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拼音:xīn gǔ diǎn zhǔ yì
十八世纪后半至十九世纪前半,盛行于欧洲的艺术复古热潮。起因于西元一七四八年后,在罗马相继发掘出庞贝等遗址。认为艺术不应为个人情感的表现,而应重于秩序井然的整洁形式及均衡和谐、冷静明确的表现与追求。此种论点正与拿破崙对古罗马的崇拜与认同不谋而合。德、法为此一复古风的重镇。
《国语辞典》:新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  拼音:xīn gǔ diǎn xué pài
一种经济学的流派。旨在修正亚当斯密以来的古典学派经济理论,以因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需求,主张一般均衡理论、提倡福利经济、鼓励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等。由马歇尔创始,至凯恩斯集其大成。
《国语辞典》:瑞典皇家学院(瑞典皇家学院)  拼音:ruì diǎn huáng jiā xué yuàn
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于西元一七八六年,由十八名院士组成,成员通常是瑞典著名作家或学者。其主要职责在推动和保存瑞典的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等,并负责诺贝尔文学奖人选的遴选和颁奖等工作。
《国语辞典》:查士丁尼法典  拼音:zhā shì dīng ní fǎ diǎn
西元五二八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命法学家特里波尼(Tribonian)等编纂的汇编式法典,于西元五三四年完成。法典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权威法学家的法律解释,以及作为法律学生学习法学的入门教材等。该法奠定了后世民法的基础,为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又称为「民法大全」。
《国语辞典》:汉摩拉比法典(汉摩拉比法典)  拼音:hàn mó lā bǐ fǎ diǎn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成文法典。完成于巴比伦第一王朝的汉摩拉比君主(西元前1792~1750)。全文二百八十二条,包括经济条款、刑法和民法。法典刻于黑色石柱。西元一九○一年出土,现保存于法国罗浮宫博物馆。
《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多媒体国语辞典)  拼音:duō méi tǐ guó yǔ cí diǎn
指内容含有文字、声音、影像等讯息的电子化国语辞典。
《国语辞典》:雅典主义(雅典主义)  拼音:yǎ diǎn zhǔ yì
古代希腊雅典的一种文风。重简洁朴雅,尊古人作品为模范,矫正华靡绮丽、雕饰誇张的风气,文学史家特称为「雅典主义」。
《国语辞典》:言不谙典(言不谙典)  拼音:yán bù ān diǎn
说话遣词不熟悉经典。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国语辞典》:有典有则(有典有则)  拼音:yǒu diǎn yǒu zé
有法典规则可依循。唐。刘穆之〈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国语辞典》:辞典派(辞典派)  拼音:cí diǎn pài
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个哲学派别。反对天主教会及其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对当时的启蒙运动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狄德罗(Denis Dierot)、孟德斯鸠(Montesquieu)和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因曾参与百科全书的编纂,故也称为「百科全书派」。
《国语辞典》:词典学(词典学)  拼音:cí diǎn xué
研究词典编纂理论及技术的学科。也作「辞典学」。
《国语辞典》:出故典  拼音:chū gù diǎn
北平方言。指玩花样。如:「他在动脑筋出故典时,眼神总是闪烁不定。」
《国语辞典》:典藏本  拼音:diǎn cáng běn
被保管、收藏的珍贵书籍。如:「这部字典是他们家祖孙三代珍藏多年的典藏本,你要小心翻阅。」
《国语辞典》:典狱长(典狱长)  拼音:diǎn yù zhǎng
监狱内负责行政的最高首长。
《漢語大詞典》:字典纸(字典紙)
一种高级薄型书籍纸。纸页较薄,洁白细致,强韧耐折,不透明性好。常用于印刷字典、词典、手册等篇幅较多、使用率较高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