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中立。温粹博雅,通《周易》、《春秋》。宅边植梅、竹、兰、桂、莲、菊各十余本,深衣大带,盘旋其间,自称六芗老人。
全宋诗
邵定,字中立,自称六芗老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隐居不仕,与萧立之有交。事见《萧冰崖诗集拾遗》卷上《邵中立六芗吟屋歌》、《谷音》卷下。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子仁。史弥大子。私淑陆九渊。叔弥远当国,守之不满其所为,作《升闻录》以寓规谏。退居月湖,杜门讲学。以朝奉大夫致仕。
全宋诗
史守之,字子仁,晚号九六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弥大子。官通直郎,叔弥远执政,退居月湖,杜门讲学。官至朝奉大夫。事见《清河书画舫》卷一○下、《宋元学案》卷七。
王六显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元年(1023)任全州知州,三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5 【介绍】: 辽河间人。刘慎行第六子。兴宗重熙初,迁政事舍人。擢翰林学士。十一年,与萧特末使宋,索关南地。又与耶律仁先使宋,定增岁币,要求称“贡”,经争论,用“纳”字。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长宁军节度使,召为三司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2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欧阳观子。少贫,从母郑氏学。仁宗天圣八年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景祐间为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陵令。庆历中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赞助新政。新政失败,上疏反对罢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扬、颍等州。召为翰林学士。嘉祐二年知贡举,倡古文,排抑“太学体”,文风大变。五年,擢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为皇,起濮议之争。神宗立,请出知亳、青、蔡三州。以反对王安石新法,坚请致仕。能诗词文各体,为当时古文运动领袖,后人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生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俱受其称誉。亦擅史学,与宋祁等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集古录》、《六一词》等。
全宋诗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乾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复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系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證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史》有传。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六一词》。
全宋文·卷六六三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孤力学,天圣八年第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初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以范仲淹谪降事致书责谏官高若讷,贬峡州夷陵令,移光化军乾德令。康定初召还复职,庆历间历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为河北都转运使。以支持「庆历新政」,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初召为翰林学士,修《唐书》。累擢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治平末,出知亳州。神宗立,徙知青州。议青苗法与王安石异,再徙蔡州。熙宁四年致仕归颍,明年卒于汝阴,年六十六,谥文忠。尝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为一千卷,撰《新唐书》纪、志、表七十五卷,《五代史》七十四卷,《诗本义》十四卷,后人集其文为一百五十三卷。见吴充撰行状、韩琦撰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长汀人,字廷俊。初省试中末等,会朝廷责有司取人过额,被减裁。徽宗政和八年,复还所减百人廷对,遂中进士。累官至全州灌阳令。以年逾七十致仕,归旧庐创堂,手植六柳,号六柳先生。卒年八十一。
全宋文·卷三九二二
王宗哲,字廷俊,长汀(今福建长汀)人,格子。初省试中末等,会朝廷责有司取人过额,为减百人,宗哲在数中。政和十四年复令所减人廷对,遂中进士。调南丰主簿,历泉州理掾、韶州教授。绍兴七年,官左承直郎、全州灌阳令。年七十馀,引年致仕,创堂于乡,手植六柳,号六柳先生。年八十一卒。见《临汀志》(载《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九。
朱百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仲八之子,朱四九之父,朱初一的祖父,朱世珍的曾祖,朱元璋追谥为玄皇帝,庙号德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8 【介绍】: 金益都路女真人,本名六斤。章宗明昌二年进士。补尚书省令史。累官侍御史,论留守纥石烈执中奸恶,卫绍王不听。改知太原府事,授元帅左监军。蒙古兵围太原,德升尽力拒战,城破,自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充甫。弱冠补国子生。宁宗立,韩侂胄专权,贬赵汝愚永州,宏中与诸生林仲麟等五人上书极论其非,被送太平州编官,天下号为六君子。嘉泰中赦还。开禧元年第进士。历官太学正,出为潭州通判。卒年五十三。
全宋文·卷六九七七
杨宏中,字充甫,福州(今福建福州)人。弱冠补国子生。庆元元年,韩侂胄专权,排黜右相赵汝愚等,宏中与诸生林仲麟等六人上书谏诤,六人皆编置,宏中送太平州编管,天下号为「六君子」。后移福州听读。开禧元年登进士第,教授南剑州,历太学正、武学博士,通判潭州,请祠,差知武冈军,未受,卒,年五十三。《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完颜六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 【介绍】: 金中都路胡土爱割蛮猛安人。以荫补官,选充亲军。累官保大军节度使。宣宗兴定五年,鄜州为蒙古军所破,投崖死。
胡六八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八六三
胡六八,开禧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传。宋信州人,字象夫。宁宗时为太学生,忠鲠有闻。韩侂胄窃弄国柄,论贬罢丞相赵汝愚,大臣上奏救争,俱遭斥谪。太学生杨宏中将抗论,众莫应,独傅与林仲麟、徐范、张道、周端朝五人附其议,遂上书极辨汝愚之冤。侂胄大怒,皆送太平州编管,时称太学六君子。后放还卒。
石盏女鲁欢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 【介绍】: 金女真人,本名十六。累迁昌武军节度使。哀宗时以行枢密院事守归德。帝至黄陵冈,遣人至归德征粮,女鲁欢送粮千五百石。后为蒲察官奴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仙居人,字子奇,号兑斋。郭晞宗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理宗端平初拜右正言,擢右史,弹劾权俸无所避。时与杜范、徐元杰诸贤,号端平六君子。官终起居舍人。卒谥正肃,一作忠肃。有《兑斋集》。
全宋诗
郭磊卿,字子奇,号兑斋,仙居(今属浙江)人。从朱熹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通判严州。官至枢密院编修、宝章阁待制,与徐元杰、刘汉弼等号称端平六君子。有《兑斋集》(《宋元学案》卷六九),已佚。事见清光绪《仙居志》卷一三。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三
郭磊卿,字子奇,号兑斋,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嘉定七年进士。端平初拜右正言,寻擢右史,弹劾权幸无所避,为史嵩之所抑,除起居郎。磊卿愤不得言,径出国门求去,遂郁郁不得志而卒。磊卿与侍从徐元杰、刘汉弼等号端平六君子,天下方想闻其风采,而皆相继以没。理宗亦念之不已,特谥正肃(一作谥忠肃),为立正谏坊以旌之。著有《兑斋集》。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三,《宋诗纪事》卷六一,《宋元学案》卷六九,《宋史翼》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与权。理宗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攻丁大全,被削籍,拘管他州,时号为六君子。景定三年廷试第二。由绍兴府推官数迁监察御史,历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依附贾似道。度宗咸淳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帝德祐元年,奏乞正似道丧师芜湖之罪。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与元兵战而败,京学生攻宜中误国,遂去位。寻起为左丞相,因元兵至而宵遁回乡。复与陆秀夫、张世杰立益王为帝。景炎二年,广州失守后独走占城而不返。后死于暹国。
全宋诗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二年,除校书郎(同上书卷九)。四年,为浙西提刑。五年,迁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七年,筽福州。九年,除刑部尚书。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井澳之败,走占城。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复走暹,殁于暹。《宋史》卷四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一六○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入太学,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劾丁大全,号「六君子」。登景定三年进士第。数年迁监察御史。历江东提举茶盐常平公事、浙西提刑、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知福州。咸淳十年自吏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德祐元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迁左丞相。与王爚不合,罢,寻复为右相。元兵迫临安,宜中请迁都,太后不许,乃遁归温州。景炎元年,陆秀夫等拥二王入温州,复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次年,逃入占城,后没于暹罗。《宋史》卷四一八有传。