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5,分143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六聘
六局
六区
六结
六阙
六辰
六駮
六弊
孟六
鼓六
六箸
六钟
六驿
六彝
六味
《骈字类编》:六聘
明一统志六聘山在顺天府房山县西三十里
《漢語大詞典》:六局
(1). 隋 殿内省和 唐 宋 殿中省设置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 宋 为尚醖)、尚辇等六局,掌宫廷之供奉。参阅隋书·百官志下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职官志四
(2). 隋 门下省设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门下坊设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宫内亦增置女官,准尚书省,设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局。参阅隋书·百官志下隋书·后妃传序
(3). 宋 代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掌筵席排设。京师街市有此行业,以供民户雇用。四司为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为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雍熙乐府·哨遍·知休:“飢时节,选着那六局全食店里添些箇气。”参阅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四司六局
《國語辭典》:六区(六區)  拼音:liù qū
上下四方。汉。张衡〈思玄赋〉:「愿得远渡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宋。秦观 龙丘子真赞:「惟龙丘子以大块为舆,元气为驹,放意自娱,游行六区。」
分類:上下四方
《漢語大詞典》:六结(六結)
佛教语。以一巾编系六结,喻唯一之真性因妄执分别而结为六根。《楞严经》卷五:“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六:“便好一坑埋众妙,何须六结解诸根。” 宋 范成大 《春晚卧病故事都废闻西门种柳已成而燕宫海棠亦烂漫矣》诗:“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骈字类编》:六阙(六阙)
唐书杨炎传炎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树六阙古所未有
又朱敬则传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相望
《骈字类编》:六辰
诗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笺从旦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疏昼夜虽各六辰数者举其终始故七即自卯至酉也见汉书五行志蜺直而塞六辰乃除夜星 而赤注六辰谓从卯至申
《漢語大詞典》:六駮
1.兽名。亦省称“ 駮 ”。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食虎豹。” 晋 左思 《吴都赋》:“驀六駮,追飞生。”北齐书·循吏传·张华原:“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 华原 临州,忽有六駮食之,咸以化感所致。”
2.树木名。即梓榆。《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疏:“駮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六駮,山中有木,叶似豫章,皮多癣驳。”按,《晨风》之“六駮” 毛 传以为兽名,但其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以木名相配,当以 陆 疏为长。
《漢語大詞典》:六弊
见“ 六蔽 ”。
《漢語大詞典》:六蔽
亦作“ 六弊 ”。 谓因不好学而造成的六种弊端。论语·阳货:“子曰:‘ 由 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后因以谓不学无识。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且 仲尼 穷理尽性,以至七十;田父以六弊蠢愚,有百二十者。”《宋书·殷琰传》:“夫拥数千乌合,抗天下之兵,倾覆之状,岂不易晓。假令六蔽之人,犹当不为其事,况復足下少祖名教,疾没世无称者邪!”
《韵府拾遗 屋韵》:孟六
孙承恩经孟浩然故里诗孟六亦高人神思乃清朗
《骈字类编》:鼓六
周礼考工记注见上
《漢語大詞典》:六箸
古博弈之具。说文·竹部:“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棊也。” 段玉裁 注:“古戏,今不得其实。箸, 韩非 所谓博箭。《招魂》注云:‘箟簬作箸。’故其字从竹。”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仙人揽六箸,对博 太山 隅。”西京杂记卷四:“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善陆博……法用六箸,或谓之究,以竹为之,长六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今无晓者。”参见“ 六簙 ”。
分類:博弈
《漢語大詞典》:六钟(六鐘)
见“ 六鐘 ”。
亦作“ 六钟 ”。 六吕。十二律中属阴声之六音。汉书·郊祀志下:“《周官》天墬之祀,乐有别有合。其合乐曰‘以六律、六鐘、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颜师古 注:“六律,合阳声者。六鐘,以六律六鐘之均也。” 唐 张说 《开元乐章十九首·送文舞迎武舞》:“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
《骈字类编》:六驿(六驿)
宋史曾巩传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师元史世祖纪庚寅敕京 顺州至开平置六驿
《漢語大詞典》:六彝
祭祀所用的六种酒器。因刻画图饰各异,而名目不同。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将。” 郑玄 注:“六彝: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
《國語辭典》:六味  拼音:liù wèi
酸、苦、甘、辛、咸、淡。如:「酸、甜、苦、辛、咸、淡,这不止是食物的六味,也是人生的六味。」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餐禅悦之六味,服法喜之三德。」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十剂》:「刘完素曰:『……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成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