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怀德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982 【介绍】: 宋真定常山人,字藏用。高行周子。忠厚倜傥,有武勇。后晋出帝开运初,从父北征,遇辽军被围,左右射杀,纵横驰突,挟父而出。以功领罗州刺史。从后周世宗征淮南,又从北征,战功卓著,擢江宁节度使,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太祖即位,拜殿前副都点检。尚燕国长公主,加附马都尉。与石守信先后击平李筠、李重进之乱。建隆二年解军职,罢宿卫,出为归德军节度使。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改镇曹州,封冀国公。七年,改武胜军节度。卒谥武穆。
冯继业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7 【介绍】: 宋大名人,字嗣宗。冯晖子。少以父任仕后周,补朔方军节院使。旋杀兄,代父为朔方军留后,骄恣黩武。宋太祖开宝二年,拜静难军节度使,次年改镇定国军。太宗太平兴国初入朝,封梁国公,留京师。卒赠侍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7 【介绍】: 五代宋初夏州人。祖姓拓跋氏,原名彝殷,避宋宣祖讳改。李彝超弟。初任行军司马。后唐清泰二年,代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历事后晋、后汉、后周,封西平王,累加太傅。宋初加太尉。卒后追封夏王,为西夏之远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1000 【介绍】: 宋并州阳曲人,字抱一。后周太祖婿。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以战功官至殿前都点检,旋解禁卫兵权,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恭帝时领忠武军节度使。曾资助赵匡胤聘纳孝明皇后。入宋,加兼侍中,授武胜军节度使,太祖常待以故旧之礼。历安化军、泰宁军节度使、河北两路排阵使。真宗时封卫国公,授检校太师、彰德军节度、知天雄军。
全宋文·卷四九
张永德(九二八——一○○○),字抱一,并州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周太祖婿。太祖登位,授永德左卫将军、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驸马都尉,领和州刺史。后擢殿前都指挥史。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恭帝时移忠武军节度使。宋太祖即位,加兼侍中,授武胜军节度使。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封邓国公,历知州、节度、都部署。真宗即位,封卫国公。咸平三年秋卒,年七十三。《宋史》卷二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84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后周时以战功累迁禁军殿前都虞候,转侍卫都指挥使。太祖即位,迁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破李筠,以功加同平章事。平李重进,移镇郓州,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建隆二年,太祖与诸将饮,劝释兵权,守信与诸将次日即称病乞解兵柄。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拜中书令,行河南尹,充西京留守。四年,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军节度、兼中书令。七年,徙镇陈州。卒谥武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9—1009 【介绍】: 宋郑州管城人,字元褒。后周太祖广顺二年进士。宋初,为秘书郎,直史馆,擢右拾遗。善属文,与柳开等开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太宗淳化五年,兼起居郎,创起居注每月先呈皇帝、后付史馆之例。真宗时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有《续因话录》及文集。
全宋诗
梁周翰(九二九~一○○九),字元褒,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后周广顺二年(九五二)进士。仕后周为开封府户曹参军。宋太祖乾德中,擢右拾遗,通判绵、眉二州。开宝三年(九七○),迁右拾遗。太宗太平兴国中,知苏州。雍熙中,召为右补阙,兼史馆修撰,迁起居舍人。真宗时,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咸平三年(一○○○),为翰林学士。明年,授给事中。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迁工部侍郎。二年,卒,年八十一。有集五十卷及《续因话录》,均佚。《宋史》卷四三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后出知苏州等地。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事详《宋史》本传。《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全宋文·卷五一
梁周翰(九二九——一○○九),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周广顺二年进士,任开封户曹参军。入宋为秘书郎,直史馆,历通判绵、眉二州,知苏州。周翰以辞学为流辈所许,习尚淳古,与高锡、柳开、范杲齐名友善,时有「高、梁、柳、范」之称。又有史才,太宗命兼史馆修撰,迁起居舍人,与李宗谔分领左右史,首创起居注进御之制。真宗立,擢为驾部郎中,知制诰。俄判史馆、昭文馆。咸平三年,入翰林为学士,迁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八十一。著有文集五十卷、《翰苑制草集》二十卷及《续因话录》。《宋史》卷四三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990 【介绍】: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汉乾祐进士。仕后周,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历知北海军、荆南转运事。帝征南唐,供给无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历西川、广南转运使,以才干称。官至给事中。
全宋诗
许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属山东)人。后汉乾祐间进士。后周显德初为济阴主簿,淄州团练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军。开宝九年(九七六)知永兴军。太宗继位,迁兵部郎中,授西川转运使。太平兴国六年(九八一),迁吏部郎中,八年,为左谏议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广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二七○有传。
安守忠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2—1000 【介绍】: 宋晋阳人,字信臣。安审琦子。仕后周,官至卫州刺史。入宋,从征太原,多有谋略。太祖开宝初为濮州刺史,黄河决澶州,与曹翰护役,遂塞之。太宗时历知沧州、瀛州、雄州等,拜威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为政简静,威德兼著,所至乐施予,喜与士大夫游从。
全宋文·卷五三
安守忠(九三二——一○○○),字信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仕周至卫州刺史。入宋,为左卫将军。后历典永、汉、濮、辽、易、夏、沧、瀛、雄诸州。太平兴国三年,拜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咸平三年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二七五有传。
孟玄哲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992 【介绍】: 五代宋初邢州龙冈人,字遵圣。孟昶子。幼善隶书。年十四,封秦王,判六军诸卫事。广政二十五年,立为皇太子,领武德军节度,加兼侍中。归宋,拜检校太尉,为泰宁军节度,移镇贝州,有治迹。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从平太原,征幽州。以破契丹功封滕国公,入为左龙武军统军。寻出知滑州,移知滁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 【介绍】: 宋初党项人。初名光睿,后改今名。李彝兴子。父卒,自权知州事。宋授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率兵攻北汉,破吴堡寨。累加检校太尉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或943—973 【介绍】: 五代末宋初荆南国君,字成和,一作赞平。高保融子。叔高保易卒,为荆南节度使。时湖南张文表为乱,宋太祖命慕容延钊讨之。延钊假道荆南,约兵过城外。继冲出逆于郊,而延钊前锋遽入城。继冲即纳印降宋。在位仅数月,荆南遂亡。宋太祖授为马步都指挥使。乾德元年,拜武宁军节度使,镇彭门凡十年卒。
程德玄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1004 【介绍】: 宋郑州荥泽人,字禹锡。善医术。太宗为京尹时,召置左右,颇亲信;及即位,拜翰林使。从征太原,以功领本州防御使。太宗车驾至魏府,命总御营四面巡检,掌给诸军资粮。以攀附至近列,趋附者甚众。出知环、邠、凤、庆诸州。真宗咸平中入朝,帝命坐抚劳,访以边事。寻出知并州、镇州,受代还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1005 【介绍】: 宋邢州人,字至诚。太祖母杜太后之甥。起家为供奉官,开宝六年领锦州刺史。太宗即位,历武德使、左卫将军,领营州刺史。太宗攻辽,任押阵都监,以功拜邕州观察使,历知杭州、天雄军府。真宗景德元年拒辽,命为东京都巡检使、知定州。次年求还,卒于镇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1014 【介绍】: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阳,字师亮。太祖至洛,以布衣条陈十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迁左拾遗。北汉平,朝廷议取幽蓟,因上书谏阻。六年,任江南西路转运使,革除弊政,务行宽大。八年,签书枢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御辽兵甚力。端拱二年擢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参知政事,寻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相。真宗咸平初复相,三年罢。四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屡陈御夏之策。景德初,知青州,后出判河阳,以司空致仕。卒谥文定。有《洛阳缙绅旧闻记》。
全宋诗
张齐贤(九四三~一○一四),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衡州。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给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相,为尚书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兴军,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坐朝会被酒失仪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定。有集五十卷,不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二
张齐贤(九四三——一○一四),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徙居洛阳。太祖至洛,以布衣条陈十事。太宗擢为进士,遂通判衡州,累官至江南西路转运使。太平兴国八年,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端拱二年拜刑部侍郎、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六月罢为尚书左丞,历知河南等府州。咸平元年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命为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景德初知青州,大中祥符元年拜右仆射,进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薨,年七十二,谥文定。著有《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存),《太平杂编》二卷。《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柴禹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1004 【介绍】: 宋大名人,字玄圭。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为给事。太宗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七年,告秦王赵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雍熙二年,太宗恶其交通宰相宋琪,出知沧州。在任勤于政治。历知潞州、永兴军。淳化四年,知枢密院事。至道元年,以镇宁军节度使知泾州,移贝、陕二州。真宗景德初还镇,未几卒。
全宋文·卷一○三
柴禹锡(九四三——一一○四),字玄圭,大名府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给事太宗于晋邸,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累迁宣徽北院使。七年,擢枢密副使。次年转南院使。雍熙二年罢,出知沧、潞州、永兴军。淳化四年再召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至道初罢,以镇宁军节度使知泾州,移贝州、陕州。景德元年卒,年六十二。《宋史》卷二六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