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谯周独笑(谯周独笑)  拼音:qiáo zhōu dú xiào
蜀汉学者谯周,家贫,读书自乐,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后位至光禄大夫,封阳城亭侯。典出《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后形容人好学不倦。如:「读书若有谯周独笑的精神,真可称得上专心一志。」
《国语辞典》:三阶佛法(三阶佛法)  拼音:sān jiē fó fǎ
佛教典籍。隋信行撰,四卷。三阶教的重要著作。阐述三阶教的教义。本书自宋以后已于中土亡佚,而流传到日本,近世敦煌写卷发现后,才再度为世人重视。
《国语辞典》:古文旧书(古文旧书)  拼音:gǔ wén jiù shū
先秦古文所写的典籍,有别于今文。《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皆古文旧书。」
《国语辞典》:旧约全书(旧约全书)  拼音:jiù yuē quán shū
基督教的典籍。约,指希伯来人和上帝的合约。耶稣出生以前的经典,为犹太教徒所撰,三十九卷。以希伯来文写成,记载希伯来民族多灾多难的生活史,可分为历史书、先智书和智慧书三大类。简称为「旧约」。
《国语辞典》:金刚顶经(金刚顶经)  拼音:jīn gāng dǐng jīng
书名。佛教典籍。唐代不空译。三卷。全名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大教王经》,属佛教密续金刚顶部的经典。金刚顶部共十八会,本经属初会部分。北宋施护的《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是本经的全译本。在中国和日本的密宗,本经是二部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称为「大教王经」、「摄大乘现證经」。
《国语辞典》:金光明经(金光明经)  拼音:jīn guāng míng jīng
佛教典籍。有三种译本:(1)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流通最广。(2)隋代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3)唐代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文义最充足。
《国语辞典》:剑树刀山(剑树刀山)  拼音:jiàn shù dāo shān
1.佛教典籍中描述的一种地狱情境。山路是刀刃构成,走在其上皮肉断碎,林上树叶都是铦利剑刃,风吹叶落,会斩剌肢体。见《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一。后人据以制造一种极残忍的刑罚。也作「刀山剑树」。
2.比喻极其危险艰难的境地。如:「这里纵使是剑树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一闯。」
《国语辞典》: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  拼音: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佛教典籍。传说是东汉明帝迦叶摩腾、竺法兰合译。凡四十二章,故称为「四十二章经」。简要平实,为中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惟因不见于印度佛典,或以为此经为伪作。
《国语辞典》: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拼音:yú jiā shī dì lùn
佛教典籍。无著者。唐代玄奘译,百卷。内容总述唯识理论及瑜伽行者修行的经验历程、成就的果位。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本论在玄奘之前已有部分的汉译,如北凉昙无谶译的《菩萨地持经》十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菩萨戒经》九卷、南朝陈真谛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皆是。也称为「十七地论」。
《国语辞典》:一切经音义(一切经音义)  拼音:yī qiè jīng yīn yì
佛教典籍:(1)唐释玄应撰,二十五卷。也称为「玄应音义」。(2)唐释慧琳撰,采玄应、慧苑等各家经义,合而次之,一百卷。也称为「大藏经音义」、「慧琳音义」。
《国语辞典》:异部宗轮论(异部宗轮论)  拼音:yì bù zōng lún lùn
佛教典籍。一卷,古印度世友著,唐代玄奘译。内容记述佛教部派分裂的经过和部派各宗的主张。异译本有译者不详的《十八部论》和南朝陈真谛译的《部执异论》。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史料。
《国语辞典》: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  拼音:dà shèng qǐ xìn lùn
佛教典籍。一卷。此论古来多认为是古印度马鸣造,真谛译。但近代学者则认为是齐梁人所撰。内容主要在阐述心具有导致轮回烦恼和归入清净法界的双重性质,此为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典籍之一。
《国语辞典》: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  拼音:dà bō niè pán jīng
佛教典籍。北凉昙无谶译。内容阐述佛身常住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大乘思想。原分四十卷。这个本子传到南朝,慧观和谢灵运等加以润文修订,并对照法显译本,增添品数,分成三十六卷,而有北本、南本传世。
《国语辞典》: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拼音:guān wú liàng shòu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南朝宋畺良耶舍译。此经典主要教导十六种观法。是净土宗的修行者修观法的主要依据之一。简称为「观经」。也称为「观无量寿佛经」。
《国语辞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拼音: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书名。佛教典籍。一卷。仅数百字,一般将之视为般若经纲要。是汉、藏佛教最流行的经典之一。也称为「般若心经」、「多心经」、「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