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耕地放领(耕地放领)  拼音:gēng dì fàng lǐng
政府所实施的农地政策,将公有耕地或由徵收而来的私有耕地出售与农民的措施。
《国语辞典》: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拼音:nóng yè xiàn dài huà
为加速农业发展所施行的政策,包括农业科学化、农业商品化、耕作机械化、农民组织化等。
《国语辞典》: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拼音:gǔ guì è nóng,gǔ jiàn shāng nóng
(谚语)粮价过高和过低都会伤害农民。《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冯道传》:「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因诵文士聂夷中田家诗,其言近而易晓。」
《国语辞典》:糊突神  拼音:hú tú shén
山西农民为祈求免于雹灾所祭拜的神祇。
《國語辭典》:自耕农(自耕農)  拼音:zì gēng nóng
耕地全部为耕作者自有自耕的农民。
《国语辞典》:米勒  拼音:mǐ lè
Jean Francois Millet
人名。(西元1814~1875)十九世纪时,以法国农民画家闻名于世。毕生过著贫穷的生活,住在巴比逊,与科洛一起写生,善画乡村风景与田园生活等,是巴比逊派的一员。代表作有〈晚钟〉、〈拾穗〉等。
《国语辞典》:产地价格(产地价格)  拼音:chǎn dì jià gé
农民在产地市场出售产品所卖的价格,此价格与农民关系最为密切。
《国语辞典》:末子堆  拼音:mò zi duī
北方农民利用冬天农閒时,将河边或坑道旁的泥土挖起堆在门口,称为「末子堆」。等春天或秋天时和著粪散到地里。如:「在冬天没事时,我总是和其他小朋友,跳上末子堆上玩耍。」
《国语辞典》:屯田制  拼音:tún tián zhì
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徵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分军屯、民屯、商屯。《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漢語大詞典》:封建地租
封建地主依靠土地所有权剥削农民的基本形式。在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以各种形式交给完全没有或很少有土地的农民耕种,并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收取地租,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和一部分必要劳动。有三种基本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國語辭典》:封建制度  拼音: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时代土地皆为天子所有,天子将它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家臣、农民、农奴。如此各阶层递相隶属的社会关系,称为「封建制度」。
《漢語大詞典》:工农联盟(工農聯盟)
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在我国,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我们胜利的获得,是依靠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并且广泛地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耕田队(耕田隊)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区域农民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所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很多的地方组织了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以调剂农村中的劳动力。”
《漢語大詞典》:耕者有其田
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的一种主张。 孙中山 晚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耕者有其田’,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
《漢語大詞典》: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