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4
词典
1
分类词汇
63
共6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毛贼
李闯
东海公
赤绿
黑犊
香军
张献忠
发捻
获索
豪贼
白贼
八大王
铜马军
白甲军
平林兵
《國語辭典》:
毛贼(毛賊)
拼音:
máo zéi
小贼、小盗。如:「这几个毛贼行径大胆,光天化日又偷又抢。」《西游记》第一四回:「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包勇一见生气,道:『这些毛贼!敢来和我斗斗!』」
分類:
盗贼
封建
建统
统治者
称呼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军
《漢語大詞典》:
李闯(李闖)
指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 。 蔡东藩
《明史演义》
第九八回:“ 李闯 为乱十餘年,忽盛忽衰。”
分類:
农民起义
领袖
李自成
《漢語大詞典》:
东海公(東海公)
(1).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
《
旧唐书·窦建德传
》
:“ 士达 自称 东海公 ,以 建德 为司兵。”
(2). 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 钱仲联
《黄公度先生年谱》
:“ 黄先生 遵宪 ,字 公度 ,别署 观日道人 、 东海公 ……”
分類:
诗人
农民起义
军将
将领
自称
《漢語大詞典》:
赤绿(赤緑)
西汉 末年农民起义军“赤眉”、“绿林”的并称。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
:“德深九世,亦来赤緑之羣。”
分類:
末年
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
黑犊(黑犢)
(1).古代博戏。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五子皆黑者为卢,胜采;二雉三黑为雉,次胜采;二犊三白为犊,又次,“黑犊”即指此。
《
晋书·刘毅传
》
:“后於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餘人并黑犊以还,唯 刘裕 及 毅 在后。”参阅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
(2). 西汉 末称号为“青犊”的农民起义军。后亦泛指农民起义军。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
:“因之青袍入殿,外朝不抱乌号;黑犊惊鑾,后苑惟啼苦竹。”
分類:
博戏
木制
骰子
五枚
农民起义
两面
《漢語大詞典》:
香军(香軍)
元 末 韩山童 、 刘福通 等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武装。以红巾为号,时皆谓之“红军”。因其烧香拜佛,亦称“ 香军 ”。参阅
《
明史·韩林儿传
》
。
分類:
宗教
组织
农民起义
武装
《國語辭典》:
张献忠(張獻忠)
拼音:
zhāng xiàn zhōng
人名。明朝末年延安府(治今陕西肤施县)人,生卒年不详。阴谋多智。崇祯年间占据武昌,攻陷成都,僭号称大西国王,所过之处屠杀惨烈,后为清军所杀。
分類:
农民起义
领袖
《漢語大詞典》:
发捻(髮捻)
旧时对 太平天囯 与北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八:“自顷髮捻交訌,中原兵火,故家旧籍,强半散亡。”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
:“嗣因髮捻肇衅,餉需浩繁,始议推广捐例。” 清
沈葆桢
《复奏洋务事宜疏》
:“髮捻事起,各省无不捨兵而募勇。” 胡绳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第一章引
《
筹办夷务始末
》
:“就今日之势论之,髮捻交乘,心腹之害也。”注“‘髮’指 太平天囯 ,‘捻’为其时在北方与 太平天囯 呼应的农民起义组织。”
分類:
太平天国
北方
农民起义
称呼
《漢語大詞典》:
获索(獲索)
西汉 末年一支北方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
东观汉记·吴汉传
》
:“﹝ 汉 与诸部将﹞遂鼓而进……讨 富平 、 获索 二贼於 平原 。”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 铜马 …… 获索 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 李贤 注:“诸贼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彊盛为号。”
分類:
末年
北方
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
豪贼(豪賊)
(1).势力强大的盗贼。
(2).蔑称农民起义人物。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
:“自 宣和 失驭,天下安土乐业之民皆化为盗贼……积四年,平豪贼百七十部。”
分類:
势力
力强
农民起义
强大
盗贼
人物
《漢語大詞典》:
白贼(白賊)
(1). 东晋 时 秦 人对 鲜卑 人的蔑称。
《
宋书·张畅传
》
:“ 孝伯 曰:‘亦知有水路,似为白贼所断。’”
(2). 南朝 齐 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
分類:
统治者
农民起义
鲜卑
《漢語大詞典》:
八大王
(1). 宋太宗 第八子 周王 赵元俨 ,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宋
王辟之
《
渑水燕谈录·杂录
》
:“王( 赵元儼 )性严毅,威望著於天下,士民识与不识,呼之曰‘八大王’,犬戎尤惮之。”后小说戏曲中多称“八贤王”。参阅
《
宋史·周王元俨传
》
。
(2).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献忠 自称。
《
明史·张献忠传
》
:“ 献忠 以 米脂 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
分類:
宋太宗
农民起义
八子
领袖
自称
刚毅
威望
《漢語大詞典》:
铜马军(銅馬軍)
新莽 末年 河北 的农民起义军。当时 河北 起义军有 铜马 、 大肜 、 高湖 、 重连 、 铁胫 、 大抢 、 尤来 、 上江 、 青犊 、 五校 、 檀乡 、 五幡 、 五楼 、 富平 、 获索 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 铜马 军为最强大,领袖有 东山荒秃 、 上淮况 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 刘秀 陆续击破, 铜马 部众多被收编。后来 铜马 、 青犊 、 尤来 馀众共立 孙登 为帝。不久失败。
分類:
末年
河北
农民起义
当时
新朝
《漢語大詞典》:
白甲军(白甲軍)
五代 时 淮南 农民起义军。
《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
:“﹝将帅﹞视民如莫芥,民皆失望,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 宋
陆游
《南唐书·后主纪》
:“民间又有自相率拒敌,以纸为甲、农器为兵者,号白甲军。”
分類:
淮南
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
平林兵
新莽 末年 绿林 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 陈牧 、 廖湛 为首。 新莽 地皇 三年(公元22年),他们聚众千余人响应 新市 兵,在 平林 (今 湖北 随县 东北)起义,称“平林兵”。同年与本属 绿林 军的 新市 、 下江 兵会合。
分類:
末年
绿林
农民起义
新朝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