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烟幕(煙幕) 拼音:yān mù
1.形容烟雾非常浓厚。如:「你看那边烟幕㳽漫,可能发生火灾了!」
2.比喻隐藏真相的言语或行为。如:「这话可信吗?我看八成是他伪装放出的烟幕吧!」
《漢語大詞典》:兵府
掌管国家军事要政的官府,特指 宋代 的枢密院。
《宋史·欧阳修传》:“ 修 在兵府,与 曾公亮 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 宋
苏辙 《贺孙枢密启》:“王畿报政,兵府登贤。”
《國語辭典》:散开(散開) 拼音:sàn kāi
1.分散四处。如:「原地散开」、「导游讲解完毕,大家才纷纷散开。」
2.军事上为减少敌火损害及发挥我方火力,将班内各兵之间隔距离增大。
《漢語大詞典》:候道
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付紧急情况而修筑的道路。
《宋书·王僧达传》:“ 僧达 乃自候道南奔。”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 王僧达 自候道南奔” 元 胡三省 注:“候道,伺候边上紧急之道也,今沿路列置烽臺者即候道。”
《漢語大詞典》:军任(軍任)
军事责任;军事任务。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备 遣人慰劳之。 瑜 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诚副其所望。’”
《國語辭典》:武装(武裝) 拼音:wǔ zhuāng
1.军服、武器等装备。如:「全副武装」。
2.以物质的装备或心理的建设来加强。如:「一旦外侮入侵,全国人民都要武装起来。」
《国语辞典》:制海 拼音:zhì hǎi
军事上称控制某一海域为「制海」。
《漢語大詞典》:六术(六術)
(1).指军事上的六项原则。
《荀子·议兵》:“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必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
(2).指占日、占月、占星气、律吕、甲子、算数。
《晋书·律历志中》:“逮乎 炎帝 ,分八节以始农功, 轩辕 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大挠 造甲子, 隶首 作算数。 容成 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歛,起消息,正闰餘,述而著焉,谓之
《调历》。”
《漢語大詞典》:候兵
(1).观察军事动态。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北落置候兵之门,八魁建张禽之网。”
《晋书·天文志上》:“北落师门一星,在羽林西南…… 长安城 北门曰北落兵,以象此也。主非常以候兵。”
(2).即候卒。侍候长官的士兵。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南丰主簿》:“遂穷搜室中,得所煮鉢, 莹 始色变。执送府讯鞫,服与候兵通,欲置药毒主翁,然后罄家貲以嫁。”
《漢語大詞典》:止道
指军事上的失败之道。与“起道”相对。语出
《六韬·明传》:“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银雀山 汉 墓竹简
《孙膑兵法·兵失》:“兵见善而怠,时至而疑,去非而弗能居,止道也……行止道者,天地弗能兴也。”
《國語辭典》:练武(練武) 拼音:liàn wǔ
练习武术、功夫。如:「他打算拜师学习国术,藉著练武达到强身的目的。」
《漢語大詞典》:试兵(試兵)
(1).用兵。《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郑 卫 素有嫌隙,其试兵必先及 郑 ,宜预备之。”
(2).军事演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然试兵之法又不可露迹,被兵士知觉。”
《漢語大詞典》:军烽(軍烽)
军事报警的烽火。 唐
李商隐 《有感》诗之一:“鬼籙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漢語大詞典》:测地(測地)
(1).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 宋
晁补之 :“夫九九之术,非可以推天而测地。”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图表》:“泰西图学最精,非徒通人达士,测地步天,精究图象,而童子妇女,入初等小学堂,即教以绘事,故兵农工商,无不能作图。”
(2).现作军事名词。指炮兵为确定火炮阵地,侦察仪器等的坐标和赋予基准射向而进行的测量作业。是统一射击指挥和确定火炮射击诸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