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6,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建中
偕老
同居
共理
双栖
公心
相保
公堂
合用
会同
公请
同盟
共登
共济
声气
《漢語大詞典》:建中
谓建立中正之道,以为共同的准则。《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蔡沉 集传:“立中道於天下。中者,天下之所同有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朕闻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无为,端拱思道……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中。”
《國語辭典》:偕老  拼音:xié lǎo
共同生活到老。今多用于夫妻之间。《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王氏父母遂把女儿招了刘氏子为婿,后来偕老。」
《國語辭典》:同居  拼音:tóng jū
1.居住一处,共同生活在一起。《史记。卷一○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张释之》:「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红楼梦》第四回:「薛姨妈正欲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
2.夫妻共同生活。在法律上,夫妻有同居的义务。《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过了数日,吕公将回文打发女婿起身,即令女儿相随,到广州任所同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糟糠之妻,同居贫贱多时。」
3.现多指具有亲密关系但无婚姻契约者,共同居住在一起的状态。不少国家已立法保障同居者相关权益。
《漢語大詞典》:共理
指共同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臣名参共理,职忝分忧,抃舞欢呼,倍万常品。”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之三:“凝眸,乃睠东南,思共理,命贤侯。”
《漢語大詞典》:双栖(雙棲)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 吕同老 《水龙吟·白莲》词:“双栖雪鷺,夜寒惊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题画》:“这泥落空堂帘半捲,受用煞双栖紫燕。”
(2).比喻夫妻共处。《花月痕》第四五回:“双栖成泡影,剩两行红泪,伤心者何以哭之?”
《漢語大詞典》:公心
(1).公正之心。尸子卷上:“自井中观星,所见不过数星;自丘上以望,则见其始出也,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荀子·正名:“以仁心説,以学心听,以公心辨。”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其佗则令推公心具长久计,条例闻奏,然后朝廷择而行之,则 熙河 尚可得而安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常则是公心教训诚心劝,教的他为人谨慎於人善。” 太平天囯 洪秀全 《五大纪律诏》:“公心和摊,各遵头目约束。”
(2).共同之心。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公之跡足以耸动人之耳目,而膾炙其口者甚多,列而著之,非惟烦不可举,而且復害公之全,故独论其能得斯民之公心,与夫所至皆然者以见之,其亦足矣。”
分類:共同公正
《國語辭典》:相保  拼音:xiāng bǎo
相互保护、救助。《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文选。陆机。五等论》:「师旅无先定之班,君臣无相保之志。」
《國語辭典》:公堂  拼音:gōng táng
1.学校。《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往年就是本学老师,门生也不过是公堂一见而已。」
2.官署或法庭的大堂。《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补翁先生,请厅房里去坐。此地公堂,不便说话。」
《國語辭典》:合用  拼音:hé yòng
1.合适、适用。《水浒传》第三回:「是合用的东西,小人切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顺脚踱了进去,要看有合用的书买两部。」
2.共同使用。如:「他们两家合用一个厨房。」
《國語辭典》:会同(會同)  拼音:huì tóng
1.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或互相聘问等事。《诗经。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水流的汇集。《书经。禹贡》:「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
3.联合、会合。如:「主任已会同有关部门前往出事现场了。」
《國語辭典》:公请(公請)  拼音:gōng qǐng
1.大众聘请。如:「大家决议公请他来担任法律顾问。」
2.大众聚资宴请。如:「这顿饭是大家凑钱公请的。」
《國語辭典》:同盟  拼音:tóng méng
1.共结盟约者。《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
2.两个以上的国家,为共同目的和行动而缔订条约,结成联合关系。如:「军事同盟」。《左传。僖公九年》:「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国语辞典》:共登  拼音:gòng dēng
共同登上。《文选。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分类:共同
《漢語大詞典》:共济(共濟)
(1).谓共同挽救;共同度过;共同成事。《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孤以不德,阶承统绪,思与贤良共济世道。”宋书·沈攸之传:“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意与公合。故宜会同。且委用属吏、量派夫役,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
(2).犹言互相帮助。 唐 杜甫 《诸葛庙》诗:“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清 吴伟业 《阆州行》:“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
《國語辭典》:声气(聲氣)  拼音:shēng qì
1.声音和气息。《易经。乾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
2.声音、言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生来在父母身边,如珠似玉,何曾听得这般声气?」《红楼梦》第六四回:「这好一会我们没进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声气也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