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下一页
范应铃(字 旗叟、旂叟 清敏 号 西堂 )
李宗勉(字 强父、彊父 文清 )
游九功(字 勉之、禹成 号 受斋先生、受斋 文清、庄简 )
赵彦悈(字 元道 )
赵至道(字 竹逸、师鲁 )
李知孝(字 孝章 )
颜颐仲(字 景正 号 员峤 )
徐鹿卿(字 德夫 号 泉谷、泉谷樵友 清正 )
赵与欢( 与权 字 悦道 世称 赵佛子 清敏 )
别之杰(字 宋才 )
李鸣复(字 成叔 号 复山 )
刘伯正(字 直卿 )
史岩之(字 子尹 )
徐元杰(字 仁伯、子祥 号 梅野 忠悯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彦呐( 彦讷 字 敏若 )范应铃(字 旗叟、旂叟 清敏 号 西堂 )
李宗勉(字 强父、彊父 文清 )
游九功(字 勉之、禹成 号 受斋先生、受斋 文清、庄简 )
赵彦悈(字 元道 )
赵至道(字 竹逸、师鲁 )
李知孝(字 孝章 )
颜颐仲(字 景正 号 员峤 )
徐鹿卿(字 德夫 号 泉谷、泉谷樵友 清正 )
赵与欢( 与权 字 悦道 世称 赵佛子 清敏 )
别之杰(字 宋才 )
李鸣复(字 成叔 号 复山 )
刘伯正(字 直卿 )
史岩之(字 子尹 )
徐元杰(字 仁伯、子祥 号 梅野 忠悯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旗叟。宁宗开禧元年进士。调永兴尉,知崇仁县,皆有嘉声。为广西提点刑狱,奏免丁钱。召为金部郎官,入言朝政,语多谠直。后出为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事。官终大理少卿,卒谥清敏。有《西堂集》、《对越集》。全宋诗
范应铃,字旂叟,号西堂,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历知永新、崇仁县,通判抚州、蕲州,知吉州、广西、浙东提刑。官至大理少卿。有《西堂集》,已佚。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宋史》卷四一○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七○二○
范应铃,字旂叟,号西堂,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开禧元年举进士,调永新尉、衡州录事,改知崇仁县。历抚州、蕲州通判,知吉州,广西提刑,金部郎官,迁尚左郎官。寻为浙东提刑,改直秘阁、江西提举常平。迁军器监,授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直焕章阁,擢大理少卿,卒,谥清敏。《宋史》卷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1 【介绍】: 宋临安富阳人,字强父。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历江西转运司干官。理宗时迁著作郎,历知台、婺州,擢监察御史。进左司谏、殿中侍御史,主张“欲保江南,先守江北”,以抗击蒙古军进攻,反对议和。嘉熙元年,签书枢密院事,次年进参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守法度,抑侥倖,不私亲党,召用老成,尤乐闻谠言,时人称为“公清之相”。卒谥文清。全宋诗
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富阳(今属浙江)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进士,调黄州教授。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为太学博士。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迁著作佐郎。四年,知台州。五年,知婺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为监察御史,进左司谏。二年,除工部侍郎兼给事中。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进签书枢密院事。二年,参知政事。四年十二月卒。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有传。全宋文·卷六九四九
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临安府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开禧元年进士,历黄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出为嘉兴府通判。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兼权兵部郎官。出知台、婺州。拜监察御史,上疏力阻宋师伐金,又言内降之弊。进左司谏,拜殿中侍御史,升工部侍郎兼给事中。嘉熙元年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擢参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宗勉在相位,守法度,抑侥倖,不私亲党,召用老成,时人称之。四年卒,谥文清。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本传,《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勉之,一字禹成,号受斋先生。游九言弟。以荫补官。累除兵部郎官,出知泉州。理宗端平初,召为司农少卿,论沿边夫役之弊。兼枢密副都承旨,知庆元府,以循吏称。入权刑部侍郎,奉祠。清慎廉恪,与九言自为师友。卒年八十一。谥文清,或作庄简。全宋诗
游九功,字勉之,一字禹成,号受斋,建阳(今属福建)人。九言弟。以父任为临海县主簿。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知咸宁县。后知江陵县。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知金州。十六年,除湖北运判兼知鄂州。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泉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为司农少卿,兼枢密院副承旨。俄出知庆元府。以权刑部侍郎召,力辞,閒居八年而卒,年八十一,谥文清。事见《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至道,字竹逸,生平未详。按《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有赵至道,字师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以权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疑为同一人,存以备参。全宋文·卷六八七三
赵至道,字师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庆元二年登进士第。宝庆初除秘书丞,迁监察御史。绍定间为右谏议大夫。端平初权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除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一、三二,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一八《赵至道知镇江府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上虞人,字孝章。李光孙。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苟于仕进,排斥朝中贤臣殆尽。累升侍御史,迁右司谏,进右谏议大夫、兵部尚书。理宗亲政,提举嵩山崇福宫。端平初,为御史劾,镌秩罢祠,徙瑞州居住。与梁成大、莫泽被世人指为“三凶”。全宋诗
李知孝,字孝章,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光孙。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迁兵部尚书,六年,出知宁国。后镌秩徙瑞州。苟于仕进,排斥诸贤殆尽,世指其与梁成大、莫泽为三凶,卒以贬死。《宋史》卷四二二有传。全宋文·卷七三二四
李知孝,字孝章,绍兴府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李光之孙。嘉定四年进士。为丞相府主管文字,差充干办诸司审计司。历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侍御史、右司谏、谏议大夫。在言职多秉承史弥远旨意,诋毁魏了翁、真德秀诸儒,排斥异己,世人指为「三凶」之一。绍定五年迁工部尚书,进兵部。理宗亲政,令提举宫观。继罢祠,送婺州居住,再徙瑞州。后死于贬所。见《宋史》卷四二二《李知孝传》,《宋史新编》卷一五八。宋登科记考
李光孙。字孝章。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8—1262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正。颜耆仲弟。以荫补官。历宁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县,皆有善政。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减商税,除盗贼,养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累迁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归。全宋诗
颜颐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自号员峤,潭州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以荫授通仕郎,历宁化尉,知西安县,通判临安府,知严州。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为两浙转运判官。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知泉州。四年,知温州,寻迁知庆元府兼沿江制置使。十二年,知临安府。以宝华阁学士致仕。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三《宝学颜尚书神道碑》。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七六六二
颜颐仲(一一八八——一二六二),字景正,号员峤,龙溪(今福建漳州)人。以荫补宁化尉,历西安令、通判临安府、两浙运判、户部郎兼知临安府。嘉熙改元除广西转运判官、太府卿、司农卿。四年兼权户部侍郎。淳祐改元除浙东提刑,历知泉州,兼福建提刑,知庆元府,兵部、刑部尚书。宝祐元年擢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观。景定三年卒,年七十五。见《宝学颜尚书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9—1250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德夫,号泉谷。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为历知南安县,入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起居郎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同时遭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颂之。知建昌军,宽赋敛、抑豪强、黜黠吏,革除秋苗斛面勒索。淳祐三年,迁太府少卿兼右司,屡有建言。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全宋诗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一),字德夫,号泉谷樵友,丰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理宗宝庆三年(一二二七)为福建安抚使干办。绍定六年(一二三三)知南安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行在诸司审计司干办。二年,知建昌军。四年,召除右司郎官,出为江东转运判官,历浙东、浙西提刑、知宁国府。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六年,出知平江府。七年,除国子监祭酒,寻兼侍讲、权给事中。九年致仕,十一年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等,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徐鉴据家乘辑为《清正存稿》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年谱,《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鹿卿诗,以明万历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及胡思敬校(简称胡校)等。全宋文·卷七六六七
徐鹿卿(一一八九——一二五○),字德夫,号泉谷,隆兴府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南安军军学教授,历知尤溪、南安二县,召为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建昌军。复入为度支郎官兼右司,忤时相,主管云台观。起为江东运判,淳祐元年除浙东提刑兼提举常平,知泉、赣二州。三年,以右司召,擢太府少卿,兼崇政殿说书。逾年,兼权吏部侍郎。以疾丐祠,迁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召权兵部侍郎,改权礼部,兼侍讲,迁礼部侍郎。累疏告老,进华文阁待制致仕。卒,谥清正。有《泉谷文集》、《盐楮议政稿》、《历官对越集》、《徐清正公词》(存),手编《汉唐文类》、《文苑菁华》。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宋宗伯徐清正公年谱》(《清正存稿》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与权。宋宗室,字悦道。赵希言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历知安吉州,设铜钲悬门,使欲诉者击之,尽平其冤。累除户部、吏部尚书,多建言整肃纲纪,裁节浮冗,所论边防战事至为深切。曾三知临安府,筑钱塘江堤,荒岁尽力赈济,都人称为赵佛子。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清敏。有奏议、诗文集。全宋文·卷七四二○
赵与欢,字悦道,燕懿王八世孙。嘉定七年进士,调会稽尉,改建宁司户参军,摄浦城县。迁籍田令、宗正丞,以直宝章阁知安吉州。服母丧还朝,为宗正少卿兼权户部侍郎,寻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迁户部侍郎,历兵部、户部、吏部尚书,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以旧职知温州。拜少傅,卒。《宋史》卷四一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 【介绍】: 宋郢州人,字宋才。宁宗嘉定二年进士。历知澧州、德安、江陵、真州,兼京湖制置副使,历沿江制置使、淮西制置使。理宗淳祐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别之杰(?——一二五三),字宋才,郢州(今湖北钟祥)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京西安抚司参议官,迁太常寺主簿、将作监丞,知澧州、德安府、江陵府,迁湖北安抚使。为京湖安抚制置使陈赅论罢。起复,知真州、江宁府、太平州等。淳祐二年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七年拜参知政事。乞归,依前职知绍兴府,论罢。宝祐元年卒,特赠少师。《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泸州人,字成叔,号复山。宁宗嘉定二年进士。累官至签书枢密院事。理宗端平三年,进参知政事,寻以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嘉熙、淳祐间,两为参知政事。寻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后被劾落职,卒于嘉兴。全宋文·卷七○四七
李鸣复,字成叔,号复山,泸州(治今四川泸州)人。嘉定二年进士,历官权发遣金州兼干办安抚司公事。召入朝,授司农寺丞,迁兵部郎中、军器少监、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讲。端平三年,权刑部尚书、兼给事中,除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出知绍兴府。嘉熙初复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淳祐四年出知福州,为福建路安抚使。后提举宫观,卒于嘉兴。《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直卿。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左司谏,建言备军食、察计吏、强边防、安流民。升右正言,出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召为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理宗淳祐四年,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加政事,旋被劾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尹。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朝奉郎,以将作丞兼知真州,权淮南转运判官。曾率众捍敌于仪真。后擢大理丞兼知扬州。卒年七十八。全宋文·卷七六六一
史岩之,字子尹,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忠子,嵩之之弟。嘉定十年进士。端平间以将作监丞、大理丞知真州、扬州。嘉熙中历军器监、秘书少监、太府卿、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均兼知临安府。以敷文阁学士知隆兴府。淳祐间,以龙图阁学士知绍兴府。迁端明殿学士、知福州。开庆元年为沿江制置副使。终资政殿大学士。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会稽续志》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延祐四明志》卷五,《万姓统谱》卷七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45 【介绍】: 宋信州上饶人,字仁伯、子祥,号梅野。从陈文蔚学,又师事真德秀。理宗绍定五年进士第一。迁校书郎。历官至崇政殿说书、将作监。在朝悉心直言,不避权势。论罢丞相史嵩之遭父丧起复。后官至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在朝以暴疾卒。谥忠悯。有《梅野集》。全宋诗
徐元杰(一一九四?~一二四五),字仁伯,号梅野,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知南剑州。丁母忧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迁将作监。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丧未满,有诏起复,元杰适轮对,力沮成命,迁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词》小传),传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悯。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梅野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 徐元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七四四
徐元杰(一一九四——一二四五),字仁伯,一字子祥,号梅野(亦写作「梅野」),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人。初师陈文蔚,后师真德秀。绍定五年进士第一。嘉熙二年,官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历知饶州、安吉州,淳祐元年知南剑州。后授侍左郎官,兼崇政殿说书。累迁太常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淳祐五年六月以暴疾卒,年五十二,谥忠悯。著有《梅野集》。见《宋史》卷四二四本传,《徐忠悯公传》(《梅野集》卷首),《送徐元杰子祥序》(《真文忠公集》卷二八),《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