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8,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军导
军达
军仗
縻军
刘参军
香军
新四军
顽军
童子军
子弟军
忠孝军
敢死军
硬军
友军
疑军
《漢語大詞典》:军导(軍導)
军队的前导。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太祖 征 张鲁 ,过其郡,见 则 悦之,使为军导。”北史·百济传:“属兴 辽东 之役,遣奉表,请为军导。”
分類:军队前导
《漢語大詞典》:军达(軍達)
蔬菜名。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蔬有颗葱、葛蓝、军达、茇薤。”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波稜出西域 泥婆罗国 ,军达出 大食国 。今四字皆加草于上。”
《國語辭典》:军仗(軍仗)  拼音:jūn zhàng
刀、枪等军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州府节制诸军春教》:「其帅首马前,排列军仗,八卦、辰宿,诸色旗队甚夥,辕门帐门,界限严肃,人不敢视。」
《漢語大詞典》:縻军(縻軍)
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孙子·谋攻》:“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李筌 注:“縻,绊也。不知进退者,军必败,如绊驥足无驰骤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九军阵法》:“兼九军共以一驻队为篱落,则兵不復可分。如九人共一皮,分之则死,此正 孙武 所谓‘縻军’也。”
《漢語大詞典》:刘参军(劉參軍)
晋 刘伶 曾仕建威参军,因称 刘参军 。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诗之三题名《刘参军》。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君不见荷鍤仙游 刘参军 ,沉饮高风至今闻。”参见“ 刘伶酒 ”。
分類:刘伶参军
《漢語大詞典》:刘伶酒(劉伶酒)
晋书·刘伶传:“ 刘伶 字 伯伦 , 沛国 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鍤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鍤”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王德钟 《书感》诗之三:“浇愁须饮 刘伶 酒,埋骨愿傍 苏小 坟。”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甚时同荷 刘伶 鍤,一醉空江卧月明。”
《漢語大詞典》:香军(香軍)
元 末 韩山童 、 刘福通 等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武装。以红巾为号,时皆谓之“红军”。因其烧香拜佛,亦称“ 香军 ”。参阅明史·韩林儿传
《漢語大詞典》:新四军(新四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 日 革命武装。原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抗 日 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是 华中 抗 日 的主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同八路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漢語大詞典》:顽军(頑軍)
抗 日 战争时期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 淮南 根据地处在鬼子、汉奸军队和国民党顽军的夹击下。” 浩然 《艳阳天》第五章:“听说顽军到了三里远的 大湾 ,连小孩子都跑光了。”
《國語辭典》:童子军(童子軍)  拼音:tóng zǐ jūn
西元1907年由英国贝登堡(Robert Baden-Powell)将军所创立的世界性儿童青少年组织。十岁到十八岁的男孩或女孩所参与的活动,通常由一位领导带领二十到三十位童子军,从事户外活动以训练公民品格、公民性与体格,培养自我信任感、运动员精神、助人为善、正直与勇气。
《漢語大詞典》:子弟军(子弟軍)
唐 元和 年间,太尉 李愬 为 魏博 节度使,下令抡材于辕门,取大将家翘秀者为“子弟军”,列于诸军校之上。见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史公神道碑》
《漢語大詞典》:忠孝军(忠孝軍)
金 代军队名,集 河朔 各路归顺的人所组成。金史·兵志:“復取 河朔 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餘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
《国语辞典》:敢死军(敢死军)  拼音:gǎn sǐ jūn
不怕死的军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临敌则驱民兵在前,名曰『敢死军』,贼势浩大。」
《漢語大詞典》:硬军(硬軍)
古代 女真 军阵中持戈的前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请盟録》载 女直 用兵之法,戈为前行,号曰硬军。”
《國語辭典》:友军(友軍)  拼音:yǒu jūn
与我方军队共同作战的军队。
《漢語大詞典》:疑军(疑軍)
犹疑兵。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扬声由 斜谷道 取 郿 ,使 赵云 、 邓芝 为疑军,据 箕谷 。”
分類: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