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搁楼(擱樓)
在房屋内部较高的房间里架起的矮楼。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寓在四近的亭子间或搁楼里的邻人也都坐出来了。” 王愿坚 《党费》:“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國語辭典》:多难兴邦(多難興邦)  拼音:duō nàn xīng bāng
语本《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国家多难,上下戒慎恐惧,奋发有为,戮力同心,使邦国复兴。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
《漢語大詞典》:非晶体
外形和内部原子排列都无定形的固体,如玻璃、松香、沥青、电木。有的物质既可以是晶体又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化的石英是非晶体。
《漢語大詞典》:反掖
谓在肘腋之下谋反。指内部叛变。韩非子·存韩:“夫弃城而败军,则反掖之寇必袭城矣。”
《漢語大詞典》:后院起火
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例如:算了吧!这年头后院起火就更糟了。
《漢語大詞典》:滑移
机器在动力关闭后由于惯性而发生的继续移动
沿固定的平面在内部滑动
《國語辭典》:脊索  拼音:jǐ suǒ
一种动物体在未形成脊柱以前的细胞组织,状如绳索,为胚胎时期的原始中轴骨骼。高等动物的脊柱是由胚胎时期的脊索演变而成,低等动物的脊索则终生不变。
《國語辭典》:祸起萧墙(禍起蕭牆)  拼音:huò qǐ xiāo qiáng
萧墙,屏障大门的墙壁,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比喻灾祸或灾难发生于内部。语本《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如:「这次的危机纯粹是祸起萧墙,看来董事长得重新整顿一番了。」
《國語辭典》:萧墙(蕭牆)  拼音:xiāo qiáng
萧,肃敬。墙,屏风。古代君臣相见的礼节,到屏风之处而更加肃敬。故以萧墙比喻内部或至近之地。《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衅起他族,事在萧墙。」
《國語辭典》:机会主义(機會主義)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没有固定的原则与态度,而专门利用各种机会以期达到目的的主义。
《漢語大詞典》:固体地球物理学
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國語辭典》:骨架  拼音:gǔ jià
1.支撑物体的架子。如:「这栋大楼是用钢筋骨架建造的。」
2.人体的体格形态。如:「他的骨架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國語辭典》:骨子里(骨子裡)  拼音:gǔ zi lǐ
比喻内心深处。含有贬低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外面看著是德政,其实骨子里他在那里行他那贼去关门的私政呢!」
《漢語大詞典》:红细胞
一种脊椎动物含有血红蛋白的血球,有助于氧的内部输送,在哺乳类动物中呈两面凹陷的圆盘,每毫升血中其数量达数百万之多,主要产自红骨髓中有核细胞的残遗留
脊椎动物血液中红色的细胞
成熟的无核的红血细胞
《國語辭典》:变生肘腋(變生肘腋)  拼音:biàn shēng zhǒu yè
语本《三国志。卷三七。蜀书。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比喻祸乱发生在身边。宋。辛弃疾 美芹十论:「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不幸变生肘腋,事乃大谬。」也作「祸生肘腋」、「事生肘腋」。
《漢語大詞典》: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内部各类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结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等。通常用各产业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整个社会生产与经济效益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