兽,庭有指佞之草。”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臣职在触邪,不胜其愤,谨録奏闻,伏候勑旨。”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幼海议本》:“青琐初开散御香,掀髯长笑入朝阳,触邪自信有神羊。” 清 方文 《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触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
(2).即触邪冠。 唐 苏颋 《同饯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诗:“旗合无邀正,冠危有触邪。” 清 金义植 《怀高武康侍御军台》诗:“身讶新擐甲,冠为旧触邪。”参见“ 触邪冠 ”。
《漢語大詞典》:触邪冠(觸邪冠)
即獬豸冠。神兽獬豸,能触奸邪。古代为法冠之饰。 唐 刘长卿 《爪洲驿饯张侍御》诗:“风生趋府步,笔偃触邪冠。”参见“ 獬豸冠 ”。
《漢語大詞典》:悲歌击筑(悲歌擊筑)
战国 时, 荆轲 受 燕 太子丹 托付,入 秦 刺 秦王 ,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 易水 , 高渐离 击筑, 荆轲 歌“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登车不顾而去。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悲歌击筑”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宋 陆游 《老将》诗:“百战西归变姓名,悲歌击筑醉 湖城 。”亦作“ 悲歌易水 ”。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霁饮人境庐时闻和局将定〉诗韵》之二:“悲歌 易水 无豪侠,买骨 金臺 有钝駑。”
《国语辞典》:易水寒  拼音:yì shuǐ hán
戏曲剧目。明叶宪祖作。内容描述荆轲刺秦王的事迹,以《史记》为蓝本,剧末改写荆轲谋刺成功,遇到王子晋点化成仙而去。
《國語辭典》:易水歌  拼音:yì shuǐ gē
战国时荆轲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别,临别时荆轲慷慨所唱的歌。《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漢語大詞典》:发冲冠(髮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诗:“ 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漢語大詞典》:全璧
比喻完整而无缺损的东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缘其书目,广求之,始为全璧,未可为此刻误也。”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然拜读原诗,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國語辭典》:完璧归赵(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蔺相如奉使秦国,交涉以和氏璧换取秦城时,识破秦国讹诈,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赵国。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物归原主。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一五出:「再休思重会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完璧归赵也。」也作「归赵」、「原璧归赵」。
《國語辭典》:怒发冲冠(怒髮衝冠)  拼音:nù fǎ chōng guān
盛怒的样子。《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也作「发上冲冠」、「发踊冲冠」、「冲冠发怒」。
《漢語大詞典》:赵璧(趙璧)
见“ 赵氏璧 ”。
《漢語大詞典》:赵氏璧(趙氏璧)
亦作“ 赵王璧 ”。 和氏 璧的别称。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自山中所得宝玉。 战国 时,为 赵惠文王 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 秦昭王 曾恃强遗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蔺相如 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 赵 。“赵氏璧”遂以著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夸作天下珍,却哂 赵王 璧。” 清 孙枝蔚 《旅兴》诗:“贵若 赵氏 璧,富若 猗顿 囷。”亦省称“ 赵璧 ”。 唐 方干 《送陈端公》诗:“ 随 珠此去方酬德, 赵 璧当时误指瑕。”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篇终有意责 赵 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明 沈鲸《双珠记·珠传女信》:“看此物既着神奇,如 赵 璧有完期。”
《國語辭典》:连城(連城)  拼音:lián chéng
1.并列相连的城。《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汉兴,大封诸侯王,连城数十。」
2.比喻物品贵重。如:「价值连城」。
3.县名。参见「连城县」条。
《漢語大詞典》:连城价(連城價)
价值连城。形容珍贵难得。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明 徐复祚《红梨记·诉衷》:“那解元风雅连城价,谱鸳鸯无端輳咱。”参见“ 连城璧 ”。
分類:珍贵难得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漢語大詞典》:连城玉(連城玉)
见“ 连城璧 ”。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國語辭典》:南冠  拼音:nán guān
1.泛指南方人。隋。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2.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唐。骆宾王 在狱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国语辞典》:南冠楚囚  拼音:nán guān chǔ qiú
南冠,南方楚人的头冠,借指囚犯。春秋时,楚人钟仪戴著故乡南国的帽子被囚。典出《左传。成公九年》。后比喻为被羁囚的人不忘故国衣冠。唐。赵嘏〈长安晚秋〉诗:「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分类:南方囚犯
《國語辭典》:南音  拼音:nán yīn
1.泛指南方的音乐或口音。《文选。张衡。南都赋》:「帝王臧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文选。左思。吴都赋》:「登东歌,操南音。」
2.一种曲艺。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鱼书、龙舟歌为基础,吸收扬州弹词等曲种的音乐发展而成。有百年历史,以清唱为主。唱词多七字句,格律严谨,唱腔悠扬婉转,旋律优美。传统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國語辭典》:楚囚  拼音:chǔ qiú
泛指囚犯、战俘。参见「南冠楚囚」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宋。文天祥正气歌〉:「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漢語大詞典》:楚怀(楚懷)
(1).指 战国 楚怀王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 殷 后乱天纪, 楚怀 亦已昏…… 比干 諫而死, 屈平 窜 湘 源。” 唐 白居易 《偶然》诗之一:“ 楚怀 邪乱 灵均 直,放弃合宜何惻惻!”
(2).谓对 楚国 的怀念。借指怀乡之情。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楚 怀奏 钟仪 , 越 吟比 庄舃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参见“ 楚奏 ”。
《漢語大詞典》:楚奏
左传·成公九年载, 楚 锺仪 被俘,囚于 晋 。 晋侯 命 仪 奏琴, 仪 操南音。 晋 大臣 范文子 说, 锺仪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 楚 地音乐,寓思乡怀旧之意。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寃痛,谁怜 楚 奏哀!” 明 高启 《师山周君客濠上思归未得因画旧隐图求予赋诗》:“几年留客舍,千里念家山…… 楚 奏无穷意,相忘赖此间。”
《國語辭典》:弹冠(彈冠)  拼音:tán guān
1.弹除帽子上的灰尘。《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晋。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2.整理帽冠。语出《汉书。卷七二。王贡两龚鲍传。王吉》:「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比喻准备出仕做官。《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杨俊》:「自初弹冠,所历垂化。」
《國語辭典》:弹冠相庆(彈冠相慶)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汉王吉与贡禹为好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表示两人在仕途上同进退。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后因用以指一人当了官,而他的亲朋好友也将有官可做而互相庆贺。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弹冠相庆浑难已。」亦用于指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宋。苏洵 管仲论:「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漢語大詞典》:贡公喜(貢公喜)
谓 汉 贡禹 为 王吉 (字 子阳 )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 王阳 登则 贡公 喜, 罕生 逝而 国子 悲。” 李善 注:“良朋之道,情同休戚,故 贡禹 喜 王阳 之登朝, 子产 悲 子皮 之永逝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 贡公 喜,难甘 原宪 贫。”亦省作“ 贡喜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病疾缠。”
《國語辭典》:贡禹弹冠(貢禹彈冠)  拼音:gòng yǔ tán guān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贡禹弹冠指汉朝贡禹和王吉为友,当王吉为官时,贡禹亦出仕相佐,所以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典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比喻乐于辅佐政治意念相同的人。唐。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郑东之兼益王府长史制:「有爰丝正席之忠,以柬之取舍俟时,有贡禹弹冠之操,皆行不苟合。」
《國語辭典》:沧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晋。陆机塘上行〉:「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2.汉水。《书经。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國語辭典》:渔父(漁父)  拼音:yú fǔ
1.年老的渔夫。《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唐。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2.庄子杂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则道存。
3.《楚辞》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忧愁叹吟,遇避世渔父,假设问答以寄意。
《國語辭典》:濯缨(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脚。语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后比喻除去世间尘埃,以保持高洁品格。《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唐。杜甫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分類:清除
《國語辭典》:侧帽(側帽)  拼音:cè mào
斜戴著帽。《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宋。陆游 早行诗:「凭鞭寻断梦,侧帽受微凉。」
《漢語大詞典》:神武挂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 十年,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钓之间,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挂冠、 华 顶高眠之间,而兄亦不受。”
《漢語大詞典》:冠挂
谓帽子被东西钩去。《淮南子·原道训》:“ 禹 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汉 崔駰 《达旨》:“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分類:帽子东西
《國語辭典》: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國語辭典》:挂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汉王莽杀子,逢萌以为祸将累人,乃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逢萌》。后比喻辞官。《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杜京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宋。欧阳修 送襄陵令李君诗:「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也作「挂冠」、「挂衣冠」。
《國語辭典》:挂衣冠  拼音:guà yī guān
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金。王寂〈日暮倚杖水边〉诗:「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國語辭典》: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國語辭典》:挂冠(掛冠)  拼音:guà guān
汉王莽杀子,逢萌以为祸将累人,乃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逢萌》。后比喻辞官。《南齐书。卷五四。高逸列传。杜京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宋。欧阳修 送襄陵令李君诗:「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儒林外史》第八回:「看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也作「挂冠」、「挂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