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袁逢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延之。精于经术。太祖开宝八年擢《三传》第。为清江尉,寻除丰城令。太宗端拱初,迁国子博士、度支推官。淳化间出任西京转运使,转水部郎中。真宗咸平时为京东转运使。连知福、江、陈、襄四州。大中祥符中,以逮事太祖,拜鸿胪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2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全宋诗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字正臣,抚州南丰(今属江西)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后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 字正臣,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赠谏议大夫。著有《仙凫羽翼》三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清边前要》五十卷、《西陲要纪》十卷,《为臣要纪》三卷,文集十卷。欧阳修作有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984 【介绍】: 字文化,本名光美。宋太祖、太宗异母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御使,次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开宝六年改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立,为开封尹,封齐王。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太宗征辽,留守京师。进封秦王。七年,被诬有异谋,出为西京留守。再坐与宰相卢多逊交通,降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旋忧悸成疾而卒。追封涪王,谥悼。
全宋文·卷一三○
赵廷美(九四七——九八四),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次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禦使,二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乾德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宝六年,授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从征太原,进封秦王。太平兴国七年,或告廷美将有阴谋,罢开封尹,授西京留守。赵普发卢多逊与廷美交通事上闻,降涪陵县公,房州安置。雍熙元年,至房州,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宋史》卷二四四有传。
雷有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5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道成。雷有邻弟。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尉。以揭发知监奸赃,代知监事。召为大理寺丞。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事,官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遣军备,规划战事。累拜泸州观察使、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亲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终(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以父德骧荫补官。太平兴国中知密州,徙淮南转运副使。后历度支、盐铁副使,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义时,命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改知许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审刑院,授户部使。王均据蜀叛,朝廷以有终为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陕两路招安捉贼事。事平,加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1007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吉。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历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真宗时累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不喜趋竞,所至无显誉,备顾问不能有所启发。
全宋诗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洋州。淳化初,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义大夫,在审官院。真宗时历和襄、升州,擢翰林侍读学士。后为集贤院学士,迁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八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历殿中侍御史,知贝州,换右补阙,同判吏部南曹,迁起居舍人。淳化初,判户部勾院,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出知襄州、寿州。真宗即位,复知襄州,移升州。后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二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1020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三年进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谙晓民政,善处繁剧。卒谥文简。
全宋诗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属河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制诰、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三年,为河北、河东宣抚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坐事罢相,以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书,进左仆射,监修国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文简,累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太宗朝,官至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代兼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安抚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以事贬知永兴军。景德初复兵部侍郎,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权东京留守。五年,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三年,进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谥文简。有文集十五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0—1019 【介绍】: 宋衢州信安人,字庆之。慎知礼子,钱俶婿。从俶归宋,居散秩三十年,以文酒自娱。真宗景德初,上言求领事务,判刑部,颇留意法律。后拜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所至务皦察,多请对陈事。改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坐子纳贿而削官。天禧中起为卫尉卿。以光禄卿致仕。喜为诗,兼工医术。
全宋文·卷一三四
慎从吉(九五一——一○二○),字庆之,信安(今浙江衢州境)人。知礼子,钱俶婿。从俶归宋,居散秩几三十年,以文酒自娱。景德初,求领事务,判刑部。大中祥符初改卫尉卿,纠查在京刑狱,拜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八年改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坐其子受贿削官。天禧三年起为卫尉卿。明年判登闻鼓院,坐与寇准亲善,以光禄卿致仕。未几卒,年七十。《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979 【介绍】: 宋太祖次子。字日新。乾德二年,授贵州防御史。累迁京兆尹,镇永兴,封武功郡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帝所在,有谋立德昭者,帝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平北汉之赏,德昭入言,为帝怒斥,因退而自刎。追封魏王,谥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999 【介绍】: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宪。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知桃源县,通判颍州。淳化二年,以明练刑章,为审刑院评议官。李顺起事时,受命充陕西至益州路转运使。后历知宋、潭、桂、泾诸州,所至以严明刚果称。
孙全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1011 【介绍】: 宋莫州清苑人,字继明。孙行友子。以荫补殿直。历监军、都巡检使。精悍知兵,严毅整众,然性刚使气,专任刑罚。真宗景德元年,帝至澶渊,命为驾前西面邢洺路马步军钤辖兼天雄军驻泊,兼管勾东南贝、冀等州钤辖,驻魏城,拒契丹。大中祥符中,掌閤门、客省、四方馆使。四年,为新城都巡检,寻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 【介绍】: 宋宗室,太宗次子。初名德明。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封广平郡王。次年改名元佑,进封陈王。雍熙三年改今名,为开封尹兼侍中。上表言赵普为开国功臣,愿复其相,太宗从之。端拱元年,进封许王。性沉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卒谥恭孝,真宗时改谥昭成。
全宋文·卷二○九
赵元僖(?——九九二),太宗次子,真宗之兄,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閤,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八年进封陈王,改名元佑。雍熙二年,为开封尹兼侍中,改元僖。进封许王,加中书令。尹京五年,政事无失。淳化三年薨,赠皇太子,谥恭孝。真宗末改谥昭成。《宋史》卷二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1028 【介绍】: 宋并州孟县人,字垂范。李谦溥子。少有才略。以荫补衙内指挥使。历知潭、沧等州,为镇、定、高阳三路行营兵马都监。仁宗即位,领康州防御使。洞知人情,有讼面讯立断。善抚士卒,皆得其用。在河北二十余年,事功最多。澶渊之盟后,对使臣往来仪制、费用等亦多所裁定。
全宋文·卷一三九
李允则(九五三——一○二八),字垂范,并州盂县(今山西盂县)人。济州团练使谦溥子。少以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擢閤门祗候,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后历知沧、瀛、雄州,迁东上閤门使、奖州刺史。又历四方馆引进使、高州团练使。天禧二年,以客省使知镇州,徙潞州。仁宗即位,领宁州防禦使。天圣六年卒,年七十六。允则在河北二十馀年,事功最多。参见《宋史》卷三二四本传,《隆平集》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1016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光远。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衡州军事推官、静安军节度推官。素善射,平李顺军,当城一面,亲射中数百人。以知州张雍荐,改掌书记。真宗大中祥符间历荆湖北路转运使,复失地四百余里,复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仕终秘书少监知广州。
全宋诗
陈世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调东川节度推官,归为秘书郎,迁太常丞。历两浙、荆湖北路转运使。累官秘书少监。代知广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4—1001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为右拾遗、直史馆,上《御戎十策》。迁知制诰,判大理寺。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凡诏命不当者多所论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强边防、减冗兵冗吏、严格选举、沙汰僧尼、谨防小人得势等五事。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降知黄州,后迁蕲州卒。在官以刚直敢言称。工诗文,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文学韩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全宋诗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为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复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乾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鉴》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为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并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为杜甫诗),已删去。
词学图录
王禹偁(954-1001) 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人。宋史有传。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存词一首见《花庵词选》。
全宋文·卷一四一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次年除大理评事、知长洲县。端拱二年拜右司谏、知制诰,未几判大理寺事。为徐铉雪冤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移解州,差知单州。召为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至道元年,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移知扬州。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出守黄州。四年,徙蕲州,病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存)、《小畜外集》二十卷(今存七——一三卷)、《五代史阙文》一卷。另有《承明集》、《奏议集》等。《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世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5—1032 【介绍】: 宋人,字次仲。太宗端拱元年进士。授郿县主簿。历知饶、蜀、福、邓、成、泽诸州,转都官郎中知绛州。善察狱,有讼无论细大,皆呼前面质其罪,有冤者立辨出之,所至有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