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8,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军风纪
军分区
军法从事
军不血刃
军班子弟
军便服
掘子军
决子军
抗日军政大学
救世军
厩马给军
纠军
兰军
溃不成军
阃外将军
《漢語大詞典》:军风纪(軍風紀)
军队的作风、纪律以及军容等。《中国歌谣资料·四季劝郎歌》:“再劝我的郎,赶快转连上,严守军风纪,勇敢上战场。”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民族革命军队的军风纪的建立,部队的巩固,是建筑在政治的民族的觉悟上的。”
《漢語大詞典》:军分区(軍分區)
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 毛泽东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 、东 满 、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 管桦 《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 ,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國語辭典》:军法从事(軍法從事)  拼音:jūn fǎ cóng shì
依照军法严办。《晋书。卷五九。齐王囧传》:「有不顺命,军法从事。」《明史。卷一七八。项忠传》:「士卒畏敌不畏将,是以战无成功,宜许以军法从事。」
分類:军法
《國語辭典》:军不血刃(軍不血刃)  拼音:jūn bù xuè rèn
比喻轻易得胜。参见「兵不血刃」条。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高级汉语词典》:军班子弟
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
《漢語大詞典》:军便服(軍便服)
不同于一般便衣的非正式的军用服装。 老舍 《茶馆》第三幕:“ 沈处长 进来,穿军便服;高靴、带马刺;手执小鞭。”
《國語辭典》:掘子军(掘子軍)  拼音:jué zi jūn
掘地道的工兵。《三国演义》第三○回:「审配又献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平妖传》第四○回:「李鱼羹引著五百掘子军,掘了多时。」
分類:地道士兵
《高级汉语词典》:决子军
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
《漢語大詞典》:抗日军政大学
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往东北,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國語辭典》:救世军(救世軍)  拼音:jiù shì jūn
泛世界基督教教会的一支。西元一八六五年,由英国牧师威廉。布斯(William Booth)在伦敦东区创立,以传教及救济贫穷为宗旨。一八七八年起,仿军事化的组织管理教会,教徒称为「军兵」,教士称为「军官」,而于一八八○年正式定名为「救世军」。以后又发展至欧美各国,并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
《分类字锦》:厩马给军(厩马给军)
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诏厩马非郊祭之用悉出给军
分类:马政
《漢語大詞典》:纠军
辽金以边地部落组成的军队。糺,或作"乣"。《辽史。百官志二》有十二行糺军、各宫分糺军、遥辇糺军、各部族糺军、群牧二糺军的名目。元代辽东亦有糺军,但不出戍他方,成为乡兵,与辽金二代之糺军不同。参见"乣军"。
《骈字类编》:兰军(兰军)
水经注汉水又西南合左谷水水出南山穷溪北注汉水又西南兰军水出于西北至交谷东南历祁山军东南入汉水
《國語辭典》:溃不成军(潰不成軍)  拼音:kuì bù chéng jūn
溃,崩溃、散乱。溃不成军指军队溃败得不成个军队。形容遭到惨败。如:「在我方猛烈的攻击下,敌方早已溃不成军。」
《高级汉语词典》:阃外将军
在都城以外领兵作战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