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三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
(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
内外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内六根,外六尘,无我我所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外空者,根尘合观,无我我所。」
【三藏法数】
谓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外空。
【三藏法数】
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术语)观内六根,外六尘,无我我所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外空者,根尘合观,无我我所。」
【三藏法数】
谓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外空。
【三藏法数】
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内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内道与外道。如言内教外教。【又】内之外道也,对于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中之外道,称为内之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玉。」
【佛学常见辞汇】
内道与外道。内道即佛学,外道即外学。
(术语)内道与外道。如言内教外教。【又】内之外道也,对于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中之外道,称为内之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玉。」
【佛学常见辞汇】
内道与外道。内道即佛学,外道即外学。
内外兼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明中前四明为外明,第五为内明。五明兼备者曰兼明。
【佛学常见辞汇】
五明中之前四明为外明,第五明为内明,五明兼备,谓之兼明。
(术语)五明中前四明为外明,第五为内明。五明兼备者曰兼明。
【佛学常见辞汇】
五明中之前四明为外明,第五明为内明,五明兼备,谓之兼明。
内外不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众生诸佛及依报为外境,自己之心法为内境,观二境而使互融,入不二之妙,名为内外不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不二门之一。
【三藏法数】
此就内外二境论内外二观也。谓众生诸佛及以依报名为外境;自己心法,名为内境。于此内外二境,皆以三观观之,即名内外二观也。然若论修观次第,必先观内心;若论机入不同,故须内外并列。复为显其妙义,必须内外互融,随观一境,皆能遍摄,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依报者,即身所依之国土也。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众生诸佛及依报为外境,自己之心法为内境,观二境而使互融,入不二之妙,名为内外不二门。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不二门之一。
【三藏法数】
此就内外二境论内外二观也。谓众生诸佛及以依报名为外境;自己心法,名为内境。于此内外二境,皆以三观观之,即名内外二观也。然若论修观次第,必先观内心;若论机入不同,故须内外并列。复为显其妙义,必须内外互融,随观一境,皆能遍摄,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依报者,即身所依之国土也。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内外八供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供)
(术语)(参见:八供)
八供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八供养之菩萨也。(参见:八供养)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八供养之菩萨也。(参见:八供养)
内外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作画作二种之曼荼罗也。(参见:观作)
(术语)观作画作二种之曼荼罗也。(参见:观作)
内外道四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四宗。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毗昙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三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三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三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毗昙,三排成实,四呵大执。(中略)问此之四执优降云何?答:外道不达二空,横存人法。毗昙已得无我,而执法有性。跋摩(成实)具辨二空,而照犹末尽。大乘乃言究竟,但封执成迷。」又,谓固执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等之四句也。
(名数)又云四宗。三论所诽斥之内外四执也:一一切外道,不达二空而存人法者。二毗昙宗,即萨婆多,虽已得人无我,而执法之有性者。三成实宗,虽具辨二空,而明空犹不了者。四大执,大乘中一切有所得之见也。三论玄义曰:「但邪谬纷论,难可备序。三论所斥,略辩四宗:一摧外道,二析毗昙,三排成实,四呵大执。(中略)问此之四执优降云何?答:外道不达二空,横存人法。毗昙已得无我,而执法有性。跋摩(成实)具辨二空,而照犹末尽。大乘乃言究竟,但封执成迷。」又,谓固执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等之四句也。
阿字内外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字之一字,有喉内声与喉外声之二音也。大日经疏十七曰:「阿有内外,若虽无外声,然不能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云云,外声者谓其喉中阿字之显现也。
(术语)阿字之一字,有喉内声与喉外声之二音也。大日经疏十七曰:「阿有内外,若虽无外声,然不能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云云,外声者谓其喉中阿字之显现也。
化教通内外众
【三藏法数】
谓如来一代施化之教,通被内众受道弟子,及外众在俗之人,皆令依之修行,出离生死之苦,故名化教通内外众。
谓如来一代施化之教,通被内众受道弟子,及外众在俗之人,皆令依之修行,出离生死之苦,故名化教通内外众。
内外贪欲相
【三藏法数】
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谓行人当修定时,欲心忽生,或缘他身相,或自缘己身,念念染著,而起贪爱,障诸禅定,是名内外贪欲相。
内外变异过失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
内外施
【三藏法数】
谓菩萨形相端正,处轮王位。或有人言:此轮王位,愿舍与我,并及王身,为我臣仆。菩萨念言:我身王位,悉是无常,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无所悔,是名内外施。
谓菩萨形相端正,处轮王位。或有人言:此轮王位,愿舍与我,并及王身,为我臣仆。菩萨念言:我身王位,悉是无常,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无所悔,是名内外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