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车釭(車釭)
亦作“ 车缸 ”。 车毂内外口用以穿轴的铁圈。《方言》第九:“车釭, 齐 、 燕 、 海 、 岱 之间谓之锅,或谓之錕,自 关 而西谓之釭,盛膏者乃谓之锅。” 钱绎 笺疏:“釭之言空也,轂口之内,以金嵌之曰釭。”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 郑茂 病亡,殯殮讫,未得葬,忽然妇及家人梦 茂 云:‘己未应死,偶闷絶尔,可开棺出我,烧车釭以熨头顶。’如言乃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时赦令既行,诸方莫不向化,惟 李希烈 覆军不改,以蓝染滑石为玉璽,以折车缸为瑞,誑惑其众。”新唐书·逆臣传中·李希烈:“ 希烈 已据 汴 ,僭即皇帝位,国号 楚 ……染石作璽。又於 上蔡 、 襄城 获折车釭,奉以为瑞。”
分類:车毂内外
《漢語大詞典》:百骸六藏
指整个躯体内外。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
《漢語大詞典》:打埃尘(打埃塵)
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清 顾禄 清嘉录·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國語辭典》:传桶(傳桶)  拼音:chuán tǒng
旧时衙门为了方便传递信件和内外通话,在大门上所开的小洞。《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晁大舍自己走到传桶跟前回说:『我衙里相公自然在衙里住,却怎的送到寺里?』」
《漢語大詞典》:跷垫(蹺墊)
唐 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布帛杂事·跷垫:“ 宪宗 朝, 吴元济 、 王承宗 拒命,经费尽竭。 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 穆宗 即位来,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詔从风俗所宜。则蹺垫之起,自 唐 皇甫鎛 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蹺,暗蹺者为垫。”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
《國語辭典》:权倾中外(權傾中外)  拼音:quán qīng zhōng wài
形容权高势大,无与伦比。《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权倾中外,威振诸侯。」
《漢語大詞典》:内谒者(内謁者)
宫官名。掌内外传旨通报之事。多由宦官担任。汉书·宣帝纪:“内謁者令 郭穰 夜至郡邸狱, 吉 拒闭,使者不得入。”《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顾内謁者曰:‘古人言秀色若可飡,如 絳仙 真可疗饥矣。’”
《国语辞典》:卡尺  拼音:kǎ chǐ
一种量尺。一端固定,一端可移动以测量机器零件或工件的内外直径、厚度等。也称为「游标卡尺」。
《漢語大詞典》:科抄
亦作“ 科钞 ”。 由六科给事中分类抄录朝廷内外章疏及帝王谕旨,参署付部的一种文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副净持朝报送上介]禀老爷,今日科抄有要紧旨意,请老爷过目。”《清会典·都察院·六科》:“掌发科钞……凡科钞亲接本於内阁,各分其正钞外钞而下於部,应封駮则以闻。”
《漢語大詞典》:里言不出,外言不入(裏言不出,外言不入)
谓说话要分清内外,不可逾越。古代礼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故云。语本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引申谓治家谨严。《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我在他家,把得家定,里言不出,外言不入,他敢怎的!”参阅礼记·曲礼上
《國語辭典》:里应外合(裡應外合)  拼音:lǐ yìng wài hé
外面围攻,里面接应。里外相互配合。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三折:「再请陈州太守马援,并太行郅恽等,选日里应外合,若破了巨无霸,便得汉室中兴也。」《平妖传》第七回:「夜间里应外合,明火执杖,打劫了若干东西去。」也作「里勾外连」、「外合里应」。
内外三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
内外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内六根,外六尘,无我我所也。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内外空者,根尘合观,无我我所。」
【三藏法数】
谓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外空。
【三藏法数】
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内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内道与外道。如言内教外教。【又】内之外道也,对于外之外道而言。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中之外道,称为内之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犹如睹见清潭逆生怖畏不敢习近,内外道虽能游泳其中适热除垢得清凉乐,然不觉是中有无量宝玉。」
【佛学常见辞汇】
内道与外道。内道即佛学,外道即外学。
内外兼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明中前四明为外明,第五为内明。五明兼备者曰兼明。
【佛学常见辞汇】
五明中之前四明为外明,第五明为内明,五明兼备,谓之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