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右掖
(1). 唐 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唐 李乂 马怀素 《中宗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鯫生侍从忝 王 枚 ,右掖司言实不才。”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右掖连臺座,重门限禁扃。”
(2). 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明史·兵志一:“ 成祖 增京卫为七十二。又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参见“ 五军 ”。
《漢語大詞典》:五军(五軍)
(1).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 ,作五军。” 韦昭 注:“ 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2).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3).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漢語大詞典》:五营(五營)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
(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漢語大詞典》:戎垒(戎壘)
军营,营垒。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徒闻铁甲连戎垒,未覩鉤车跨贼隍。”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属车乍蒙尘,七 闽 尽戎垒。” 清 薛福成 《中兴叙略上》:“贼因诡道擣我 杭郡 ,俾我精鋭南趋,乘间袭我戎垒。”
分類:军营营垒
《漢語大詞典》:中营(中營)
(1).天子驻跸之处。文选·扬雄〈甘泉赋〉:“敦万骑於中营,方玉车之千乘。” 吕延济 注:“中营,天子营也。”
(2).主帅所在的军营。汉书·周亚夫传:“﹝天子﹞至中营,将军 亚夫 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营域之中。古文苑·张衡〈温泉赋〉:“控 汤谷 乎 瀛州 ,濯日月乎中营。” 章樵 注:“日月坎离之精濯乎其中,故液泉而温。”
《國語辭典》:壁门(壁門)  拼音:bì mén
军营的营门。《史记。卷一○七。灌夫传》:「及出壁门,莫敢前。」
分類:军营
《漢語大詞典》:垒壁(壘壁)
(1).军营的围墙或工事。墨子·备城门:“復使卒急为垒壁,以盖瓦復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七月, 赵 军筑垒壁而守之。” 宋 苏辙 《臣事策》:“息兵而为营,三军之士其心在垒壁,而其气在御。”
(2).犹城堡。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 春秋 、 战国 之时,画国而守,大为城邑,小为垒壁,百里之国,皆有边面。”
《漢語大詞典》:东辕(東轅)
谓领兵东出或驻守东境。辕,军营的辕门。北齐书·李元忠等传论:“及 高祖 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周书·文帝纪上:“臣自奉詔总 平凉 之师,责重忧深……今若召 悦 授以内官,臣列斾东辕,匪朝伊夕。”
《漢語大詞典》:禁营(禁營)
禁军营盘。 晋 潘岳 《闲居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 唐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鵷鷺欲归仙仗里,熊羆还入禁营中。”
《漢語大詞典》:营将(營將)
人名。古之善音律者。吕氏春秋·古乐:“ 黄帝 又命 伶伦 与 营将 铸十二鐘,以和五音。”一本作“ 荣将 ”。太平御览卷五六六引吕氏春秋作“营援”,路史作“荣猨”。
军营中之将官。明史·兵志一:“时营将率内臣私人,不知兵。”明史·兵志四:“总督大臣一月会操者四,餘日营将分练。”
《國語辭典》:庵庐(菴廬)  拼音:ān lú
草舍。《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
《漢語大詞典》:边柝(邊柝)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唐 孙逖 《为宰相贺破吐蕃并庆云见表》:“永罢边柝,遂清虏庭。” 宋 司马光 《送瀛州签判苏秘丞》诗:“投壶边柝静,倚马檄书成。” 清 徐昂发 《经广武城》诗:“夜眠朝射猎,边柝寝不惊。”
《国语辞典》:入营(入营)  拼音:rù yíng
进入军营,指开始服兵役。如:「大哥今天入营。」
《漢語大詞典》:亭壁
亭燧和军营。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江 淮 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分類:亭燧军营
《漢語大詞典》:军壁(軍壁)
军营壁垒。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汉 郑玄 注:“军壁曰垒。” 贾公彦 疏:“军壁曰垒者,军行之所拟停之处,皆为垒壁,恐有非常,故云军壁曰垒也。” 唐 骆宾王 《夕次蒲类津》诗:“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明 何景明 《九日》诗:“故国遗军壁,孤城傍虏营。”
分類:军营壁垒
《國語辭典》:偷营(偷營)  拼音:tōu yíng
1.苟且谋求。《商君书。农战》:「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彊。」
2.出其不意偷袭敌人的军营。唐。栖蟾 游边诗:「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