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兽香(獸香)
见“ 兽烟 ”。
《漢語大詞典》:四兽(四獸)
(1).古人以龙、虎、凤、龟四兽为动物之首,阴阳家则附会成天上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汉 郑玄 注:“以此四兽为军阵,象天也。” 汉 王充 《论衡·物势》:“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含血之虫,以四兽为长,四兽含五行之气最较著。案龙虎交不相贼,鸟龟会不相害。以四兽验之,以十二辰之禽效之。” 清 恽敬 《答姚秋农书》:“﹝《先天图》﹞由阴阳推之四时,由四时推之四兽,由四兽推之日躔,自然吻合无间。”
(2).指虎、豹、熊、罴。《宋书·符瑞志上》:“﹝ 黄帝 轩辕氏 ﹞龙颜,有圣德,劾百神庙而使之。应龙攻 蚩尤 ,战虎、豹、熊、羆四兽之力。”
(2).指虎、豹、熊、罴。《宋书·符瑞志上》:“﹝ 黄帝 轩辕氏 ﹞龙颜,有圣德,劾百神庙而使之。应龙攻 蚩尤 ,战虎、豹、熊、羆四兽之力。”
分類:动物
《漢語大詞典》:六兽(六獸)
《漢語大詞典》:六珈
古贵族妇女发簪上的玉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诗·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毛 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髮为之。笄,衡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郑玄 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时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称为副;副需用衡笄别在头上,衡笄即横簪,笄上加玉饰叫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之饰。《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熊、虎、赤羆、天鹿、辟邪, 南山 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曩见 四印斋 藏 圆圆 ( 陈圆圆 )像凡三帧:一明璫翠羽,一六珈象服,一緇衣裙练。”
《骈字类编》:兽困(兽困)
令狐楚裴度彰义军节度使制:何兽困而犹斗,岂鸟穷之无归欤?
《骈字类编》:三兽(三兽)
唐书礼乐志:狩田之礼,有司敛大绥以从,乃驱兽出师前。初一驱过,有司整饬弓矢以前;再驱过,有司奉进弓矢;三驱过,皇帝乃从翕左而射之。每驱必三兽以上。 传灯录:同在佛所,闻说一味之法,然所證有浅深。辟兔、马、象三兽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半象彻底截流。 李邕大云寺碑:惟三兽之渡河,庶一子之来学。
《骈字类编》:虫兽(虫兽)
魏书 释老志圣王受命则有大应而河图洛书皆宗言于虫兽之文 睒子经王欲恩者王且还国安隐人民皆令奉戒王勿复射猎夭伤虫兽虫陶弘景本草序草石不分兽虫无辨 曹植乐志诗 兽犹知德 何况于士人。
《漢語大詞典》:白兽樽(白獸樽)
即白虎樽。 唐 避 太祖 讳,改虎为“兽”。《晋书·礼志下》:“正旦元会,设白兽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兽,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案《礼》,白兽樽乃 杜 举之遗式也,为白兽盖,是后代所为,示忌惮也。” 宋 陈师道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霑白兽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日射红鸞扇,风清白兽樽。”参见“ 白虎樽 ”。
分類:太祖
《骈字类编》:得兽(得兽)
周礼:冥氏掌设弧张,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鼓驱之。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 国语:魏绛曰: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