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3,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征兵
拨兵
校兵
善兵
作兵
兵额
兵利
辟兵符
兵伍
动兵
厢兵
师兵
羸兵
兵劫
盛兵
《國語辭典》:徵兵  拼音:zhēng bīng
徵集、调遣军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徵兵九江王布,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隋。薛道衡出塞二首和杨处道〉诗:「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徵兵。」
《国语辞典》:拨兵(拨兵)  拼音:bō bīng
派兵、分出兵力。如:「拨兵支援」。
《漢語大詞典》:校兵
交战。《淮南子·兵略训》:“如此则野无校兵,国无守城矣。” 高诱 注:“敌家之兵不来相交復也。”
分類:交战
《漢語大詞典》:善兵
善于用兵。 明 方孝孺 《赠王时中序》:“ 赵括 以善兵自雄,一战而丧军杀将,犯兵法所忌而不知。”
分類:用兵
《漢語大詞典》:作兵
指担任维修任务的士兵。《梁书·武帝纪下》:“ 晋 、 宋 、 齐 三代诸陵,有职司者勤加守护,勿令细民妄相侵毁。作兵有少,补使充足。”
《國語辭典》:兵额(兵額)  拼音:bīng é
士兵的数额。《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集四路漕臣,会计财赋所入,对立兵额。」
分類:士兵数额
《漢語大詞典》:兵利
兵器锐利。《淮南子·原道训》:“革坚则兵利,城成则衝生。”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其树木坚,兵利卒顽,不与他等。”
分類:兵器锐利
《漢語大詞典》:辟兵符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布 诛 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辅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吴伟业 《宫扇》诗:“旧内谩悬长命缕,新宫徒贴辟兵符。”
《漢語大詞典》:兵伍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因以“兵伍”泛指军队。三国志·魏志·杨俊传:“本皆出自兵伍。”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掛东门,可退 越 家兵伍。” 清 曾国藩 《议汰兵疏》:“兵伍之情状,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
《國語辭典》:动兵(動兵)  拼音:dòng bīng
出动军队作战。《汉书。卷七四。魏相传》:「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于动兵。」
《國語辭典》:厢兵(廂兵)  拼音:xiāng bīng
宋代驻守京师的精兵为禁军,其馀镇守诸州,而只供劳役的,称为「厢兵」。
《漢語大詞典》:厢军(廂軍)
宋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仁宗 时始训练部分厢军以备战守。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唐 制,诸州有军,故刺史衔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今之厢军是也。”参阅宋史·兵志三
《漢語大詞典》:师兵(師兵)
犹军队。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张守节 正义:“环绕军兵为营以自卫,若辕门即其遗象。”
分類:军队
《國語辭典》:羸兵  拼音:léi bīng
衰弱疲惫的兵士。《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攻城之日,云欲以羸兵填堑,使即时破,虽未能然,是事大趣也。」
分類:疲弱士兵
《漢語大詞典》:兵劫
战争的劫难。《恨海》第二回:“可怜 天津卫 里从 明 朝至今,未曾遭个兵劫,这一回只怕不免的了!”
分類:战争劫难
《漢語大詞典》:盛兵
结集重兵。史记·淮阴侯列传:“ 魏王 盛兵 蒲坂 ,塞 临晋 。”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虏盛兵东向,而使游兵泝 钓台 以缀我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梓潼水:“昔 岑彭 与 臧宫 自 江州 从 涪水 上。 公孙述 令 延岑 盛兵于 沈水 , 宫 左步右骑夹船而进,势动山谷,大破 岑 军。”
分類:结集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