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分3页显示 2 3 下一页
十种魔军
五道将军
示教胜军王经
甘露军荼利明王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妄军
胜军地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
金刚军
金刚军荼利
佛类词典
十军十种魔军
五道将军
示教胜军王经
甘露军荼利明王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妄军
胜军地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
金刚军
金刚军荼利
十军
【佛学大辞典】
(名数)烦恼为魔军分为十种。智度论十五曰:「问曰:何处释烦恼为魔?答如杂宝藏经中,佛说偈语魔言: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第五睡眠军,怖畏为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为第八,第九利养军,著虚妄多闻。第十军自高,轻慢出家人。诸天世间人,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军众。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小止观亦引之。名虽略异而意则大同也。
(名数)烦恼为魔军分为十种。智度论十五曰:「问曰:何处释烦恼为魔?答如杂宝藏经中,佛说偈语魔言: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第五睡眠军,怖畏为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为第八,第九利养军,著虚妄多闻。第十军自高,轻慢出家人。诸天世间人,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力,摧伏汝军众。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小止观亦引之。名虽略异而意则大同也。
十种魔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军)
(名数)(参见:十军)
五道将军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十王之眷属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
(杂名)十王之眷属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
示教胜军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经名)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之略名。
甘露军荼利明王
【佛学大辞典】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
(明王)军荼利明王为五大尊之一。军荼利明王有三种:一金刚军荼利,二莲华军荼利,三甘露军荼利。胎藏曼陀罗大钞三曰:「师曰:胎藏界图,三处有之。金刚手院军陀利名金刚军荼利,观自在院军荼利名莲华军荼利,苏悉地院军荼利名甘露军陀利也。既其本誓各别也,故随所用举之。」谷响集七曰:「一家相承有三部军荼利明王,甘露军荼利为佛部,莲华军荼利为莲华部,金刚军荼利为金刚部。」梵语曰阿密利多军荼利Amr!takun!d!alin,阿密利多,译言甘露。军荼利,译曰瓶。此明王以甘露之宝瓶为三昧耶形,故名。军荼利仪轨曰:「甘露军荼利,能摧诸魔障。以慈悲方便,现大忿怒形。成大威日轮,照曜无边界修行者暗瞑,速得悉地故。流沃甘露水,洗涤藏识中。」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佛学大辞典】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后第四面微怒开口。(中略)随意所乐,观念四臂八臂乃至两臂千臂。」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手作羯磨印,身佩威光焰鬘,住月轮中,青莲华色,坐瑟瑟槃石。正面慈悲,右第二面忿怒,左第三面作大笑容,后第四面微怒开口。(中略)随意所乐,观念四臂八臂乃至两臂千臂。」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为降伏敌国祈念毗沙门天之法式。仪轨曰:「昔五国大乱,有八个月。经月行多法,遂无法验。行此法降伏五国五万军,自平安故名随军护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为降伏敌国祈念毗沙门天之法式。仪轨曰:「昔五国大乱,有八个月。经月行多法,遂无法验。行此法降伏五国五万军,自平安故名随军护法。」
妄军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妄惑攻我,故比之以军兵。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退。」
(譬喻)妄惑攻我,故比之以军兵。往生十因曰:「觉王一发,妄军悉退。」
胜军地藏
【佛学大辞典】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三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著随求陀罗尼一铠,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有胜军地藏。(参见:地藏)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三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著随求陀罗尼一铠,佩金刚智大刀,标发心修行幡,执斩恶业烦恼军剑,左右有掌善掌恶二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有胜军地藏。(参见:地藏)
地藏
【佛学大辞典】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嘱累人天品曰:「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本愿经下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勤付属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地藏十轮经一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讲式曰:「梵号叉底俱舍,密亦号悲愿金刚,今号地藏萨埵也。彼胎藏界现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刚界列宝生界会,举大悲之幢导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萨名。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众生赖以救苦,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其状圆顶。手持宝珠及锡杖。或云即阎罗王之化身也。【又】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永徽四年,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南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地藏也)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峰。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俗网。反礼其子为师。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闵公,职此故也。菩萨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大道场。【又】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为地藏成道之处。有磴八十一级,缘练以登,峻险不堪言状。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宫,中存地藏之遗迹甚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曰:「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此僧事迹,具载九华志,宋高僧传。」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付属,每日晨朝入恒沙禅定观察众机,于二佛中间无佛世界教化六道众生之大悲菩萨也。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嘱累人天品曰:「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地藏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本愿经下曰:「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勤付属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地藏十轮经一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地藏讲式曰:「梵号叉底俱舍,密亦号悲愿金刚,今号地藏萨埵也。彼胎藏界现九尊之主伴,度九界妄情。此金刚界列宝生界会,举大悲之幢导三有迷途。」案:地藏菩萨名。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众生赖以救苦,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其状圆顶。手持宝珠及锡杖。或云即阎罗王之化身也。【又】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永徽四年,年二十四岁。祝发。携白犬善听,航海而来。至江南池州府东青阳县九华山。端坐九华山头,七十五载。至开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计年九十九岁。时有阁老闵公,素怀善念。每斋百僧,必虚一位,请洞僧(即地藏也)足数。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许。衣遍覆九峰。遂尽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俗网。反礼其子为师。故今侍像。左道明,右闵公,职此故也。菩萨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七月三十日显灵起塔。至今成大道场。【又】九华山之肉身殿,相传为地藏成道之处。有磴八十一级,缘练以登,峻险不堪言状。其化成寺,即地藏王宫,中存地藏之遗迹甚多。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曰:「无知愚人,妄谓地藏菩萨是暹罗国太子,其肉身塔,遇闰大七月,彼国之王亲来开塔。岂知此系新罗国王族出家,姓金名乔觉,于唐玄宗时来九华。居数十年,后坐脱,肉身不坏,遂以全身入塔,绝无开塔之说。当唐之时,高丽有三国:一高勾丽,二新罗,三百济。后高勾丽吞灭二国,而但名高丽耳。近时愚人,不知新罗,遂讹作暹罗。唐时亦无暹罗之名,彼系两国:一暹国,一罗斛国,后并为一,遂名暹罗。此僧事迹,具载九华志,宋高僧传。」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释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胜军王说正法治国之道,并观欲乐之无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胜军王说正法治国之道,并观欲乐之无常。
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将说金刚炽盛光明佛顶自在十字真言,先使尽虚空界成为一甘露焰鬘之三昧也。大妙经曰:「于是如来入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尽虚空界无有边处,成一甘露焰鬘。」
(术语)大日如来将说金刚炽盛光明佛顶自在十字真言,先使尽虚空界成为一甘露焰鬘之三昧也。大妙经曰:「于是如来入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大三摩地,尽虚空界无有边处,成一甘露焰鬘。」
金刚军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印度人。事迹不详。据华严探玄记一,谓金刚军菩萨,坚慧菩萨,各造十地之释。并不传云。盖在世亲以后之出世者。
(人名)印度人。事迹不详。据华严探玄记一,谓金刚军菩萨,坚慧菩萨,各造十地之释。并不传云。盖在世亲以后之出世者。
金刚军荼利
【佛学大辞典】
(明王)胎藏界之三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金刚军荼利。在苏悉地院。(参见:甘露)附录。梵Vajra-Kun!d!ali^。
(明王)胎藏界之三部各有军荼利明王,金刚部之军荼利名金刚军荼利。在金刚手院。又,佛部之军荼利名甘露军荼利,或金刚军荼利。在苏悉地院。(参见:甘露)附录。梵Vajra-Kun!d!ali^。
甘露
【佛学大辞典】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
(饮食)梵语Amr!ta阿密哩多。译言甘露。异名天酒。美露。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诸天不死之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注维摩经七:「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药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饮,此云天甘露食也。」正法念经九曰:「甘露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