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5,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屯军
新军
边军
成军
军机
军律
土军
张吾军
移军
招军
雄军
王右军
军费
军心
驻军
《漢語大詞典》:屯军(屯軍)
(1).驻军。 前蜀 韦庄 《赠戍兵》诗:“止竟有征须有战, 洛阳 何用久屯军。”
(2).屯垦的军士。清史稿·食货志一:“ 明 之设卫也,以屯养军,以军隶卫。洎军政废而募民兵,屯军始专职漕运。”
《國語辭典》:新军(新軍)  拼音:xīn jūn
1.新编成的军队。《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唐。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2.指清末自强运动用新法组织训练的部队。《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标下叫龙占元,是两江尽先补用都司,现在新军左营当哨官。」
3.生力军。多指活力充沛、生气蓬勃的群体。如:「我们是一群有冲劲的新军。」
《漢語大詞典》:边军(邊軍)
守边之军,边防部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吾以为边军皆不知耕作,开口望哺。” 元 姚燧 《南京路总管张公墓志铭》:“言归闻之上,幸止边军无岁入。”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一:“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 清 顾炎武 《感事》诗:“边军严不发,驛使去空还。”
《漢語大詞典》:成军(成軍)
(1).出师成功。国语·晋语二:“童謡有之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旂。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军, 虢公 其奔!’” 韦昭 注:“成军,军有成功也。”
(2).组成军队。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若令召募,立可成军;若要添兵,自可取足。”亦指像军队的样子。如:溃不成军。
《國語辭典》:军机(軍機)  拼音:jūn jī
1.军事机密。《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孝武发寻阳,便有疾,自沈庆之以下并不堪相见,唯峻出入卧内,断决军机。」《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张飞自送玄德起身后,一应杂事,俱付陈元龙管理;军机大务,自家参酌。」
2.军用飞机。
《國語辭典》:军律(軍律)  拼音:jūn lǜ
用于军队的律令。如:「军律森严」。
分類:军纪
《漢語大詞典》:土军(土軍)
犹土兵。 宋 时对本地军队之称。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仍仰 广东西路 帅臣,起发逐路洞丁、刀弩手、将兵、土军、弓手、民兵,疾速躬亲统率前去。”宋史·河渠志七:“招收土军五十人,巡逻堤堰。”
《漢語大詞典》:张吾军(張吾軍)
谓壮大自己的声势。语出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元 薛昂夫 《阳春曲》之二:“耐惊耐怕黄虀瓮,长满长乾老酒盆,一贫儘可张吾军。”
《漢語大詞典》:移军(移軍)
转移军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盗贼至州, 杲 惧,移军 上元 。” 明 李景福 《送黄波民移居白下》诗:“风尘须避地,听説又移军。”
分類:转移军队
《國語辭典》:招军(招軍)  拼音:zhāo jūn
招募军士。《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听得平少保征番,现在松藩招军,意思要到那里去投军。」
《漢語大詞典》:雄军(雄軍)
雄兵。 五代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十万雄军幕,三千上客才。”
《国语辞典》:王右军(王右军)  拼音:wáng yòu jūn
人名。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参见「王羲之」条。
《國語辭典》:军费(軍費)  拼音:jūn fèi
用于军事方面的费用。如:「由于军事形势日渐缓和,政府正逐年缩减军费,调整军队规模。」《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列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國語辭典》:军心(軍心)  拼音:jūn xīn
军队所具有的战斗、纪律等意念。如:「整饬军心」、「军心涣散」。《三国演义》第一回:「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國語辭典》:驻军(駐軍)  拼音:zhù jūn
1.军队驻扎戍守。如:「驻军边防」。《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
2.驻防在某地的军队。如:「台风过后,政府发动各地驻军,帮助灾民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