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折齿(折齒)
(1).折断牙齿。《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 注:“孺子, 荼 。 景公 尝衔绳为牛,使 荼 牵之, 荼 顿地,故折其齿。”后用为为人民操劳的典实。 赵朴初 《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
(2).指备受挫辱。 汉 邹阳 《狱中上书》:“ 范雎 摺脇折齿於 魏 ,卒为 应侯 。”参见“ 折胁 ”。
(3).《晋书·谢鲲传》:“邻家 高氏 女有美色, 鯤 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 幼舆 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唐 韩偓 《〈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墙已成,折齿唯命。”
(2).指备受挫辱。 汉 邹阳 《狱中上书》:“ 范雎 摺脇折齿於 魏 ,卒为 应侯 。”参见“ 折胁 ”。
(3).《晋书·谢鲲传》:“邻家 高氏 女有美色, 鯤 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 幼舆 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唐 韩偓 《〈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墙已成,折齿唯命。”
《漢語大詞典》:辞辇(辭輦)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成帝 游於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輦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 三代 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輦”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晋 潘岳 《西征赋》:“壮当熊之忠勇,深辞輦之明智。” 唐 白居易 《昭德王皇后挽歌词》:“凤引曾辞輦,蚕休昔採桑。”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向使 柳氏 以色选,则当熊辞輦之诚可继。”
《漢語大詞典》:一秦
(1).一个 秦 国。《汉书·陈胜传》:“ 武臣 至 邯郸 ,自立为 赵王 , 陈餘 为大将军, 张耳 、 召骚 为左右丞相。 胜 怒,捕繫 武臣 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 秦 未亡而诛 赵王 将相家属,此生一 秦 。不如因立之。’” 颜师古 注:“言为讎敌,与 秦 无异。”后常用为独一的典实。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更羡风流外,文章是一 秦 。” 宋 黄庭坚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自古非一 秦 ,六籍盖多难。”
(2).指 秦桧 。 宋 陆游 《追感往事》诗之五:“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 秦 ?”
(2).指 秦桧 。 宋 陆游 《追感往事》诗之五:“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 秦 ?”
《漢語大詞典》:赤丸
(1).红色弹丸。《汉书·尹赏传》:“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用为奸猾不法之典实。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四:“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讎。”
(2).借指盗贼。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黄图虽寧,赤丸未乂。” 明 顾梦麟 《盗警诗和陈确庵》:“此生不死百事错,烧煮何妨到琴鹤。举世从知付倒颠,赤丸不怍青氊怍。”
(3). 汉 代举行驱逐疫鬼仪式时所用。《后汉书·礼仪志中》“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方相帅百隶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洒之。”
(2).借指盗贼。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黄图虽寧,赤丸未乂。” 明 顾梦麟 《盗警诗和陈确庵》:“此生不死百事错,烧煮何妨到琴鹤。举世从知付倒颠,赤丸不怍青氊怍。”
(3). 汉 代举行驱逐疫鬼仪式时所用。《后汉书·礼仪志中》“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方相帅百隶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