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藏府
(1).府库。汉书·梁孝王刘武传:“﹝ 孝王 ﹞及死,藏府餘黄金尚四十万餘斤。”宋史·天文志四:“芻稾六星在天苑西,一曰在天囷南,主积稾之属。一曰天积,天子之藏府。”
(2).中医学名词。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藏,通“ 臟 ”。《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 清 徐昂发 《夏寒》诗:“凉入肌骨酸,气中藏府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以藏府而论,参惟至上焦中焦,而下焦不至焉。”
《漢語大詞典》:枨枨(棖棖)
(1).传说中取人内脏的恶鬼。南史·梁纪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旧唐书·太宗纪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新唐书·五行志二:“ 贞观 十七年七月,民讹言官遣棖棖杀人,以祭天狗。云其来也,身衣狗皮、铁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
(2).象声词。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唐 王睿 《祠渔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响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饲鸦。” 清 陈维嵩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几缕椒鷄閒説饼,半甖花露静焚香。弦索夜棖棖。” 清 黄景仁 《献县汪丞坐中观技》诗:“下有一髯挝画鼓,棖棖节应竿头舞。”
《國語辭典》:下脚(下腳)  拼音:xià jiǎo
1.放下脚。《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容下脚,辞色甚顺。」
2.动手,开始做一件事。《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只是我想大丈夫仗本事干功名,一下脚就讲究花钱,塌了锐气了。」
3.嫖客送给妓院仆人的赏钱。《海上花列传》第八回:「遂取那一捲洋钱,交与黄二姐,开销下脚等项。」《负曝闲谈》第一三回:「单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块下脚,同著殷必佑走出了弄堂。」
4.原料经过制造过程后,所剩馀下来的渣滓、废料。也称为「下脚料」。
《漢語大詞典》:脾臄
牲体的内脏和口舌。借指美味的菜肴。《诗·大雅·行苇》:“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脾臄。” 宋 沈辽 《寄题谭氏需亭》诗:“相期一穷达,岂止为脾臄。”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客从远方来,咄嗟办脾臄。”
《國語辭典》:吐血  拼音:tù xiě
1.消化道内出血,而呕吐出来的现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医诊脉云:『肠断矣!』因尔便吐血,数日而亡。」《三国演义》第三一回:「且说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议欲攻许都。」
2.形容非常激动、生气。如:「一想起他说的那些话,就让人吐血。」
《漢語大詞典》:腹实(腹實)
腹中所有之物。指内脏。吕氏春秋·忠廉:“﹝ 弘演 ﹞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 懿公 之肝。”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头一断,手不能取他人之头著之於颈,奈何独能先出其腹实,乃内 哀公 之肝?腹实出輒死,则手不能復把矣。”
分類:内脏
《國語辭典》:内科(內科)  拼音:nèi kē
临床医学的一大分支。医疗范围是指身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医治方式乃依照病人对症状的叙述,以及物理检查而施以用药、打针,不以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
《國語辭典》:形藏  拼音:xíng zàng
中医上指有形的内脏。如胃、肠、膀胱等。
《國語辭典》:鱼油(魚油)  拼音:yú yóu
自鱼类皮、肉、骨、内脏等提炼所得的油。《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船内装载芦苇乾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燄硝引火之物。」
《国语辞典》:牛杂(牛杂)  拼音:niú zá
牛的内脏。如:「老闆用牛心、牛肚、牛胃等煮成一锅牛杂汤。」
分类:内脏
《國語辭典》:溷腴(圂腴)  拼音:hùn yú
溷,猪、犬。腴,肠胃等内脏。溷腴指猪狗的肠胃。《礼记。少仪》:「君子不食溷腴,小子走而不趋。」
分類:猪狗内脏
《国语辞典》:柴鱼(柴鱼)  拼音:chái yú
将除去内脏的鲜鱼蒸熟,以慢火烘烤成坚硬薰黄的鱼乾,再刨成薄片。因形状颜色似柴,故称为「柴鱼」。
《國語辭典》:风鸡(風雞)  拼音:fēng jī
剖开鸡的腹部,除去脏腑,抹上盐,然后将鸡风乾,称为「风鸡」。
《国语辞典》:肋膜炎  拼音:lè mò yán
病名。肋膜因胸腔内脏急慢性炎症,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发炎状况。有发烧、畏寒、侧胸部疼痛等现象,常并生胸腔积水。也称为「胸膜炎」。
《漢語大詞典》:鲊答(鮓答)
亦作“ 鮓荅 ”。 某些兽畜的内脏结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往往见 蒙古 人之祷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輒有雨……石子名曰鮓荅,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鲊答:“鮓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层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洗鮓答诵梵咒者,亦立致风雨,天地之气能如是之刻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