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攻守同盟 拼音:gōng shǒu tóng méng
二国以上,缔结为盟,相约军事上一致攻击或防守的行动。即同盟国中有一国与盟外的他国开战时,其他同盟国须共起助之。
《漢語大詞典》:遏制政策
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漢語大詞典》:杜格
陷阱中的尖桩。古代的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墨子·备蛾傅》:“杜格,貍四尺,高者十丈,木长短相杂,兑其上,而外内厚涂之。” 孙诒让 间诂:“杜格义难通,疑当作柞格。
《国语·鲁语》云:‘设穽鄂。’ 韦 注云:‘穽,柞格也。’柞、杜形近而误。”
《漢語大詞典》:画沙聚米(畫沙聚米)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清
钱谦益 《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肰(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至剿捕内地教匪,州县櫛地,尤当画沙聚米。”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一旦有事,则举国之人,胸有成竹,不难驾轻就熟,乘胜长驱,道里关山,画沙聚米。”参见“ 聚米 ”。
《漢語大詞典》:聚米
(1).
《后汉书·马援传》:“ 援 因説 隗嚣 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明
陈瑚 《李映碧廷尉遗地图》诗:“入 关 无復 萧丞相 ,聚米空思 马伏波 。” 清
钱谦益 《〈佟氏幽愤录〉序》:“时 佟公 为诸生与同舍 杨生 崑仁 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2).米堆。形容矮小。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带者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北临 恒碣 ,犹如聚米;南望 荆衡 ,纔同覆簣。”
《漢語大詞典》:纪录影片(紀録影片)
纪录真人真事的影片。系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按照题材及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导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等。
《漢語大詞典》:诘戎治兵(詰戎治兵)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漢語大詞典》:海军衙门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訢为总理,奕劻、李鸿章为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國語辭典》:国际公法(國際公法) 拼音:guó jì gōng fǎ
指国家之间彼此来往相互遵守的原则与规则,如具有法律拘束力之国际习惯法、条约或国际组织之决议。
《漢語大詞典》:边防部队
在边疆驻守并执行军事任务的军队。世界上多数国家编有边防部队,但名称和编制不尽相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严守国界,保卫边疆;负责边境巡逻、值勤和管理;处理边境涉外事务;参加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等。
《漢語大詞典》:兵要地志
从军事需要出发,对有关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
《漢語大詞典》:兵役制度
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参见“义务兵役制”(201页)、“志愿兵役制”。
《漢語大詞典》:兵盟
军事结盟。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其公使俱称全权,可以专制交涉兵盟之政。”
《國語辭典》:草率收兵 拼音:cǎo shuài shōu bīng
随随便便就收了兵。比喻做事马虎,有头无尾。如:「你们把用过的清洁用具归位后再离开,不要如此草率收兵!」
《國語辭典》:操典 拼音:cāo diǎn
专谈操练方法的书籍。如:「步兵操典」、「骑兵操典」。
《漢語大詞典》:安西四镇(安西四鎮)
唐 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 龟兹 、 疏勒 、 于阗 、 焉耆 (一作 碎叶 )。始设于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 永徽 元年(公元650年)罢, 显庆 三年(公元658年)复。 咸亨 元年(公元670年)为 吐蕃 所陷,改 碎叶 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 吐蕃 ,复置 龟兹 疏勒 、 于阗 、 碎叶 四镇, 开元 七年(公元719年)弃 碎叶城 于 西突厥 十姓可汗,又改以 焉耆 为四镇之一。 安史 乱后陷于 吐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