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8  99  100  101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六大无碍
六大体大
六方
六方礼
六方證明
六方礼经
六方护念
六天
六牙白象
六分阿比昙
六句义
六生喻
六行
六行观
六因
六大无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者,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大之义,虽为显密共通之法相,然论六大无碍者,则惟密教。无碍者,互相融通而无障碍,如光与光,六大互相融通也,自他之六大互相融通,是为六大之自性,法自尔之德,故云法性。即佛陀之身为六大所成,凡夫之身亦六大所成也,六大之自性,无碍平等,故佛之六大与众生之六大融通而无间隔,入我我入也(是自他六大无碍之义)。又,地等之五大与识,为入我我入。故有情非情一体也。为此草木国土成佛之义亦成(是自之六大互无碍之义)。然凡夫自无始以间隔之情向于无所碍平等之六大,妄为间隔差别,而起彼此我他之见,故作业感生死之苦也。
六大体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无碍之义,六大为一切法之体性之义。(参见:六大无碍)
六方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东西南北上下也。
六方礼
【佛学大辞典】
(仪式)东南西北下方上方为六方。婆罗门之法,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善生,承父命。每朝洗浴敬礼。佛见之。说佛法之六方礼。名为善生经。(参见:善生经)
六方證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六方护念同。
六方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之略名。
六方护念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六方證诚,六方證明。阿弥陀经举六方诸如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言。有曰:「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天王多具眷属,为佛道之障碍,故称为第六天之魔王。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共有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六牙白象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白象)
白象
【佛学大辞典】
(故事)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众妙香,散天妙华。随从菩萨。」普曜经曰:「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宗轮论曰:「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同述记曰:「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故现此仪。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师子王等虽有威力然多杀伤,故圣不现师子形。」又象为普贤菩萨所乘。是表菩萨之大慈力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观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头上有三人,一持金刚杵,一持金刚轮,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无漏顶。」
六分阿比昙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异名也。智度论二曰:「八乾度六分阿毗昙等从何处出。」
六句义
【佛学大辞典】
(名数)胜论本师所立,至末师而为十句义。(参见:胜论宗)
六生喻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六众生喻六根也。俱舍论三十谓之六生喻经。(参见:六众生)
六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佛之六行与外道之六行。佛之六行,六度之行也。金刚三昧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性灵集八曰:「牟尼善逝,开六行于娑婆。」外道之六行:一自饿外道,二投渊外道,三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五寂默外道,六牛狗外道也。见涅槃经十六,智度论五,三藏法数二十七。又,外道之六行观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之六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2。外道之六行是: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
六行观
【佛学大辞典】
(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者静也,妙也,离也,观而欣之。依此厌欣之力,次第断下地之惑也。故亦谓之厌欣观。但依如此上下对望之厌欣力,不能断第九有顶地之惑,以彼为更宜对比之上地故也,断有顶地之惑,必依观四谛之无漏智。外道以此六行观断下地之修惑,乃至生有顶地(见惑非彼之所断,又非受生之因)。佛在菩提树下,以无漏道,断有顶地之见修二惑,前亦先以此六行观断下八地之见修二惑也。是之谓五部合断(五部者,分见惑于四谛而为四部,修惑为一部)。俱舍论二十四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辅行六曰:「言世智者,依于世禅六行厌欣。」
【佛学次第统编】
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六行观: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 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若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此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
二、厌粗观 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
三、厌障观 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 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 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 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为三十六物屎尿臭秽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三十六物者,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也。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也。内含十二,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
〔三、厌障观〕,谓思惟烦恼障覆真性,不能显发,是为因障。复思此身质碍,不得自在,是为果障。因障、果障、皆须厌恶也。
〔四、忻胜观〕,谓既厌欲界下劣贪欲之苦,即忻初禅上胜禅定之乐,是为因胜。复厌欲界饥渴等苦,即忻初禅禅味之乐,是为果胜。得乐胜苦,皆须忻喜也。
〔五、忻妙观〕,谓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为粗,即忻初禅禅定之乐,心定不动,是为因妙。复厌欲界臭秽之身为粗,即忻受得初禅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为果妙。得妙胜粗,皆须忻喜也。
〔六、忻出观〕,谓既厌欲界烦恼盖障,即忻初禅心得出离,是为因出。复厌欲界之身质碍不得自在,即忻初禅获得五通之身自在无碍,是为果出。得出胜障,皆须忻喜也。(五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也。)
六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别教所立。【又】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缘之和合,论因体,有六种:一、能作因,谓凡为生法,与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与力不障二种。与力者,法之生时,与胜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识,如大地之生草木,是为有力能作因。此有力能作因之因体,只限于有为法,不通于无为法。以无为法,为无作用,不向彼之生法而与力也。不障者,谓不妨他之生法,使他自在而生者也。如虚空之于万物,是为无力能作因,故此无力能作因,通于一切之无为法也。此因所得之果,名为增上果。二、俱有因,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谓是必二个已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芦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种,生住等之四相是也。盖四大种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是为同时俱有之法,互为因互为果者,此谓之互为果俱有因。此因所得之果,名士用果。三、同类因,谓同类之法以同类之法为因也。如善法为善法之因,乃至无记法为无记法之因。此同类之名,就善恶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善之色蕴与善之识蕴相望,犹同类因等流果故也。盖此因所得之果,乃等流果也。四、相应因,心与心所之法,必同时相应而生,故名相应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为相应因,如彼之俱有因。盖于俱有因中,特别开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为例,称为士用果。五、遍行因,是为由同类因,特开烦恼法而立者。盖在见惑,苦谛下之五见及疑与无明,集谛下之邪见见取二见及疑与无明。遍生一切之惑,故名遍行因。是不过为同类因之一种,故所得之果,即等类果也。六、异熟因,是以恶与有漏善之二法为体,如以五逆之恶法,感地狱之报,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与地狱之果,皆非善非恶,但为无记性(惟一苦一乐),如此以善因恶因,皆感无记之果,因果异类而熟(一因恶果无记,一因善果无记),故因为异熟因,果为异熟果,俱舍论六曰:「因有六种: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旧译者,智度论三十二称为相应因(相应因),共生因(俱有因),自种因(同类因),遍因(遍行因),报因(异熟因),无障因(能体因)。梵1 Ka%ran!ahetu,2 Sahabhu%hetu,3 Vipa%kahetu,4 Sam%prayuktakahetu,5 Sarvatragahetu,6 Sabha%gahetu。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之因地六位。2。凡有为法的生起,必依因与缘的和合,论因体,有六种,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佛学次第统编】
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
一、能作因 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
二、俱有因 谓心王与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然。故名俱有因。
三、同类因 如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现在善法与未来善法为因,恶法亦然。故名同类因。
四、相应因 谓心王与心所互相应也。以心王为因,则起心所。以心所为因,则起心王。彼此相应,名相应因。
五、遍行因 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诸法。与后同地染污诸法,为遍行因。
六、异熟因 今世所行善恶之报,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因。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相应因〕,应,当也。谓心王与心所共相应,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故名相应因。(心王,即第八识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二、俱有因〕,俱有因,亦名共因,谓心与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济,故名俱有因。
〔三、同类因〕,同类因,亦名自种因,谓过去善法与现在善法为因,现在善法与未来善法为因,故名同类因。恶、无记法,亦复如是。(恶、无记法者,恶即恶法,无记即不善不恶之法也。)
〔四、遍行因〕,谓苦集二谛下惑也。此惑遍于二谛,故名遍行因。(苦谛下惑十使具足,即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嗔、痴、慢、疑也。集谛下惑但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也。)
〔五、异熟因〕,谓行善恶因,得善恶报,异世而熟,故名异熟因。
〔六、能作因〕,谓眼与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与法为缘,能生意识等,皆名能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