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66,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地六
六即
六臂
六辈
六升
连六鳌
六见
六举
六脉
六幺
六番
六大
六室
六名
六阁
《骈字类编》:地六
易系辞见天一下下唐书历志见天五
《骈字类编》:六即
传灯录三观圆成法身不素即免同贫子也尚虑学者昧于脩性或堕偏执故复创六即之义以绝斯患
《骈字类编》:六臂
宋史五行志见二臂下
《骈字类编》:六辈(六辈)
北史魏大武帝纪太延二年八月丁亥遣使六辈使西域
《骈字类编》:六升
礼记间传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
又见四升下
《漢語大詞典》:连六鳌(連六鼇)
亦作“ 连六鰲 ”。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 宋 刘攽 《和罗著作渔翁》:“ 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 清 李调元 《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 连六 ”。 唐 张友正 《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 明 杨基 《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漢語大詞典》:六见(六見)
谓 周 时诸侯见天子的六种形式:朝、宗、觐、遇、会、同。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骈字类编》:六举(六举)
汉书叙传骠骑将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 宋史真宗纪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子诏进士六举诸科九举者许奏名随罗隐投韦尚书启十年索米于长安六举 波而上下
《國語辭典》:六脉(六脈)  拼音:liù mài
六个中医切脉的部位。人的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据以观察病的顺逆。《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唐。张守节。正义引《黄帝素问》云:「待切脉而知病。寸口六脉,三阴三阳,皆随春秋冬夏观其脉之变,则知病之逆顺也。」《红楼梦》第八三回:「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漢語大詞典》:六幺
见“ 六幺令 ”。
《漢語大詞典》:六幺令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一:“《六幺》《水调》家家唱,《白云》《梅花》处处吹。” 宋 梅尧臣 《莫登楼》:“腰鼓百面红臂韛,先打《六幺》《梁州》。”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一棒轻敲昼鼓,《六幺》慢奏笙簧。”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荆公事辑:“ 熙载 自击鼓, 屋山 舞《六幺》,每醉,以乐聒之,乃醒。”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分类字锦》:六番
唐书仪卫志朝堂置左右引驾三卫六十人以左右卫三卫年长彊直能纠劾者为之分五番有引驾佽飞六十六人以佽飞越骑步射为之分六番每番皆有主帅一人坐日引驾升殿金吾大将军各一人押之号曰押引驾官中郎将郎将各一人检校引驾事
分类:仪卫
《漢語大詞典》:六大
商 周 时六种官职之总称。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亦称“ 六卿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在 周 王及其师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经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铜器铭文里简称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在朝廷中分立于 周 王的两侧,协助 周 王处理政务。”
佛教语。谓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 六界 ”。以此六者为周遍一切法界的根本法则,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故名为大。参阅《仁王经》
《骈字类编》:六室
宋书礼志见三牛下拜齐书礼志建元二年太祖亲祀太庙六室如仪 伏竟次至昭后室前仪注应倚立上以为疑
《骈字类编》:六名
诗爰采唐矣疏释草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孙炎曰别三名郭璞曰别四名则唐与蒙或并或别故三四异也頍弁传曰女萝兔丝松萝也则又名松萝矣释草文云蒙玉女孙炎曰蒙唐也一名菟丝一名玉女则通松萝玉女为六名汉书食货志见五物下
《骈字类编》:六阁(六阁)
宋 杨万里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 其一 职亲六阁仍金马,喜入千屯看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