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狗彘不食其余(狗彘不食其餘)
见“ 狗猪不食其餘 ”。
《漢語大詞典》:狗猪不食其余(狗豬不食其餘)
谓猪狗亦鄙薄其人,不食其所馀。极言人品之低下。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復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餘。” 颜师古 注:“言恶贱。”亦作“ 狗鼠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汝餘 ”、“ 狗彘不食其餘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魏武帝 崩, 文帝 悉取 武帝 宫人自侍。及帝病困, 卞后 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竝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復前而嘆曰:‘狗鼠不食汝餘,死故应尔!’”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餘。” 梁启超 《收回干线铁路问题》:“其由舞弊者,则经办之人诚狗彘不食其餘,人人皆得诛之。”亦省作“ 狗彘不食 ”。 吴玉章 《辛亥革命》十三:“ 汪精卫 、 陈璧君 则作了狗彘不食、遗臭万年的无耻汉奸。”
《國語辭典》:高下其手  拼音:gāo xià qí shǒu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五。官制》:「太祖虑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参军。」《清史稿。卷二八八。张廷玉传》:「刑部引律例,往往删截,但用数语,即承以所断罪;甚有求其彷佛,比照定议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國語辭典》:上下其手  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楚国的穿封戌在攻打郑国时俘虏了郑国的守将皇颉,王子围欲与之争功,请伯州犁为其裁决,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围,以手高举和向下的动作示意皇颉承认自己为王子围所俘。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国之法遂差。」《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时刑部堂官,是个部曹出身,律例盘得极熟,大约部办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
分類:公子
《漢語大詞典》:高其佩
(1672-1734)清代画家。字韦之,号且园,汉军镶黄旗人。监生。官至刑部侍郎。擅画花卉、鸟兽、人物、山水,尤以指头画见长,指甲、指肚、手掌、手背皆用,趣味盎然,自成一派。
分類:画家
《國語辭典》:各为其主(各為其主)  拼音:gè wèi qí zhǔ
各自尽忠于自己的主人。《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國語辭典》:各行其是  拼音:gè xíng qí shì
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自古贞姬守节,侠女怜才。两者俱贤,各行其是。」后比喻意见、步调不一致。如:「这是一次集体行动,每个人都要服从指挥,不能各行其是。」
《國語辭典》:各行其志  拼音:gè xíng qí zhì
各人依照自己的志向去做。《周书。卷四○。列传。宇文孝伯》:「于是各行其志。运寻出为秦州总管。」《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我以殉父为孝,汝以复仇为孝。从此各行其志,不复相见矣!」
《國語辭典》:各从其志(各從其志)  拼音:gè cóng qí zhì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分类字锦》:各如其意
汉书贾谊传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分类:言论
《國語辭典》:各从其志(各從其志)  拼音:gè cóng qí zhì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國語辭典》:各得其所  拼音:gè dé qí suǒ
本指各获所需,各如所愿。语出《易经。系辞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后比喻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战国策。秦策三》:「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万物各得其所。」《红楼梦》第五八回:「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
《國語辭典》:各得其宜  拼音:gè dé qí yí
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唐。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仁养群生,孝理天下;万物咸遂,各得其宜。」
《漢語大詞典》:耕者有其田
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的一种主张。 孙中山 晚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耕者有其田’,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
《國語辭典》:洞烛其奸(洞燭其奸)  拼音:dòng zhú qí jiān
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明史。卷二一○。董传策传》:「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也作「洞察其奸」。
《國語辭典》:独善其身(獨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保持个人的节操修养。后比喻只顾自己而漠视他人的权益。《后汉书。卷三七。桓荣丁鸿列传。丁鸿》:「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但只独善其身,便是辟支小乘。」
《國語辭典》:独行其是(獨行其是)  拼音:dú xíng qí shì
只顾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如:「这是大夥儿的事,他总不能凭自己的意念独行其是吧!」《孽海花》第二七回:「言和是全国臣民所耻,中堂冒不韪而独行其是,足见首辅孤忠。但究竟开议后,有无把握,不致断送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