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65,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82 83 84 85 下一页
王嗣宗(字 希阮 号 中陵子 景庄 )
王昭远(号 铁山 惠和 )
符昭愿(字 致恭 )
高保寅(字 齐巽 )
魏咸信(字 国宝 )
雷有终(字 道成 )
向敏中( 燕王 字 常之 文简 )
钱惟治( 彭城郡王 )
李继隆(字 霸图 忠武 )
赵德昭( 燕王、武功郡王、魏王 字 日新 懿 )
孙全照(字 继明 )
石保吉(字 祐之 庄武 )
赵昌言(字 仲谟、幼谟 景肃 )
陈若拙(字 敏之 )
其它辞典(续上)
温仲舒(字 秉阳 恭肃 )王嗣宗(字 希阮 号 中陵子 景庄 )
王昭远(号 铁山 惠和 )
符昭愿(字 致恭 )
高保寅(字 齐巽 )
魏咸信(字 国宝 )
雷有终(字 道成 )
向敏中( 燕王 字 常之 文简 )
钱惟治( 彭城郡王 )
李继隆(字 霸图 忠武 )
赵德昭( 燕王、武功郡王、魏王 字 日新 懿 )
孙全照(字 继明 )
石保吉(字 祐之 庄武 )
赵昌言(字 仲谟、幼谟 景肃 )
陈若拙(字 敏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宋河南人,字秉阳。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吉州。端拱中迁枢密直学士。淳化二年拜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历按诸寨,抚定羌戎,民感恩画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罢政出知河阳。大中祥符中进户部尚书。卒谥恭肃。全宋文·卷一○四
温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阳,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登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开渭南之地。连知凤翔、兴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阳,历知开封府、天雄军、河南府。景德中判审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户部尚书、判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恭肃。仲舒敏于应务,与寇准同进,人称「温、寇」。《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21 【介绍】: 宋汾州人,字希阮,号中陵子。太祖开宝八年进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潜察远方事,嗣宗械送京师,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中,以漕运称职,就拜太常少卿,复充三司户部使,改盐铁使,建言裁节冗食。拜御史中丞。历事三朝,轻险好进,所至以严明御下,尤傲狠,务以丑言凌挫群类,曾深诋参知政事冯拯、知制诰王曾。任枢密副使,与使寇准不协。官终静难军节度。卒谥景庄。有《中陵子》。全宋诗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太祖开宝八年(九七五)进士。补秦州司寇参军。历诸路转运使,累迁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枢密副使。八年,求罢,知许州(《隆平集》卷一○)。以检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谥景庄。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传。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开宝八年中进士甲科,补秦州司寇参军。太宗朝屡司漕运,历河北、京西、河东、淮南等路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四年,为左谏议大夫,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枢密副使、检校太保,出知许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00 【介绍】: 宋翼州阜城人,号铁山。王继升子。形质魁伟,有膂力,善骑射。太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稍迁都知,从征太原,累立战功。淳化三年为并代兵马都部署。至道中李继迁扰边,绝灵武粮道,昭远为灵州路都部署,护二十五州刍粟,竟达灵武。至道三年,为保静军节度使。官终知河阳府。颇知书,性吝啬,所至无善政。卒谥惠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1001 【介绍】: 宋陈州宛丘人,字致恭。符彦卿子。后周广顺中以荫补天雄军牙职,领兴州刺史。宋太祖开宝七年,累迁西京作坊副使。从太宗征北汉,为御营四面巡检使。及攻辽于幽州,与定国军节度宋偓率兵置砦城南。师还,拜蔡州刺史,知并、澶二州。复移并门兼副部署。真宗咸平初,任天雄军、邢州二钤辖。以疾归朝,赐名方御药,拜本州防御使,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州峡石人,字齐巽。五代时荆南国君高保勖弟。后晋天福七年以荫授太子舍人。宋兴,入觐汴京,太祖召对便殿,授掌书记,遣还。尝劝兄率诸国奉土归宋,不听。宋师伐武陵,保寅奉牛酒犒军,太祖嘉之,授将作监。开宝五年知怀州。太宗时历知同、汝二州,改光化军。能奖拔人才。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卫州汲县人,字国宝。魏仁浦子。太祖开宝中,尚永庆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历知澶州。真宗天禧初,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以疾告归。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至与诸侄争产,时人耻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5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道成。雷有邻弟。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尉。以揭发知监奸赃,代知监事。召为大理寺丞。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事,官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遣军备,规划战事。累拜泸州观察使、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亲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终(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以父德骧荫补官。太平兴国中知密州,徙淮南转运副使。后历度支、盐铁副使,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义时,命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改知许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审刑院,授户部使。王均据蜀叛,朝廷以有终为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陕两路招安捉贼事。事平,加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1020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三年进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谙晓民政,善处繁剧。卒谥文简。全宋诗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属河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制诰、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三年,为河北、河东宣抚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坐事罢相,以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书,进左仆射,监修国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文简,累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太宗朝,官至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代兼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安抚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以事贬知永兴军。景德初复兵部侍郎,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权东京留守。五年,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三年,进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谥文简。有文集十五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1041 【介绍】: 宋杭州临安人,字和世。钱倧长子。宋军下江南,从钱俶平常州有功,为奉国军节度使。太宗即位,进检校太尉。俶既纳土,惟治奉献兵民图籍等,改领镇国军节度。俶死召还,起复检校太师。累上表请罢节镇,不许。晚年贫匮,特转右武卫上将军,月给俸十万,累加左神武统军。善草隶,尤好二王书,家藏书帖图书甚众。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9—1014 字和世,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忠逊王钱弘倧长子。钱俶时历官德化军使、台州团练使、宁远军节度、奉国军节度。归宋后,领镇国军节度。宋太宗雍熙三年(986)知真定府。端拱后即病废于家。累加左骁卫上将军、左神武统军。《宋史》有传。工草隶书。喜效皮、陆为诗,有集10卷,又作《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90首,皆不存。《冰川诗式》存其诗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全宋诗
钱惟治(九四九~一○一四),字和世,吴越废王倧长子,忠懿王俶养子,归宋,领镇国军节度使,累进检校太师。真宗景德中,加左骁卫上将军。大中祥符七年卒,年六十六。追封彭城郡王。有集十卷,尝作《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九十首,已佚(《吴兴金石记》卷六)。《宋史》卷四八○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唐诗补逸
钱惟治字和世,吴越废王钱倧长子,忠懿王钱俶养为己子。入宋,领镇国军节度使、左骁卫上将军,卒,追封彭城郡王。生平慕皮、陆为诗,有集。诗二首。(《全唐诗》无钱惟治诗)全宋文·卷一三二
钱惟治(九四九——一○一四),字和世,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废吴越国王钱倧长子,吴越国王钱俶养子。乾德四年制授宁远军节度。宋讨南唐,惟治从俶率兵下常州,策勋改奉国军节度。俶入朝,命惟治权发遣军国事。俶纳土于宋,改领镇国军节度。雍熙三年征幽州,命惟治知真定府兼兵马都部署。大中祥符七年卒,年六十六。自幼好学,聚图书万馀卷。善草隶,慕皮、陆为诗,有集十卷。《宋史》卷四八○《吴越钱氏世家》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1005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霸图。李处耘子。以荫补供奉官。从征后蜀、南唐、北汉,累建战功。历任监军、都监等职。太宗时,历任侍卫马军都虞候,沧州、定州、河西行营等地都部署。征西夏,擒赵保忠(李继捧)。真宗即位,加使相,解兵权。咸平四年,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判许州。卒谥忠武。全宋文·卷一三四
李继隆(九五○——一○○五),字霸图,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处耘子。以父荫补供奉官。乾德中为果、阆监军。累迁环州团练使,护高阳关屯兵。从曹彬征幽州还,知定州。淳化四年改领静难军节度。至道二年为灵环十州都部署。真宗继位,改领镇安军节度、检校太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兵柄。从真宗幸澶渊,加开府仪同三司。景德二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二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979 【介绍】: 宋太祖次子。字日新。乾德二年,授贵州防御史。累迁京兆尹,镇永兴,封武功郡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帝所在,有谋立德昭者,帝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平北汉之赏,德昭入言,为帝怒斥,因退而自刎。追封魏王,谥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1011 【介绍】: 宋莫州清苑人,字继明。孙行友子。以荫补殿直。历监军、都巡检使。精悍知兵,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真宗景德元年,帝至澶渊,命为驾前西面邢洺路马步军钤辖兼天雄军驻泊,兼管勾东南贝、冀等州钤辖,驻魏城,拒契丹。大中祥符中,掌閤门、客省、四方馆使。四年,为新城都巡检,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4—1010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祐之。石守信子,石保兴弟。为太祖二女婿。太祖、太宗时,自诸将军至节度使。真宗景德初,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契丹入寇,真宗将往澶渊,命保吉等为排阵使。辽骑数万骤至,保吉不介马而驰当其锋,辽人引去。改镇安军节度,加检校太师。卒谥庄武。颇有武干,而好治生射利,性尤骄倨,所至峻暴好杀。全宋文·卷一四○
石保吉(九五四——一○一○),字祐之,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守信子。以荫补天平军衙内都指挥使,尚太祖第二女。历诸镇节度,曾知河阳、大名府。终镇安军节度,加检校太师。大中祥符三年卒,年五十七。《宋史》卷二五○《石守信传》有附传,又见《金石萃编》卷一二九《石保吉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或955—1009 【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仲谟,一作幼谟。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知青州、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累官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坐事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复拜右谏议大夫。出知天雄军,以治河功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王小波、李顺起事,独数论攻取之策,授川峡都部署前往镇压。又为太宗猜忌,事毕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真宗初累官工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遭贬。景德中拜刑部侍郎,历知北边州、军,再迁户部侍郎。临事果断、孤傲强力。李沅、王旦、王禹偁均为其所识拔。全宋诗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军。四年除枢密副使(《宋宰辅编年录》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贬崇阳军节度行军司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罢知凤翔府。真宗即位,迁知陕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审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阳。徒镇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东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谥景肃。《宋史》卷二六七有传。全宋文·卷一○五
赵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雍熙四年为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以党胡旦贬行军司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军。四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徙澶、泾、延三州。真宗即位,迁兵部侍郎,知陕州,移知永兴军。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审官院,加工部尚书。复以事贬行军司马。后迁户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18 【介绍】: 宋幽州卢龙人,字敏之。陈思让孙。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知单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为盐铁判官。累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凤翔府。入拜给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满,郡民列状乞留。全宋诗
陈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州府,累迁兵部郎中、河东转运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府。又移知凤翔府,入拜给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宋史》卷二六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