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65,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页
李仕衡( 士衡 字 天均、天钧 )
钱若水(字 澹成、长卿 宣靖 驳司 )
李昭述(字 仲祖 恪 )
王承衎(字 希悦 )
李继捧(别称 赵保忠 西平王 )
王子舆(字 希孟 )
王钦若(字 定国 文穆 冀国公 )
李继和(字 周叔 )
王承衍(字 希甫 恭肃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陈从易(字 简夫 )
李允正(字 修己 )
刘若虚(字 叔扬 )
陈尧咨(字 嘉谟 号 小由基 康肃 )
其它辞典(续上)
马知节(字 子元 正惠 )李仕衡( 士衡 字 天均、天钧 )
钱若水(字 澹成、长卿 宣靖 驳司 )
李昭述(字 仲祖 恪 )
王承衎(字 希悦 )
李继捧(别称 赵保忠 西平王 )
王子舆(字 希孟 )
王钦若(字 定国 文穆 冀国公 )
李继和(字 周叔 )
王承衍(字 希甫 恭肃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陈从易(字 简夫 )
李允正(字 修己 )
刘若虚(字 叔扬 )
陈尧咨(字 嘉谟 号 小由基 康肃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9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子元。马全义子。太宗时以荫补官。历知梓州,镇压李顺起事。除益、汉九州都巡检使、内园使,平刘旰起事。真宗时累除枢密副使,遇事敢言,鄙视枢密使王钦若,每廷议辄面诋之。后拜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知贝州兼部署。卒谥正惠。全宋诗
马知节(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东都事略》卷四三本传)。太宗时,以荫补供奉官,监彭州兵马。历知数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擢签书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出为颍州防御使,知潞州。天禧元年(一○一七),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明年罢,除彰德军留后、知贝州。三年卒,年六十五。谥正惠。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七八有传。全宋文·卷一六三
马知节(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幽州蓟(今北京市)人。太宗时以父全义荫补供奉官。累迁西京作坊使、西上閤门使,历知定远军、深、庆、梓、秦、益、延等州。景德中徙知定州,拜东上閤门使、枢密都承旨,擢拜签书枢密院事。大中祥符七年出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未几卒,年六十五。谥正惠。《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1032 【介绍】: 名或作士衡。宋秦州成纪人,徙居京兆府,字天均。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真宗时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司财赋二十年,善理财,所至有余羡。官河北时,春时预付民户帛钱,入夏民输帛于官,足给军需,而广行于诸路。仁宗拜为尚书左丞。然性贪,积家资累巨万。受其婿曹利用牵连降官。全宋文·卷一六九
李士衡(九五九——一○三二),或作仕衡,字天钧,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后家京兆。第进士,调鄠县主簿,徙知彭山县。寇准荐其才,通判邠州,徙知剑州。咸平三年春王均称乱益州,士衡招降千馀人,击杀数千。累迁度支员外郎,判三司盐铁勾院,历荆湖北路、陕西转运使、知益州、河北都转运使、权知天雄军、知青州,入为三司使。仁宗初拜尚书左丞,知陈州、颍州。前后管计事二十年,官终左卫大将军。天圣十年卒,年七十四,《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03 【介绍】: 宋河南新安人,字澹成,一字长卿。太宗雍熙二年进士。淳化初,以文学高第召试,擢秘书丞、直史馆。历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审官院。至道初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奉诏修《太宗实录》,重修《太祖实录》。从幸大名,陈御敌安边之策。后拜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雅善谈论,尤轻财好施,所至称治。卒谥宣靖。有集。全宋诗
钱若水(九六○~一○○三),字澹成,一字长卿,新安(今属河南)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淳化初,直史馆。三年(九九二),为翰林学士(《武夷新集》卷九《钱公墓志铭》)。至道元年(九九五),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改判集贤院事,修《太宗实录》。俄知开封府。咸平四年(一○○一),知天雄军(《北宋经抚年表》)。五年,巡抚陕西。还,迁并代经略使,知并州。六年卒,年四十四。谥宣靖。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六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一七二
钱若水(九六○——一○○三),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今河南新安)人。雍熙二年进士。释褐同州观察推官。淳化初以寇准荐,召试翰林,擢秘书丞、直史馆,迁右正言,知制诰,进翰林学士,知审官院、银台通进封驳司。至道初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又以本官充集贤院学士、判院事。俄奉诏修《太宗实录》。历判吏部流内铨、知开封府、知天雄军兼兵马部署、邓州观察使、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咸平六年卒,年四十四。有文集二十卷。所修《太宗皇帝实录》,今存残本。《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59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哗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全宋诗
李昭述(?~一○五九),字仲祖,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赐进士出身,累迁开封府推官。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知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迁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康定元年(一○四○)徙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二八)。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枢密直学士。历知成德军、秦州、真定府、郑州。入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仁宗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谥恪。《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昭述(九六一——一○五九),字仲祖,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宗谔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外郎、开封推官,出知常州,迁三司度支判官。历知潭州、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陕西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河北都转运使、陕西都转运使等。官至尚书右丞。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谥恪。见胡宿《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六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0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希悦。王承衍弟。太祖开宝中授闲厩使,太宗太平兴国中出监徐州军。历知潭州、澶州、延州、代州、并州、天雄军,官终左武卫大将军、知寿州。颇涉学,喜为诗,晓音律,多与士大夫游。全宋诗
王承衎(九六一~一○○九),字希悦,其先辽西人,徙家洛阳(今属河南)。审琦子。太宗太平兴国中监徐州军。真宗咸平中相继知延、代、并三州。景德中知天雄军。大中祥符元年(一○○八)知寿州。二年卒,年四十九。有集,已佚。《宋史》卷二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04 【介绍】: 宋党项人,李继筠弟。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继筠卒,嗣为留后。李氏自唐末世袭夏、绥、银、宥四州。以家族矛盾,于太平兴国七年,纳土内迁,入居京师。授彰德军节度使。端拱元年(988),太宗以其族弟继迁联辽反宋,因赐继捧姓名赵保忠,使回夏州,仍任定难节度使。淳化二年,降辽,受辽封为西平王,恢复原姓名。五年,宋兵破夏州,被俘。卒于开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2 【介绍】: 宋密州莒县人,字希孟。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北海主簿,累官江、淮、两浙制置茶盐。真宗即位,迁殿中侍御史。咸平三年,兼充淮南转运使。精于吏事,久掌茶盐漕运,裁量经制,公私便之。后召拜右谏议大夫、户部使,卒。全宋文·卷一三九
王子舆(?——一○○二),字希孟,密州莒(今山东莒县)人。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历知临海县、光禄寺丞、江淮两浙制置茶盐。真宗朝,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兼充淮南转运使。子舆久掌茶盐漕运,周知其中利害,裁量经制,公私便之。后拜右谏议大夫、户部使。咸平五年二月卒。《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5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定国。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真宗咸平初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建言放逋负一千余万、释系囚三千余人。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为参知政事。景德元年契丹入侵,密请真宗赴金陵,为寇准所阻。累表罢职。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揽功委过。大中祥符中,承密旨造天书,献符瑞,以天书仪卫副使从封泰山,祀汾阴。累迁吏部尚书,加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加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天圣元年再相。智数过人,奸邪险伪,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交结,时谓之“五鬼”。卒谥文穆。有《卤簿记》、《圣祖事迹》等。全宋诗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文庄集》卷二八《王公行状》),为亳州防御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学士(《同上》)。四年,参知政事(《学士年表》),加给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仆射(《东都事略》卷四九本传)。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复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国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庄集》卷二九《王公墓志铭》)。谥文穆。《宋史》卷二八三有传。今录诗四首。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钦若(962~1025) 北宋官员。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淳化三年(992)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山南东道(治所湖北襄阳)节度使等职。宋真宗时期两度出为宰相,人称为“瘿相”,是主和势力代表。追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主持编纂《册府元龟》。《宋史·王钦若传》载王钦若出生于黄鹤楼:“父仲华,侍祖郁官鄂州。会江水暴至,徙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楼上若有光景,是夕,钦若生。”全宋文·卷一九一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三年进士甲科,为亳州防御推官。召试学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南下,密请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提举河北转运司,又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间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力主封泰山,祀汾阴。历礼、户、吏三部尚书,天禧元年迁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出判杭州。仁宗时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进司徒,封冀国公,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领修《册府元龟》及道书,撰《翊圣保德真君传》二卷(存)、《先天记》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等。《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0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周叔。李处耘子。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真宗咸平中,筑镇戎军城,知其军。领平州刺史,兼泾、原、仪、渭钤辖。咸平五年,杀卫埋族于天麻川,陇山外诸族皆恐惧内附。习武艺,颇知书,好谈方略,然御下甚严酷。全宋文·卷一九五
李继和(九六三——一○○八),字周叔,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继隆弟。少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淳化后,常从继隆至边,每令入奏机事。咸平中领平州刺史,兼泾原仪渭钤辖。咸平五年,领兵杀卫埋族于天麻川。六年,出为并代钤辖。终端州防御使,大中祥符元年卒,年四十六。《宋史》卷二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希甫。王审琦子。尚太祖女昭庆公主。太宗雍熙中知天雄军,会契丹入侵,候骑至冀州,城中大恐。时值上元节,承衍令张灯设乐,与宾佐宴游达旦,众赖以安。端拱初再知天雄军,吏民千余诣监军求为本道节帅,诏褒之。真宗即位,为护国军节度,加检校太尉。卒年五十二。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31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简夫。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由彭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历知虔州、广州,在广三年,以德清闻。博学强记,文风质朴,仁宗时与杨大雅并为知制诰,时称“杨陈”。官终知杭州。有《泉山集》、《西清奏议》。全宋诗
陈从易(?~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为岚、彭二州军事推官。召为秘书省著作佐郎,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虔州。真宗乾兴元年(一○二二),为湖南转运使。仁宗天圣初,徙知荆南、广州。六年(一○二八),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八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九年,卒(《咸淳临安志》卷四六)。有《泉山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二七三
陈从易(九七二——一○三一),字简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端拱二年进士及第,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平王均乱有功,召为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迁太常博士,出知邵武军。预修《册府元龟》,改监察御史。迁御史,改刑部员外郎、直使馆、知虔州。天禧中,降工部员外郎。出为湖南转运使,徙知荆南,擢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天圣七年,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次年兼史馆修撰,迁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明年卒,年六十。所著有《泉山集》二十卷、《中书制稿》五卷、《西清奏议》三卷。《宋史》卷三○○有传。又见《乾道临安志》卷三,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并州孟县人,字修己。李谦溥次子。以荫补供奉官。太宗太平兴国中,掌左藏库,屡得升殿奏事。真宗初进秩东上閤门使,历知镇、莫二州,为并代马步军钤辖。大中祥符间,为鄜延部署,领河州团练使,徙知永兴军。性严毅,好疏财,喜自修饬。累典边任,多杀戮。卒年五十一。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允正(九六一——一○一一),字修己,并州盂县(山西盂县)人,谦溥次子。以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中,掌左藏库。雍熙中,与张平同掌三班,俄为閤门祗候。四年,迁閤门通事舍人。淳化中,命讨戎、泸州叛蛮,迁西上閤门副使。咸平初,使西蜀询访民事,还,进秩东上閤门使,历知镇、莫等州。大中祥符四年,徙知永兴军,卒,年五十一。见《宋史》卷二七三本传,《北宋经抚年表》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0—1019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叔扬。真宗咸平五年进士。以大理评事历屯田员外郎,知邵武军。事亲以孝闻。丁谓为相,闻其名,欲见之,若虚终辞不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嘉谟。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正言、知制诰。以事贬,寻复。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疏龙首渠注长安城。性刚戾,数被挫。为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拜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自号小由基。卒谥康肃,改康端。全宋诗
陈尧咨(九七○~?)(生年据《东轩笔录》卷一四),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擢右正言、知制诰。历知光、开封、永兴、邓、秦、同、天雄、郓、河阳、澶等州府。卒赠太尉,谥康肃。《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