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典仪
典治
文典
世典
宪典
典吏
使典
遗典
新典
谟典
典城
典记
典正
职典
外典
《國語辭典》:典仪(典儀)  拼音:diǎn yí
典礼、仪式。《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馀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
《漢語大詞典》:典治
掌管治理。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是时 史高 典治尚书事,而 萧望之 为副。” 宋 王安石 《提转考课敕词》:“其使布宣,以励能者,而择左右可信之良使典治之。”
分類:掌管治理
《漢語大詞典》:文典
文籍典册。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 唐 张说 《上东宫请讲学启》:“幸以问安之暇,应务之餘,引进文儒,详观文典,商略前载,讨论得失。”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 老子 尝为 周 室守书,博见文典,又閲世变,所识甚多。”
分類:文籍典册
《國語辭典》:世典  拼音:shì diǎn
谱书的别称。参见「谱书」条。
《國語辭典》:宪典(憲典)  拼音:xiàn diǎn
国家的典法。《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南史。卷二七。孔琳之传》:「明宪直法,无所屈桡,奏劾尚书令徐羡之宪典。」
《漢語大詞典》:典吏
(1).主管的官吏。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 蜀 中诸州百姓所以逃亡者,实缘官人贪暴,不奉国法;典吏游容,因此侵渔。”
(2).吏员的通称。 清 代司、道、府、厅、州、县的吏员都叫典吏。见《清会典·吏部·文选清吏司一》“八曰吏”注。
《漢語大詞典》:使典
(1).胥吏。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使典作尚书,廝养为将军。”新唐书·张九龄传:“又将以 凉州 都督 牛仙客 为尚书, 九龄 执曰:‘不可。尚书,古纳言, 唐 家多用旧相…… 仙客 , 河 、 湟 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 用典 ”。
《漢語大詞典》:用典
引用典故。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至于通过联想为主要手段的,无过于美文中的用典。”
分類:引用用典
《漢語大詞典》:遗典(遺典)
(1).指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感《四牡》之遗典,思饮至之旧章。”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 宋 苏轼 《问鲁犹三望》:“且夫 鲁 虽不郊,而犹有三望者存焉,此夫子之所以存 周 之遗典也。”
(2).谓遗阙或违背典章制度。 元 范梈 《四月十六日指东华门奉迎香舆》诗:“百王盛祀无遗典,万乘深居有至情。”
《漢語大詞典》:新典
(1).新的法令、制度。北史·高谦之传:“乞行新典,更明往制,庶姦豪知禁,颇自屏心。” 唐 欧阳詹 《右街副使厅壁记》:“天子外有六合,故内闢六街以达之,彼为庭除,此为堂室,静诸外必先诸内,乃置使以清之,我 唐 新典也。”
(2).新的典故。 鲁迅 《〈准风月谈〉后记》:“这回要提到末一篇,流弊是出在用新典。” 鲁迅 《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
分類:法令制度
《漢語大詞典》:谟典(謨典)
谟与典,均为尚书文体,因用以代称尚书。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勅天之歌,载於謨典。”
分類:文体
《漢語大詞典》:典城
见“ 典成 ”。后汉书·章帝纪:“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后汉书·刘恺传:“ 元初 中, 邓太后 詔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
《漢語大詞典》:典记(典記)
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明 唐顺之 《重修瓜州镇龙祠记》:“龙之祠不秩於三代之典记,者,谓之四灵,盖以为鳞虫之灵者耳。” 章炳麟 《辨诗》:“风与雅、颂、赋所以异者,三义皆因缘经术,旁涉典记,故 相如 、 子云 小学之宗,以其绪餘为赋。”
《漢語大詞典》:典正
典雅正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周书·沈君游传:“﹝ 君游 ﹞弟 君公 ,有干局,美风仪,文章典正,特为 岿 所重。”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 汉 兴,虽不能比迹三代致治之隆,而誥令下者,典正谨严,尚为近古。”
《漢語大詞典》:职典(職典)
主管。《后汉书·史弼传》:“臣职典禁兵,备御非常,而妄知藩国,干犯至戚,罪不容诛。”
分類:主管
《漢語大詞典》:外典
(1).佛教徒称佛书以外的典籍为外典。百喻经·估客偷金喻:“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书,妄称己有,非是佛是,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於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唐 知玄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钱谦益 《注李义山诗集序》:“ 石林 长老 源公 ,禪诵餘晷,博涉外典,苦爱 李义山 诗,以其使事奥博,属辞瑰譎。”参见“ 内典 ”。
(2).指与某种著作相关的另一种著作。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金瓶梅:“ 袁中郎 觴政,以《金瓶梅》《水滸传》为外典,予恨未得见。”
(3).谓在外掌管(军政事务)。宋书·自序:“ 高祖 器其才智,不使出也。故出仕以来,便管军要,自非戎军所指,未尝外典焉。”南齐书·萧遥昌传:“七王同恶,皆伏 管 蔡 之诛,其餘列蕃二十餘国,内升清阶,外典方牧。”
《國語辭典》:内典(內典)  拼音:nèi diǎn
佛经。《南史。卷三○。何尚之传》:「入钟山定林寺听内典,其业皆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乐天一生精究内典,勤脩上乘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