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典选
官典
虞典
典狱
典书
政典
典校
典文
缺典
典客
先典
典签
圣典
秘典
典重
《漢語大詞典》:典选(典選)
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初,吏部侍郎 裴行俭 典选,有知人之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赵忠毅公择言:“太宰 陈 公 有年 典选,予为主事。”
《漢語大詞典》:官典
(1).指低级官吏。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今计此用钱已多,其餘官典及巡察手力所由等粮课,仍不在此数。通计所给,每岁不下十万贯。”
(2).朝廷的典制。元史·礼乐志一:“﹝ 世祖 至元 七年﹞冬十有一月戊寅, 秉忠 等奏请建官典朝仪,帝命与尚书省论定以闻。”
《漢語大詞典》:虞典
书·虞书后汉书·郎顗传:“‘节彼南山’,咏自 周 ;‘股肱良哉’,著於《虞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大舜 巡岳,显乎《虞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轩臺 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明 何景明 《郊观二十二韵》:“柴望兼《虞典》,登封畧 汉 模。”
《國語辭典》:典狱(典獄)  拼音:diǎn yù
职官名。执掌刑狱的事务。泛指狱官。《书经。吕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已使之治财矣,又转而使之典狱。」
分類:执掌刑狱
《漢語大詞典》:典书(典書)
(1).典籍。后汉书·西域传赞:“土物琛丽,人性淫虚,不率华礼,莫有典书。”
(2).指法令。 宋 沈遘 《上两府二书》:“幸东南偏方,安阜无事;当朝廷大治,典书尚宽。”
分類:典籍法令
《漢語大詞典》:政典
(1).记载治国的典章或制度的书籍。书·胤征:“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 孔 传:“政典, 夏后 为政之典籍。”南史·齐纪上·武帝论:“御袞垂旒,深存政典。”
(2).指政策和制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从前关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谣中窥探民风国运,采风观乐在 春秋 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典。”
《漢語大詞典》:典校
(1).谓主持校勘书籍。 汉 班固 《答宾戏》:“ 永平 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篤志於儒学,以著述为业。” 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经传诸子,皆 周 人之书,遭 秦 火而始出於 汉 ,故使 歆 典校,卒 向 之业。”
(2).指校书之官。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案蜀志称 王崇 补 东观 , 许盖 掌礼仪,又 郤正 为秘书郎,广求 益部 书籍。斯则典校无闕,属辞有所矣。”
《漢語大詞典》:典文
(1).掌理律令条文。《汉书·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
(2).指经典。《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隋书·经籍志一:“至于 战国 ,典文遗弃,六经之儒,不能究其宗旨。”
(3).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 南朝 梁 沈约 《上宋书表》:“自 永光 以来,至於禪让,十餘年内,闕而不续,一代典文,始末未举。”
《漢語大詞典》:缺典
(1).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招师》:“兰房用度,必是周緻;书院缺典,置之不问。气象如此,宜乎硕师去而庸师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吴康斋父:“﹝ 吴康斋 ﹞将同 陈白沙 、 王新建 崇祀两廡,偶议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犹以为缺典。”
(2).犹憾事。 清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一出:“小青娘,闻得你长於词句,今夜恁般佳景,不赋彩毫,也是缺典。”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杭州 死难诸公均入正气祠,而君独未之及,余曰:‘是一缺典也。’”
《韵府拾遗 陌韵》:典客
史记吕后纪太尉复令郦寄与典客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分类:典客
《漢語大詞典》:先典
上古的典籍。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復,先典攸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自 秦 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絶矣。”
分類:典籍
《漢語大詞典》:典签(典籤)
官名。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 南朝 宋 齐 时朝廷常派以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权力甚大。 梁 以后渐废。 隋 唐 诸王府亦设典签,但仅掌文书。 宋 以后废除。南史·顾宪之传:“﹝ 宪之 ﹞迁南中郎 巴陵王 长史、 南兖 南豫 二州事。典籤諮事,未尝接以颜色,动遵法制。”
《漢語大詞典》:圣典(聖典)
(1).圣人的经典法则。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睹矣。”《后汉书·陈元传》:“陛下宜修文武之圣典,袭祖宗之遗德,劳心下士,屈节待贤,诚不宜使有司察公辅之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夫辩是与非,宜据圣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农家又有 贾充道 《大农孝经》,又 刘炫 《酒孝经》,皆溷褻圣典,可罪也。”
(2).泛指各种宗教的经典。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火木之喻,原自圣典。”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你不但玷污了自己,更是玷污我和清真圣典。”
《漢語大詞典》:秘典(祕典)
含义深奥的典籍。 汉 仲长统 《昌言·损益》:“嗣 周氏 之祕典,续 吕侯 之祥刑。”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紫臺祕典,緑帙奇文……靡不饰以铅槧,彫以緗素。此文教之脩也。” 唐 慧净 《杂言》诗:“龙宫祕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处仰。” 元 吴莱 《寄柳博士》诗:“讨论抽祕典,扈从得良臣。”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 明 之士大夫席承平之清暇,往往探祕典,问玄文, 支那 盛有述作。”
《漢語大詞典》:典重
典雅庄重。 宋 李清照 《词论》:“又 晏 苦无铺叙; 贺 苦少典重; 秦 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甫:“昔谓 杜 之典重, 李 之飘逸,神圣之际,二公造焉。” 明 方孝孺 《与苏先生书》之三:“ 徐公 之文简质典重,有浑然之气。” 朱自清 《三家书店》:“所展览的,幽默,秀美,粗豪,典重,各擅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